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反诈”动画助力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提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姜继葆)未成年人在面对网络诈骗时,往往由于心智发展、认知水平、鉴别能力、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而容易上当受骗,在9月9日召开的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网络保护分论坛上,一部专门为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赋能的反诈动画课程《科技少年反诈指南》发布,并将于近期上线。
这套反诈动画课程按照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公益行动计划的安排,由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中心(以下简称“朝阳反诈中心”)与猿编程共同创制,针对近年来频发的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制作了多个主题动画,通过生动有趣的剧情和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会识别诈骗手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该动画片共4部,分别揭秘了抽卡赠卡诈骗、送游戏皮肤诱导扫二维码诈骗、手机刷脸诈骗以及屏幕共享诈骗等诈骗手法。
猿编程动画主创团队和朝阳反诈中心的民警们分析了一大批真实案例,选取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典型案例,编制成动画片剧本。比如,在动画第一集《隐藏“卡骗”》中,小学生陈墨(化名)就是被电话手表上的陌生人,以赠送“隐藏卡”的名义骗取家庭住址,又以和未成年人资金往来账户被冻结、上门找麻烦相要挟,一步步诱导和威胁骗走父母手机上的钱财。
“这些案例都很真实,动画的主人公也都有一些基础的反诈知识,但毕竟年龄小,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在诈骗分子的威胁下,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办。”猿编程创始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翊介绍,在看过动画片后,一些未成年人认为场景很贴近生活,没有“说教”的感觉。
在增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反诈意识的同时,“科技”也成了这部动画的主题词。“我们的初衷不仅是要把案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给他们听,还要把它背后的技术原理剖析出来,让孩子们能举一反三。”李翊介绍。
在《隐藏“卡骗”》中,除了对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进行揭露,动画片还对“抽卡”背后的概率问题进行了剖析。在该集动画设计的交互环节中,小朋友可以模拟参与抽卡,并通过模拟编程,了解一张所谓“隐藏卡”背后是商家的操纵。
“不少未成年人抽卡中沉迷,通过交互告诉他抽卡的概率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高,再通过编程和演示,展示商家可以通过操纵程序来降低‘隐藏卡’的出货率,让他们意识到,抽卡以及网络游戏中抽皮肤、转盘抽奖等背后都有类似套路。”李翊表示。
在《“脸面”失守》中,动画片讲述了人工智能时代新兴的利用人脸识别、生物信息进行的诈骗案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既能造福于社会,也会被人拿来做不好的事情。未成年人怎么防止受到它的侵害,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它,而不是单纯对新技术恐慌。”在李翊看来,青少年的网络安全素养,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素养。
“他可以不会写代码,但要了解背后的原理,通过科普让人们提前储备相应的能力以及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李翊将实现这些能力的途径总结为“四个一”,即掌握编程语言、发展计算思维、拥有创造能力、具备未来视野,在此基础上,无论技术怎么进步,人们都能跟上技术的脚步,从而抵御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侵害。
“这是一项公益课程内容,我们希望向更多人传递网络安全的知识,就像赋予他们一把锋利的武器。反诈就是要依靠知识的武器,当青少年深入了解了网络安全背后的原理和奥秘,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警觉,更有力量去抵制那些不法侵害,保护自己免受网络世界的伤害。”李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