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民间外交让世界读懂中国

作者:李悦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10月11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记者 叶雨婷

“中国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曾先后到访中国50多次、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伫立在北京红桥市场顶层的观景台上感慨。不远处,天坛祈年殿在蓝天中露出的半圆屋檐,深深吸引住了图尔克的目光。

10月10日,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外国前政要、王室成员、国际友好组织负责人、友好人士等人齐聚北京,在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的魅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地感受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传承保护成果。

2008年10月,图尔克就任斯洛文尼亚总统后首次正式访问中国,至今已有16年。在他看来,“百闻不如一见”是对中国最好的解释,也是最好的民间外交方式。他说,“今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在促进跨国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与信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通过中国的这些努力,世界各国人民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免签“朋友圈”逐渐扩大。图尔克观察到,中国对世界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他说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年轻人渴望探索世界,中国的免签政策为更多地区和国家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除了中国的“老朋友”图尔克,与中国结下深厚友谊的还有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1998年9月,时任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首次访问中国后,一直为增进中爱友好交往做着不懈努力。在他看来,中国与爱尔兰之间长期保持友好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民间交流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他尤为高兴这次能够再次参访中国,并对记者表示,“很高兴能够促成并不断促进中国与爱尔兰之间的民间友好关系。”

活动当天,国际友人们还走进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城市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文化的书香魅力;在大运河博物馆,感受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泛舟北京大运河上,领略两岸街区的美丽景色……一路走,一路看,大家纷纷拿起手机、相机记录。

已经是第二次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黑山前总统菲利浦·武亚诺维奇对记者表示,中国不仅为人民创造了新的生活机会与空间,还让中国人民拥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他看来,“中国释放了新的活力与激情。”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今年已经第三次来访中国的美国艾奥瓦州友人卢卡·贝隆,不时举起手中的手机拍照纪念。他告诉记者,与多年前相比,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河水更加清澈,可见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另外,他表示,北京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方式解决超大型城市发展难题,让人惊叹不已。

作为中国的老朋友,卢卡·贝隆与中国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率石家庄市玉米考察团,到河北省的友好省州艾奥瓦州访问。卢卡正好是接待活动的负责人,他的手机里至今一直保存着记录那次访问的报纸、照片等珍贵资料。

2023年11月15日晚,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卢卡·贝隆再次见到习近平主席,并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演讲。他告诉记者,“习主席在演讲中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这项倡议对中美民间交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不仅对前来访问的美国学生意义重大,对身处中国的中国青年来说也同样重要,两国青年在互访中交换观点与感受,将推动中美之间的友好交往,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面对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与霸凌主义的挑战,当今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上。

“我相信中美两国青年的双向交流是增进了解和改善中美关系的基础。”卢卡·贝隆表示,青年之间更容易产生共同语言,更能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与文化背景。加强青年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将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期待进一步加强中巴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中巴友协主席恩里克·诺布雷在巴西教授中文,推广中国文化,多年来致力于中巴两国友谊关系。他表示,青年思想更为开放,对技术的接受度更高。“期待未来能进一步促进两国年轻人结交新的友谊,推动中巴友好事业的发展,让巴西更多年轻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图尔克对记者回忆道,25年前,1999年是他第一次访问北京。他表示,“此后每次来访,我都看到这座城市有新的建筑,展现出新的特质,北京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中国是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更是世界的财富,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下一步发展。”图尔克说。

【责任编辑:叶雨婷】

柳翠虎:捕捉都市人的半熟爱情

中国青年报2024-10-10 20:27:46

无障碍电影照亮乡村的夜

中国青年报2024-10-11 06:10:29

这部“破圈”舞剧演了600场,从艺术走向生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0-09 22:14:06

从良渚到吴越到宋代,杂技秀《无恙》讲述浙江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0-09 15:42:48

粤剧青年台柱与年轻观众同频“入戏”

中国青年报2024-10-08 06:17:48

国庆赏国乐,感受简约朴素东方美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0-07 15:29:52

黄汉民:福建土楼文化密码揭秘

中新网2024-10-07 1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