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呼唤青年开良方
9月22日至23日,联合国将首次召开未来峰会。“青年与未来世代”,同可持续发展与融资、和平与安全、数字未来和全球治理一道,组成峰会五大主要议题。9月24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将开启,主题为“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携手同行,共促和平、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尊严,造福今世后代”。在地缘冲突加剧、全球治理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联合国将未来的目光投向了更年轻的世代。
稍早前,在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大学生代表自由对话后,联合国首任青年事务助理秘书长费利佩·保利埃表示,以中国青年为代表,这些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年轻人,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并付诸行动,这就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意义所在。
呼吁“未来世代”推动全球治理发展
在此次未来峰会的召开地——联合国总部,中国小伙儿叶健向成为“一名优秀国际公务员”的理想踏出了第一步。
叶健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硕士生,他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被公派至联合国秘书处安全和安保部实习。该部门旨在使世界范围内联合国系统授权的计划和活动得到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执行。“未来峰会主题中‘共促和平’一词让我产生了深切的共鸣。”叶健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从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到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青年可以为推动全球治理完善、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很多。
两年前,在第77届联大会议期间,叶健曾陪同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相关负责人参加过一场以“教育变革”为主题的会议。受此启发,他与在联合国系统实习的其他中国年轻人一起创办了“中国国际组织实习生交流群”。截至今年4月,参与这一公益交流社群的中国年轻人已覆盖全球60个国家、近90个国际组织。
今年5月,联合国原副秘书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垂曾受邀与社群成员交流。这个名叫“全球治理茶话会”的活动是这一平台的月度例行活动。据叶健介绍,举办这样的活动,是为了促进中外国际组织青年加强沟通与互信。
今年6月,叶健还参与创办英文国际学术期刊《国际经济与全球治理》,这是中国第一本“青年学者导向型”的全球治理国际期刊,旨在为各国青年学者提供前沿、权威和严谨的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平台。推动年轻人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有何意义?叶健认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相结合,人生才能绽放出真正的光彩。
对于即将召开的未来峰会,叶健抱有很大期待,他尤其希望联合国能在加快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等领域出台实质性举措。根据议程,峰会将形成《未来契约》《全球数字契约》《未来世代宣言》等成果文件,并有望在峰会期间由会员国通过。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牛仲君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本届联大聚焦“未来”,强调关注“未来世代”的权利,呼吁“未来世代”推动全球治理发展,将为联合国注入新的活力。
对强有力的多边主义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
未来峰会筹备已久。2021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我们的共同议程》报告中首次提出“未来峰会:多边解决方案,创造美好明天”。
古特雷斯认为未来峰会为“建设更高效和更包容的全球合作机构和工具”提供机会。联合国曾发文称,如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和《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等在目标设定和承诺方面是“做什么”,那么未来峰会就是在关注“怎么做”。
“对强有力的多边主义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9月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府间事务负责人贾米勒·艾哈迈德刊文写道。牛仲君也指出,“和平”“可持续发展”是本届联大的关键词,这反映了联合国对当前全球局势的关切。
这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俄乌、巴以等地区冲突持续,世界局势陷入不稳定,停火止战迫在眉睫;二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程过半,但据联合国今年6月发布的l报告,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仅17%进展顺利,超过三分之一的目标“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目前取得的进展与希望实现的目标相去甚远。牛仲君指出,“只有通过各国精诚合作、携手同行,才能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在此背景下,美国总统拜登将于9月21日至23日在其家乡特拉华州威尔明顿,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领导人举行“四方安全对话”峰会,显得格格不入。“所谓‘小圈子’外交,是同盟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地区多边主义有本质区别。”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莲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另据美国“政客”新闻网9月12日报道,美国欲拉拢欧盟,试图在本届联大会议期间推动签署将中国排除出海底电缆网络安全项目的决议,欧盟成员国尚在讨论是否加入。对此,刘莲莲指出,同盟政治拥有相对明确的“假想敌”,其组建的目的是竞争和对抗,而非合作,且范围相对封闭,通常以身份而非行为区分敌友。
“作为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基本规范,多边主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但由于其在成员的聚合性这一特征上与同盟政治有相似之处,这为个别国家打着‘多边主义’的旗号鼓吹集团对抗提供了机会。”刘莲莲指出,这也是为何近年来中国反复呼吁国际社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传承和实践中培养国际组织人才
古特雷斯9月4日在署名文章中坦言,联合国召开未来峰会,是因为一个真实而无法回避的事实:全球问题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机构的革新速度。
“这暴露出已79岁的联合国正面临诸多挑战:联合国宪章和许多机构已无法适应新的局势发展、全球金融体系等机制仍为美西方国家主导、联合国能调动的资源有限……”牛仲君表示,联合国需要各国合作才能够更好发挥作用,联合国也应改革,提高自身运行效率。
在刘莲莲看来,一些由全球治理失序而导致的全局性问题,也不能完全由联合国“背锅”。例如,当前联合国未能在解决国际武装冲突上有效发挥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二战后国际社会始终没有处理好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与北约等区域军事同盟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是无法通过联合国内部改革来彻底解决的,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来实现全球安全治理机制的革新。
正是出于对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的认同,叶健才坚定地选择在这一领域深耕。他建议有意愿参与全球治理活动的青年人多阅读国家大政方针文件,不断提升跨文化沟通交往能力。未来,他希望把各国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尽可能多地凝聚起来,一起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建言献策。
刘莲莲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积极参与到联合国相关活动中。“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相对较短。直到最近十余年,中国才开始高度重视多边外交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的问题。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需要代际传承,也需要实践出真知。”刘莲莲指出,青年是未来中国开展多边外交、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坚力量,应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将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结合起来,这对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数十年多边外交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目前是联合国会费第二大出资国和第二大维和摊款贡献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但联合国系统内中国籍国际职员比例依旧偏低,了解国际规则的专业人员仍然缺乏,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存在一定的能力短缺。”牛仲君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年轻一代积极关注联合国事务和国际合作,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贡献新智慧、新理念和新方案。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蒋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