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青年学子“抢救性”挖掘长征故事,记录口述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实习生 俞佳一)长征故事还有多少是没有被挖掘出来的?如何更好地传播那些长征故事?记者从上海大学团委获悉,该校“长征新途”实践团队日前赴延安进行红色寻访实践,团队成员找到老红军,抢救性地挖掘长征故事,并记录口述历史。
“主席梳着‘婆姨头’(陕西方言,长发),高高大大的,他就站在大树下面讲话。下面的士兵都衣衫褴褛的,上面有很多补丁,但是精神状态很好。”在甘泉县象鼻子湾村,当地村民贾错文向团队介绍了毛主席“雪地讲话”时的场景。
下寺湾会议后,毛泽东等率领红军沿着洛河继续南下,在象鼻子湾村与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当时会师大会就是在贾错文家窑洞前的场院上进行的。贾错文的曾爷爷亲眼目睹了两军会师的场景。
在吴起县的白沟洼社区和张湾子村,大学生们寻访到了“三碗剁荞面”和“半碗炒鸡蛋”故事中的亲历者后人。
村民梁雪梅就经常听公公张瑞生说爷爷曾给红军首长做三碗剁荞面的故事。“当时我爷爷一家还不知道眼前吃饭的高个子首长就是毛主席,只感觉很亲切。这支队伍也从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爷爷张廷杰、公公张瑞生相继离世之后,梁雪梅还主动接过了他们的讲解工作,选择留守在旧居继续讲述红色革命故事。
“一把锄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南泥湾村刘宝斋红色家风馆内,红军刘宝斋儿媳侯秀珍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刘宝斋历经的长征传奇与建设南泥湾的辉煌事迹。
在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团队成员与98岁老人同景飞对话,他是一名老八路。据悉,这些口述资料未来都会由实践团队整理成册,并制作成视频保存,并进行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