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编组调运55年“不掉链子”,这功夫怎么练?
【主播君的话】
2万余天安全生产,火车编组调运练就了“功夫”。
将岗位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里
甚至还会自我加码
多跑一下、多练一下、多看一下
调车工作之难可见一斑
柳州南编组站于1965年建成投入使用,为区域性特等编组站,是湘桂、焦柳、黔桂这3条铁路干线的枢纽,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主要办理货运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任务,每天编组列车超过1.3万辆,被誉为广西铁路运输的“心脏”。
若血脉不通,心脏何以搏动?作为畅通运输的车辆“编织者”,甲班三调保持着平均每班编组18列、作业近百钩、调动车辆1600余辆的高光成绩。
△ 图为甲班三调组员正在给车辆连接制动软管。赵波摄
“正常编组一趟车需要30分钟左右,我们只需要25分钟。一个班下来,能多编组足足3趟列车。”刘斌清笑着道出背后秘诀,“那就是传承贯彻‘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班组精神,这也是我们的优良家风。”
调车长的“严”,班组成员张艺霖在上班第一天便感受到了。当时的他按照原作业习惯,在巡视检查车辆连挂状态时抄了近路。这本不违规,但刘斌清发现后却严厉批评了他一顿,“你少走几百米,安全风险就会多几分。万一出了事,这份责任我们谁都担不起”。
△ 图为车辆牵出中,甲班三调组员在车上进行瞭望。赵波摄
在张艺霖眼里,调车长刘斌清不仅工作严格,嗓门还格外响亮——后来他才知道,调车作业十分繁忙,无论天晴下雨、寒冬酷暑,一个班12个小时连轴转,尤其是下半夜,担心大伙精神状态不佳,刘斌清便时不时用嗓子大声吆喝,让大家更集中注意力。
循着时间的坐标轴往回看,甲班三调传承优良家风保运输安全的例子不计其数。2013年9月17日凌晨,当时的班组成员、制动员周怡和在东禁溜线取一组机保车。可细心的周怡和发现道岔开通位置通向土挡,没开通调40信号机。他立即通知司机停车,防止了一起挤岔掉道事故。正是因为班组多年来对违章违纪作业现象的零容忍,才成就了两万余天的安全天数。
如今,“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这16个字挂在调车楼墙上,每天甲班三调的组员上下班都会从这句标语下经过。他们已经养成习惯,经过一次,默念一遍,班组精神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组员的心中。
如今,甲班三调的安全接力棒传到了平均年龄28岁的5名年轻人手中,其中有4名为95后。其他单位的同事也曾投来好奇的眼光说:“他们这么年轻,能干好吗?”
数本厚厚的笔记本对这些质疑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原来,为了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水平,每次开工前,调车长都会组织“班前一问”,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技规”“行规”“国铁调车作业标准”等各类知识。
答不上来怎么办?那就抄!背错一条规章抄3遍,是甲班三调延续下来的传统节目。胡利峰至今仍清晰记得,“技规”的第288条规章足有400余字,他抄了3页纸,将规章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光抄也不是办法,班组成员一商量,自2021年起推出“末位主讲”课堂,安排在单位组织的月度考试中排名垫底的职工上台做主讲人,为班组讲解业务难点。
“要想当好主讲人,首先自己要把业务知识吃透。这种方式能保证学习入脑入心,避免业务学习流于形式。”刘斌清总结道。就这样,大伙的笔记本越写越薄,印在脑海的知识点积蓄量变,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质变飞跃。
△ 图为甲班三调连结员认真做好防溜措施。赵波摄
在这种互相鞭策、共同进步的氛围下,甲班三调业务技能水平常年在单位中名列前茅。这些年来,柳州车站党委还以甲班三调品牌为示范引领,组织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将“甲班三调”打造成铁路车务系统的人才摇篮。
数据显示,甲班三调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100多个;历经20任调车长,轮换了231名职工,培育出一批批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是车站当之无愧的人才小高地。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 谢洋 通讯员 戴佩芸 张海鑫 李德华
编辑|周围围 统筹|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