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她靠“长跑”进北大!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2024年08月21日

“学习是一场长跑

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珍惜每一堂课

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朱骊安

探索边界 发掘擅长与可能

向前行走 为热爱全力以赴

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学习是一场长跑,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大一入学后,朱骊安便在老师们对知识点的抽丝剥茧间,与朋友们的论证与思辨里,点燃了对民商法浓厚的兴趣。


2023年7月,六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全部出炉,朱骊安的成绩位列年级第一,成功获得保研名额,于是她想向自己的梦校冲一冲。

朱骊安用随性与自由形容自己,但她对目标却非常坚定,“我喜欢用完整的时间高效率地投入学习,对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


于是,在备考的2个月里,朱骊安通过公众号等渠道收集信息,针对北京大学的考核内容对自己的复习计划做了详细安排。


通过对民法教材的复习和记忆,她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保证每天阅读两篇论文。“在推免面试的时候,在保证基础内容正确性的前提下,我认为视角和论证也很重要。于是,我尝试探寻解释论上更多的可能性,把自己的能力自信地呈现给老师。”


最终,她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方向)。



实例是打开理论的钥匙


“来到华政,我觉得非常幸运,也很珍惜。学校和学院提供了很多优质课程,我经常对老师课堂上提到的案例特别感兴趣,具象化的案例就是打开理论的一个钥匙。”


课前,朱骊安会通过教科书和老师发布的材料,初步构建对不同章节的学习框架,了解各板块知识铺排的逻辑,从而保证在课上迅速跟上老师的思路。


对每一个课程,朱骊安都习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从宏观视角洞察学科的体系,再在框架间填补具体细节与案例。逐层铺排、层层递进,让知识不止停留于纸面。


课堂上,她感受着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方式。课堂外,读书会亦是她开拓视野的地方。老师们的循循善诱,同学间的讨论思辨,数次带给她醍醐灌顶的感受,也锻炼着她阅读文献、提炼观点的能力。


“华政的鉴定式案例分析课程,对我来说是特别好的思维训练。担任民案助教与旁听学习经历,让我得以在老师们科学而细致的指导下深入理解法律制度与适用。”


于是,朱骊安在参加第二届“民商法鉴定式案例研习”夏令营时,用鉴定式方法完成了5份民商法案例的作答,最终斩获一等奖。

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


“我们曾前往松江区多家养老院,去教爷爷奶奶们怎么使用智能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朱骊安曾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时,和团队同学关注到城市生活智能化转型对老人带来的隐形技术门槛问题。于是,他们吸收各地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经验,编写成使用教程并进行推广。


她也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撰写百余页研究报告。


通过向老师请教、收集问卷、遴选典型案例等方式克服了学术研究成果不多、相关案例空白等难题,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再到理论研究,针对“网络治校”现象下大学生参与权保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评为国家级项目。


朱骊安通过积极参与竞赛,积累经验,最终收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大学生法律案例分析大赛二等奖、校法商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校学术论文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未来在民商法方向继续深造是朱骊安的目标。学习于朱骊安而言,不是短期考试,而是长期的追求。


“在学习的长途上,我才刚刚起步,越学习越会发现自己的局限与不足,阅读的过程于我而言,就是不断跳出井底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阅读文献,朱骊安开始自学德语。“语言是打开比较法的梯子,作为一个基本能力,我觉得对于学术训练很有必要。”


在阅读中,她会注重理解具体制度及其原理,也会针对一个章节,横向比较多本专著的观点,了解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共识与分歧,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我觉得问题意识很重要,可以保持批判精神,尝试形成自己的思考。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所进步。”

思贤桥与小河之间有一条覆满绿植的小径,那是朱骊安感到焦虑时和朋友常去的地方。


小溪潺潺、绿意盈盈、夕阳斜影,华政园每一处都构筑起她心里平静之所。


慢慢来,比较快

只要努力耕耘

时间会给你答案

愿我们勇敢向前行走

无畏且自由

【责任编辑:曹竞】

世界青年的平视目光,投向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青年报2024-08-19 14:15:58

香山帮的非遗“香火”何以绵延

中国青年报2024-08-19 06:44:13

图知道|有古老有新潮,如今到北京怎样地道打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8-19 12:00:00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

彭明瀚:把海昏侯博物馆建到考古现场去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6:38:08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7: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