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教育 >正文

您的一生在书里 | 我与我的老师

作者:袁宝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9月13日

自古而今,对好老师的赞美和评价都写在书里。教我初中数学的孙留德就是这样一位享有书中赞誉的好老师。

初中一年级我回到山东老家读书。那时,全村还没通电,学校上晚自习时,每个孩子都拥有一盏专属自己的煤油灯。

晚自习上如萤灯火下,年少稚气的脸棱角分明。一本因式分解的数学习题集,虽没了封面,每一页纸也发了黄,上下书角卷曲破损,但它不影响同学之间的转借,耳边传来孙老师“谁做的习题多谁见的类型就多,谁就会在考场上不慌”的教导。昏暗的煤油灯下只能听见老师说话的声音,却看不清老师是在哪位同学的桌前讲话,或者只能看见老师的半张脸俯在某位同学的煤油灯前。这一幕,让每位学子有了熬过万丈孤独,藏下星辰大海的无穷动力。

冬天的晚自习,在没有取暖设备的教室里,大家冻得伸不出手,我们看不清孙老师站在讲台上的五官,却能听见老师告诉我们“双手抄在袖筒里,用右手在左臂和左手背上一样可以演题”的洪亮教诲——直到今天,我还保留有严冬时袖筒里写字做重点记忆的习惯。

深秋,地里的辣椒已停止生长。白天踩好点,我和另一来自黑龙江鹤岗的同学晚上就钻进了校内老师宿舍后的一片辣椒地。趁着月色,我俩摸黑每人都撸了半书包不再长大的辣椒。第二天一大早我俩分别用大海碗进行腌制,当天晚上我们就拿出来跟住校的同学分吃了。“原来是你俩干的呀,那是咱班孙老师家的。”“你们咋知道是孙老师家的辣椒地?”“我们看见孙老师天刚亮就在地里扶倒地的辣椒呢。你们弄倒好大一片啊!”

第三天中午,孙老师用罐头瓶子装了满满一瓶子芥菜丝咸菜递到我手里。“周末无家可回,寄人篱下的生活我经历过。吃完瓶子给我,我再给你拿。”孙老师居然没有批评我,居然还给我送咸菜,居然还有下一次!手捧着里面放了青红辣椒丝和香油的芥菜丝罐头瓶子,我百感交集。对于一个13岁远离父母独自在外求学的少年,老师这样的举动,远胜千言万语的说教,再一次拉近了我和孙老师的距离——他蹩脚的山东话那么好听,他的因式分解课堂让我着迷,他的从不用圆规和三角板的数学课咋就那么精彩!“亲其师信其道”,我爱上了数学课。

初二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上了四节课的年轻人终于熬到了中午吃饭,一窝蜂地挤到食堂不大的打饭窗口前。前面的大同学多为初三年级的男生,个子很高,说着笑着,浑身释放着青春活力。后面排队的多为女同学,也是各种快乐自由,尽显天性。忽然,我分明看到不知是谁的月经纸掉了出来。有几个年龄大的女孩子羞红了脸快速远离了。所有的说笑戛然停止,连空气都凝固了。就在这时,一只大脚快速地踩在这个“丢人”的东西上,完完整整,准确全封闭。是孙老师!他一动不动,历时40分钟左右,直到所有学生都打过饭,端到自己的教室里离开食堂。

孙老师,40多岁,大个子,课堂上常挽着裤腿。我坐在前排,还常能看见孙老师在黑板上画圆的手带着泥土。他一年四季从不戴帽子,寸头,头发黑,脸更黑,古铜色油亮的皮肤看上去特别健康。看似粗鲁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细腻纯良的心,有他的呵护,学生就会时刻被安全、温暖所环绕。

1995年暑假,已经成为教师的我重返故乡,前去探望我的老师。他问我,你也当老师了,遇有相同的问题,你是不是也会像我那样处理?我说,老师,我会。

在我做教师的这些年,每遇校园内发生的师生故事,我便总会想起母校,想起孙老师,“是你让我播下立志从教的种子”,“是你让我永葆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是你让我努力践行教师一生都在书里”的箴言。

想他,就打电话给他。80多岁的孙老师,在电话那头反复只说一句:“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教书育人。”

孙老师,纵使山高水远,我也要将你一生妥藏。

【责任编辑:原春琳】

一条街如何“盘活”一座城

中国青年报2024-09-13 06:30:43

导演方励:在大片中打捞里斯本丸号

中国青年报2024-09-13 06:26:44

深挖一条街的“情绪价值”

中国青年报2024-09-12 21:16:17

吐槽老板成喜剧“流量密码”,你怎么看?

中国青年报2024-09-12 21:16:12

“在上海,看敦煌”,重磅文物开箱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10 20:51:12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柏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10 20:51:14

文艺工作者走进策勒、放歌昆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9 14:43:20

展现文化与科技魅力 徽风皖韵2024骆岗公园灯会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9 09:34:26

石窟寺变身博物馆,洞窟内外皆风景

中国青年报2024-09-06 0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