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10支实践队奔赴燕窝村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力量
今年暑期,中国海洋大学开展以“谋海济国,挺膺担当”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红色传承”“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人才等综合优势,把知识与服务送到乡村振兴一线。
中国海洋大学省派蒙阴县岱崮镇燕窝村第一书记贾林自驻村以来,成为了连接中国海洋大学和临沂市蒙阴县的纽带,接待并指导学校10支实践队伍深入燕窝村开展调研实践。实践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基层治理、精心准备开好暑期小课堂、多途径助力燕窝村全面振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海大青年学子的实干和担当。
电商兴乡村,蜜桃焕新颜
乡村的呼唤,激发青春的无限潜能,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担当。在岱崮镇燕窝村,蜜桃的甜美香气令人陶醉,燕窝村的蜜桃着色均匀、果面亮泽、甜度适中、酥脆可口,深受市场欢迎。
返乡大学生公乐为了帮助家里人卖出更多的蜜桃,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设淘宝店铺,店铺好评率高达98%,她还做了抖音账号,成功地将自家的桃子卖得火热,带动了本村10余户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赴燕窝村探究第一书记推进“三治融合”调研团来到燕窝村,对返乡大学生公乐进行了专访。在专访中,公乐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经营之道,分享了她在桃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为燕窝村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燕窝村振兴筑梦实践队与公乐合拍了一条短视频,为岱崮特色蜜桃的网络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海洋大学志愿者帮助村民售卖蜜桃
提到电商,燕窝村党支部书记于昌贵表示:“燕窝村在电商助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以此来打造岱崮蜜桃的产业特色,并通过互联网手段推动产业的发展。”
营销与电子商务系主任周荣森教授带领团队从市场角度出发,为蜜桃等农产品提供了详尽的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策略。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融合前行——燕窝村农文旅发展实践团为了进一步提升岱崮镇燕窝村蜜桃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实践团与当地蜜桃电商个人经营者共同拍摄了一系列宣传短视频。这些视频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了燕窝村蜜桃的独特魅力和高品质,并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实现了即时帮助当地蜜桃产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量的目标。
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就蜜桃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专业赋能,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专业所能与乡村所需的结合,让大学生在乡村的呼唤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举办了“地质旅行”专业课之走进岱崮地貌活动,学生们通过实地观察燕窝村卧龙崮的岱崮地貌,有效加深了对岱崮地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毕乃双教授说,地质专业课走进岱崮镇,是让学生充分开展认知实践的宝贵机会,能够推动构建地学野外实践课程育人体系,并积极宣传推介“岱崮地貌”。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举办“地质旅行”专业课之走进岱崮地貌活动
法学院学子让法治观念在乡间小道上生根发芽,帮助乡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中的法律瓶颈。中国海洋大学赴燕窝村探究第一书记推进“三治融合”调研团参观了岱崮法庭“三所一庭两中心+N”多元解纷平台建设,并与法官就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庭诉源治理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对诉源治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疑问,为岱崮法庭的法治建设贡献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蒙阴法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更多法律学子前来参观学习交流,推动人民法庭诉源治理的新发展。”岱崮法庭庭长杨锋说。
法学院赴燕窝村探究第一书记推进“三治融合”调研团与法官进行座谈交流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王印红教授提出要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新模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在他的指导下,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践团队变成了乡村发展的“智囊团”,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践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燕窝村探寻适合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他们助力完善土地的经营流转与承包的合同签订,盘活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他们探索科技助农,助力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这些思路及成效都得到了燕窝村村委和村民的大力肯定。
管理学院旅游学系主任董志文教授表示:“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处于核心地位,我们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璇副教授提出推动构建燕窝村农产品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燕窝村农产品的文化内涵。 这些专家教授的意见让燕窝村村民深受启发,帮助当地文旅事业走向稳步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与第一书记进行深入座谈
山海有爱,教育点亮乡村振兴路
青春的足迹,在乡村田野间绽放。中国海洋大学青年学子深知,一次美妙的经历,往往会埋下梦想的种子。在这个暑期里,6位教师和18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燕窝村,开展了两期15天的“山海小课堂”暑期支教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开展“山海小课堂”暑期支教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支教志愿者们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开设了20余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程,从自然科学到艺术文化,从心理健康到体育锻炼,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激发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带领燕窝村及岱崮镇的40余名少年儿童长知识、做手工、玩游戏、学急救,还在学校帮助援建的海燕书屋一起整理图书并开展阅读,共同度过了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中国海洋大学志愿者教小朋友学习急救知识
调研团成员结合专业所学,设计普法教育系列课程,内容紧扣与小朋友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问题,帮助小朋友们提高法治素养,防范校园霸凌和身体侵害。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问答互动环节,在踊跃展示自己的同时,学会了如何远离违法犯罪,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中国海洋大学志愿者设计普法教育系列课堂
“来到燕窝村,与小朋友们相处,与他们共同成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也让我们感受到自身也投入到了乡村振兴之中。”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张睿琳感慨道。
中国海洋大学志愿者辅导小朋友完成课后作业
为了让燕窝村的小朋友们在结课以后继续感受到关爱,支教志愿者和燕窝村的孩子们结成了“成长导师”一对一长期帮扶对子,“成长导师”将为孩子们提供长期的关爱和指导,用真情陪伴,用爱心呵护,给孩子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助力梦想的实现。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中国海大青年学子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融入到脚踏实地的贡献中,有效支持了学校定点帮扶工作,也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中国海洋大学也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打造特色实践育人体系,上好社会实践这堂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