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平 >正文

青平: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吉瑞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9月05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文明支撑,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作出更大贡献。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这种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自然图景,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承载着鲜明独特的集体记忆,积淀着过去艰辛探索的丰厚积累。各种由其内外部力量共同塑造的、彰显着独特底蕴内涵的文明,都是人类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共同财富,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总是与人类社会进程相伴而生,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如影随形。不同文明互动的历史反复表明,文明不是封闭隔离的系统,而是流动的、开放的,彼此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渗透影响,共同在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没有高下优劣之分的碰撞接触中,构成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人类历史宏伟画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文明就会如同一切生命有机体停止新陈代谢而走向生命终结一样,必将走向衰落和消亡。只有把交流互鉴作为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动力,同其他文明交流交融、取长补短,一种文明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实现文明积淀和推动文明进阶,人类文明发展史才能波澜壮阔、激荡人心。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典范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一部中华文明在不断探索前进中发展演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持续的交流互鉴中发展繁荣的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自古就以开放包容、和平和睦闻名于世,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

历史上,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频繁展开,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也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在5000多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文明始终以积极开放的姿态看待不同文明的差异,以包容博采的胸怀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交往、互学互鉴,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同时,也从世界其它文明中汲取发展壮大的丰厚养分,构成了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和谐共存的文明图谱,书写了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的文明华章。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只有交流互鉴,在文明交融中萃取有益成分,在与时偕行中吸纳时代精华,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和当代形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既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其它文明成果,又为人类文明的“总和”作出更大贡献,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两个结合”,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要秉持开放包容、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地对待其它文明成果,不盲目崇外也不照单全收,而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借鉴吸收其它文明中的精华,通过转化再造实现中国化、本土化,使之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要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和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王俊秀,郭艳丽】

石窟寺变身博物馆,洞窟内外皆风景

中国青年报2024-09-06 06:29:34

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也这么认为

中国青年报2024-09-06 06:33:46

和母亲一起的异国旅行,给我们带来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09-06 07:43:34

隐藏在元青花里的秘密

中国青年报2024-09-06 09:23:50

北京东城:古今辉映 文脉绵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4 15:53:48

马伯庸:青年作家需要洞察时代精神、连接人民生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4 10:44:59

大团小团手拉手,北京人艺携手高校共排一出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2 09:19:00

微短剧走红岂能靠“擦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02 20: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