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华政园“青马”奔向田野!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2024年08月26日


近日

安徽卫视客户端报道的13位华政人

正是我校青马班的“法润田野”实践队

以法为本,为农发声

团队积极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

将普法带到田间地头

让我们一起听听

他们在实践中服务乡村振兴的故事



幼苗·团队建立


“概论课的学习结束了,但概论课的实践开始了。”盛夏流火,正值暑假,一门思政课种下的实践“种子”,让13名华政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研修班(以下简称青马班)学员走到一起,顶着酷暑也要奔向田野,服务乡村振兴。


这门“概论课”正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点燃了同学们感应时代脉搏的心。青马班鼓励同学们深入企业、社区、农村、革命老区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参观考察、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以增进对国情和社情的了解。


刑事法学院陈梦佳印象最深的是乡村振兴内容,由此萌发了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组队开展实践活动的想法。从思政课程走向社会实践,陈梦佳最先想到的是和自己同在青马班的学员。经她提议,有志于研究乡村振兴的同学纷纷响应,最终组成了13人的实践队。



“乡村振兴是社会实践的热门选题,如何‘另辟蹊径’破旧立新,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商学院窦焓月说道。


对于同学们实践的热情与困惑,指导老师龚剑结合学科前沿和现实意义,建议大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入手,探讨其在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经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后,队员们对这部同农业、农村和农民息息相关的法律都产生了极大兴趣,一致同意将其作为选题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将团队命名为“法润田野”实践队。


今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深化和发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一步凸显了团队选题的时代价值,让大家对开展实践信心满满。


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项目的前沿性也给团队带来了艰巨考验。“我们所有成员在参加本次调研前,几乎都没有读过这部法律。”经济法学院杨孝譞坦言道。


专业各异的队员们不仅12人全为大一同学,还大多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只有3个月左右的实践时间,要想有效做到为农发声,他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于是,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始终秉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心态,努力做到在立项上缘法而行,实践中融法通达。


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团队的全体成员都细致学习了具体法律条文,并针对不同合作社的具体情况分工准备了“个性化”问卷和访谈提纲。


各地区会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此,国际法学院徐欣宇提出,异地调研和多地调研是走向田野的必由之路。


因此,团队选定了具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建设经验的上海市松江区和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两地同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并互签有战略协议,对后续开展调研来说是最佳选择。”


为节约时间,团队兵分两路,前往两地先后开展调研。虽然力量分散,但明确的分工让项目培育的苗头渐长,也让他们前行的脚步愈发坚定起来。



孕穗·突破困难



“我们能联系到合作社的本就不多,其中50%的经营者直接明确拒绝,30%的经营者挂断电话不予理睬。”陈梦佳提到。


家常便饭般的闭门羹,让大家深感挫败,这时,龚剑老师提醒队员们调整思路,以“采摘水果”“报名休闲活动”等理由先与合作社管理者沟通,再提出调研、访谈的请求。


打开思路后,陈梦佳化身“侦察兵”,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收集渠道,捋清“村”“社”之间的联系,并将信息供给其他“通讯员”队友。大家“十三仙过海,各显神通”顺利对接了松江区的4个村镇和8家合作社。



建立联系只是第一难,走访繁昌区时,因不熟悉路况,公交坐过了站,繁昌组10人只得硬着头皮顶着骄阳往回走,村间复杂的交通环境又为团队“火上加火”。


但好在沿途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曾金纬不时地讲出幽默风趣的段子,让赶路充满了欢声笑语。途中,负责记录的徐欣宇也不忘拍下团队苦中作乐的瞬间。


“来到合作社以后,我们没把自己当外人,像唠家常一样和村民聊聊他们关心的问题。”将心比心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易水寒被村民们信任的原因所在。

只是村民们的口音有温度也有难度,调研时,有些受访对象乡音浓重,他们的热情介绍,却让队员们的“翻译”工作进行得尤为困难。


负责材料整理的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管文珺回忆,访谈有时要录下来反复听好几遍才能勉强理解。遇此“硬仗”,团队加派刑事法学院戴羽逍和她记录关键词,做好录音,再转交外语学院彭昱扬、国际法学院谢亦捷进行“破译”,整理文稿。


经过数周的调研,团队发现虽然基层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但民众对前面两部“农村专门法”的了解甚少。为让法律实效深入民心,他们制作宣传册,一边发放一边讲解,甚至将普法带到了田间地头,助力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针对土地规划利用不合理、人员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团队则通过配合到访合作社展开干部座谈会、提交深度的书面报告和法律建议等形式积极推进解决。


秉持着“传播农业之声,讲好农村故事”的实践理念,他们用队名创立了微信公众号,报道团队的调研故事,希望让更多藏在田埂间的故事被读懂。



随着实践进入中后期,队内也逐渐出现了时间冲突的情况。国际法学院蔡子祺因暑期实习无法继续跟进松江组的实地走访。队员们不仅没有抱怨,还都表示理解、给予安慰。


负责公众号运营的刑事法学院刘艺灵得知后,积极调整工作方式,主动邀请蔡子祺参与文案撰写,让他有机会可以继续参与团队合作。


师生协力,14颗滚烫的心紧紧跳动,来到异地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的故事让受访群众深受感动,安徽卫视客户端特此进行报道,充分肯定了华政师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鼓舞了团队继续将实践做精做细。


小满·收获颇丰


“当听到不同合作社成员反复提及同样的问题时,我终于反应过来,该做点什么了。”经济法学院肖佳懿说,当她踏入农民合作社的大门时,一种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


敢于冒险开拓特色产业,乡音里藏不住自豪的村干部,让紧跟其后的戴羽逍印象深刻。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如今7年已过,背后有太多人的努力无法言尽,所幸他们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除了责任感,朝气蓬勃也是“法润田野”团队的特点之一。全员Z世代的年轻化架构,让他们更加渴望到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但经验的缺失也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倍感失落。


每当这时,指导老师龚剑就会站出来,凝聚士气。大到确定选题、修改立项书,小到调解订票时间冲突、审核宣传文案,在繁昌组的驻地选择、交通路线、日程安排等方面他都做到亲力亲为,让每一位参与的同学对乡村振兴的理解,由平面的书本知识变得立体生动,同时也收获成长。


龚剑尽心尽力的指导,加上团队成员脚踏实地的努力,让他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何以赋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于对上海市松江区和芜湖市繁昌区的调查》项目日臻完善。

受访对象们也将团队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调研结束后,队员们收到了松江一家专业合作社赠送的桃子。担心吃不完而辜负这份鼓励的刘艺灵,连续两天都拿桃子当饭吃:“桃子很甜,我相信乡村的发展成果会更甜。”


“久久为功,方能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田间地头。”正如彭昱扬所说,这次项目不仅是华政师生“以法为媒”将论文书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更是他们作为华政学子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尝试。


而他们的脚步远不止于此。未来,团队还将针对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思考持续发力,探索让法律真正成为推动各地合作社个性化、高效化发展强大引擎的更优解,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华政青春力量。

华政人的脚步

会越走越远

乡村振兴的道路

也会越走越宽

所到之处,遍地是希望!

【责任编辑:曹竞】

图知道|AI一下,跟着汪曾祺一起“寻味”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8-21 12:00:00

世界青年的平视目光,投向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青年报2024-08-19 14:15:58

香山帮的非遗“香火”何以绵延

中国青年报2024-08-19 06:44:13

图知道|有古老有新潮,如今到北京怎样地道打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8-19 12:00:00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