湖南常德河街:
穿紫河畔,续写光阴的故事
本报记者 赵嘉伟 本报通讯员 徐虹雨
“这地方它在哪里,哪里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这地方的名字就叫常德,常德是个好地方哟咿儿哟咿儿哟……”湖南常德河街的鸳鸯走马楼内,一群身着旗袍的清丽女子,或歌或舞或说或笑,伴着扬琴、琵琶等乐器的和鸣,常德特有的“咿儿哟”余韵悠长,引得游客频频驻足。
常德河街最早形成于明朝正德年间,因建于河滩之上,地势低洼,每当洪水袭来,常常积水成河,人们就称它为“河街”。
异地重生
然而,随着沅江水运逐渐衰落,常德的码头经济也日渐萎缩,常德河街渐渐消失了。
“那时,穿长袍的绅士、着短马褂的伙计、搭汗巾的挑夫出入常德河街,甚是热闹,街上鱼市、杂货店鳞次栉比。”80岁的彭家贵是土生土长的常德人,回忆起河街的生活,一幅幅画面在老人脑海中铺陈开来。
“常德河街没有了,姑妈好失落,时常对我讲起老常德河街的热闹场景。”陈瑛一家祖祖辈辈都在常德生活,话语间她满是对常德河街的怀念之情。
2015年,常德市决定重建常德河街,让承载城市记忆的河街回到居民身边。就这样,老街从沅水边迁至一堤之隔的穿紫河畔,常德老城的历史与文化也在城市腹地复苏。
“现在河街回来了,我们的乡愁又有地方安放了。”漫步在新生的河街,陈瑛满足地说,“虽说常德河街是重建的,但是我在这儿看见了许多儿时才有的场景,还品尝了臭豆腐、糖油粑粑、牛肉米粉等小吃,是记忆中的味道。”
“常德河街还原了1943年前的洋行、店铺和住宅,以四合院和窨子屋为主。林立的商铺之间,严格按史料复建的麻阳会馆、鸳鸯走马楼等核心建筑气势恢宏。多次出现在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青砖瓦、麻石路面等建筑元素,也在河街重现。”常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孙晓波介绍。
目前,河街已有160家商户入驻,今年还新增了少年科技类潮玩空间项目,包括颠倒博物馆、裸眼7D飞行影院、VR等子项目,丰富了青少年科技探索类的经济业态。
2024年上半年,常德河街游客量超420万人,营业额达2.9亿元。其中第二季度游客量达297万人,同比增长114.99%;商户营业额2.2亿元,同比增长154.14%,均创河街开街以来历史新高。异地重生的常德河街,仍是这座城市的商业中心。
风雅流淌
“开船啰!”在河街鸳鸯走马楼,伴随一声浑厚的呼喊,70岁的黄苏平带着一众“船工”亮相,澧水船工号子洪亮浑厚的调子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家住常德河街附近的市民王金玉,时常到鸳鸯走马楼看戏听曲,“常德曾是一个戏窝子。如今,在鸳鸯走马楼,我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鸳鸯走马楼是以戏楼为主体,涵盖非遗戏曲、民俗曲艺、技艺传习等的主题展演场馆。走马楼外,立着一块节目演出牌,上面有一周内演出的门类、时间和场次。目前,鸳鸯走马楼的非遗演出均为惠民演出,一年计划演出300余场。
常德丝弦、桃源刺绣、木雕、传统制香、麻质画……传统的非遗元素一点点融入这条新生的“老街”,成为常德河街的文化之魂。
麻质画非遗传承人李健鹰的工作室内,游客络绎不绝。李健鹰介绍,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近百所大学的学生到工作室进行社会实践,学习传统非遗的制作。
游客在常德河街,不仅能看非遗、听非遗,还能吃非遗。常德米粉、擂茶、钵子菜等舌尖上的地方特色非遗,备受游客青睐。
“老板,来一碗牛肉粉。”来自广东的游客王鸿波用一口常德乡音点餐。定居广东30年的他,乡音不改、口味不变,每次回老家常德,都会吃上几大碗牛肉米粉。如今,常德米粉与钵子菜结合而来的炖粉更是让他胃口大开。
“常德木雕、花鼓戏、澧水船工号子……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是常德厚重的文化家底,也是文旅融合的‘富矿’。”常德市经投资管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毅说,目前,已经有50余家非遗团队入驻常德河街,打造出情景式、沉浸式多元非遗文化体验,常德河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正焕发勃勃生机。
择一处廊亭,靠河而憩,耳边传来常德河街新曲《你不来船不开》:“穿紫河上紫气东来,一条老街乡愁还在。你若不来我的花不开,柳叶湖边,爱情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