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运载千秋,河贯南北

作者:付鑫鑫 来源:文汇报2024年08月17日

本报记者 付鑫鑫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的开展电子屏。

隋炀帝的牙齿。

萧后钿钗礼冠(复原件)。

龙年见龙——唐朝鎏金铜龙。

展品正中为唐三彩马毬女俑。她头梳双丫髻,躬身向左,右臂上提贴脸颊,左手屈轴后拉,若奋力挽马之状。 仔细端详,她内穿紧袖贴身红彩衣,外穿交领左衽领紧袖长袄,脚蹬浅黄色长筒鞋,好一派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 图为小观众正在阅读展品说明。

一颗蛀牙,破解隋炀帝终葬之地的千年谜团;一粒碳化粟,“天下第一大粮仓”含嘉仓所藏,再现大唐盛世“仓廪实”的繁荣;一个八棱净瓶,产自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是同款,实证秘色瓷经大运河送抵中原供皇家享用……


十年前,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盛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复兴于当代,流淌至今已逾2500年。由浙东运河、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组成的中国大运河,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全长近3200公里。


十年后,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在江苏扬州举办“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全面推介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做法,向世界宣传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传播中华文化精神。


今年5月14日至8月14日,“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位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8省(市)240余件(套)展品集体亮相,其中,近半数文物属首次公开展出。


从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到大运河专题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运载千秋”策展人、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留根表示,展览旨在展示新时代以来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如果说运河考古是总结往昔、回望曾经的沧海桑田,那么,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重点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则是继往开来、续写今人的奋进篇章,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炎炎夏日,古人如何消暑?着夏布、睡瓷枕。瓷枕在宋金时期最为流行,以娃娃枕、虎枕、狮枕为多。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中,元代白地黑花卧女哺乳瓷枕引来众多观展者,“这个好有意思,她怀里还有个宝宝”“母亲的枕头是个铜钱”“被子好像花瓣”“枕头表面还有一大朵花”……


截至7月底,“助力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1530760”——参观者进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号馆前,首先会路过一块长条电子屏。电子屏上,碧绿的河水里漂浮着各式文物,最前端则是这个计数器。电子屏前横亘着一块匾额“运载千秋”,只要有人从匾额前走过,数字就会往上蹿。


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其中7处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处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寻迹

      

      一个“闸”字石块也是展品?


《越绝书》:“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开浚浙东运河的前身——山阴水道,为越国的兴盛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绍兴亭山遗址群考古发现了春秋战国时高等级礼制性公共建筑、祭祀坑、古代河道、船坞、临水码头、河岸护坡等遗迹,全方面揭示了越国核心区域舟楫渡生、富国强兵的社会生态。尤其,出土“王”铭铜矛,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王”字为鸟虫书铭文。鸟虫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影响波及中原。


今年7月,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李龙彬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介绍,稽中遗址考古发掘,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存在战国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相关遗存距今约2500年,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了重要线索。


一个“闸”字石块也是展品?“闸”字石块出土于江苏淮安板闸遗址。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平江伯陈瑄为节制水流、便利通行建成板闸。“居两淮之咽喉,贯淮扬之通衢”的板闸镇,因闸设关(淮安钞关),因关兴镇,极盛之时“婢赊斗米奴骑马”“笙歌如沸占扬州”。


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赵李博介绍,明清时期,河下、板闸和清江浦镇为淮安城外三大集镇。在河下新路,发现了明万历淮关榷使所筑“陈公新路”。板闸出土各类器物3000余件,以餐饮厨具为大宗,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市井风尚,再现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的繁荣景象。


沿着参观路线,穿过仿造的州桥,两侧墙壁上海马、仙鹤、祥云奔涌向前。据《东京梦华录》:“州桥正对大内御街……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


州桥,河南开封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汇处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州桥明月”曾是著名汴京八景之一。2018—2022年,考古首次完整揭露出唐宋至明清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填补了大运河开封段遗产的空白。汴河两岸发现的宋代石壁,其上雕镌有海马、仙鹤、祥云等浮雕纹饰,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


和瓷枕同样出土于州桥遗址的,还有明代白地黑花褐彩象形香插,异常精美。出土时,底座平板左三分之一处就有断裂粘贴痕迹,可见主人对它的喜爱,敝帚自珍。


州桥遗址还有件“明星产品”——清代“荆记肉铺”款白釉黑彩碗。清以前,瓷器墨书多写在足底,但清代这类白地黑花常在内底刮涩圈,在涩圈内写墨书,用于盛装干货。


      探胜

      

      700座仓窖可储3.55亿斤粮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运河是王朝的命脉。农业时代,用粮食、纺织品等实物缴税,大运河沿线的粮食由漕运汇集到国家粮仓。


“太仓署 新都仓 今纳丁粟贡米……大业四年(608年)十二月二十日”2016年,一块隋代仓窖中的刻铭砖清理面世。铭文记载,仓窖储存来自8个县的粟米约275吨,留下了各级12位经手人姓名。


河南洛阳“回洛仓”(出自《隋书》,时称新都仓),共有700余座仓窖,可储约3.55亿斤粮食。粮仓如何存粮?先在夯实的基槽内围挖出圆缸形仓窖,将仓壁土层拍打结实、火烤,完全干燥后,铺青膏泥防渗层,再铺木板、竹席,这样储存的粮食不易受潮发霉,粟能保存9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从杜甫《忆昔二首》中,可以管窥唐代开元盛世的繁华。


同处河南的浚县黎阳仓,位于黄河故道与永济渠之间,是目前考古发现永济渠沿线唯一的大型转运粮仓。


从明清两代皇家粮仓北京南新仓,元大都外围最大的漕运仓储基地天津十四仓,到唐代“天下第一大粮仓”河南洛阳含嘉仓、回洛仓,到清代最大储粮库淮安丰济仓,再到宋元明大型衙署仓储宁波永丰仓……大运河沿岸16座粮仓,是隋唐以降南北漕运发达的见证。


展馆内,隋炀帝的牙齿被搁在放大镜前,凑上去一看,白白的牙釉质左侧有个针尖大小的孔洞,围观的小观众被家长教育,“看见了吧?不能吃太多甜食,否则,你的牙齿就像隋炀帝一样,变蛀牙了!”


蛀牙对面,还有一件金光闪闪的展品——萧后钿钗礼冠(复原件)。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扬州被宇文化及缢杀。隋炀帝死后,他的墓地一直成谜,直到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工地被意外发现。


根据萧后墓(隋炀帝愍皇后萧氏,与隋炀帝合葬)出土钿钗礼冠制作的复原件,造型典雅华贵,上有13颗花树,使用了黄金、汉白玉、珍珠、玻璃等10种材料,制作工艺涉及鎏金、贴金、髹漆等12类,名副其实的珠光宝气。透过玻璃橱窗,也能遥想当年萧后戴上礼冠时的卓绝风姿。


      见证

      

      北瓷南传、链接海上丝绸之路

      

大运河极大便利了瓷器、食盐等货物的运输。江苏苏州元和塘古窑烧制的“金砖”在明清两代由大运河运送进紫禁城,成为御用墁地物料。江苏盐城东台缪杭等百余处盐业遗迹,揭示出两淮盐业与大运河共兴共荣。


从华北到江南,不同文化因大运河相互辉映。展品中,有一盘元代围棋,出自安徽淮北烈山窑,上布19颗棋子,不知是否是古时“未解之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即有记载。宋徽宗曾言:“忘忧清乐在枰棋”,围棋子也称为“忘忧”。宋代,陶瓷成为围棋子的主流材料。展陈的围棋子黑白分明、扁平圆润,说明当时素烧棋子的生产技术相当成熟。


烈山窑烧造于宋元,其产品受到河北定窑、北方最大民窑体系磁州窑、河南巩县窑的技术影响,为古代瓷业“北瓷南传”传播路线提供了重要证据;生产的宋三彩和大型琉璃建筑构件,或通过运河直接供应北宋皇宫。


展馆内,右侧墙体镶有8个孔洞,将手指伸进孔洞,触摸磁州窑、定窑、当阳峪窑、景德镇窑、越窑、邢窑、龙泉窑、长沙窑等古代名窑出产的瓷器,或光滑、或生涩的手感,带来穿越时光的奇妙体验。


除了“北瓷南传”,大运河链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极大繁荣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展馆左侧,“独占一方”的唐代青花花卉纹盘,由巩县窑烧造,釉料来自西亚地区。


碗底有“国”字、碗身有“清”字的宋代青白釉墨书款刻花碗,出土于江苏如东县掘港国清寺遗址。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影响最大的日本第十三批遣唐使团弃海登陆的第一站就是掘港国清寺,驻留休整长达半月之久。掘港国清寺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见证地。


最后一个展柜中,出土于江苏张家港市黄泗浦遗址的唐代白釉绿彩大盆,柔和淡雅,宛如荷叶,见之忘“暑”。在“黑石号”唐代沉船中,有出水相似的白釉绿彩大盆,说明这类白釉绿彩瓷器是远销海外的出口货。


黄泗浦,唐宋时期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港口集镇,唐代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从此启航。遗址出土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窑口的瓷器,见证了千年前黄泗浦“出江大口”的盛况。


全展最末一个展品是晚唐-五代越窑青釉花口碗,出自浙江宁波明州罗城遗址(望京门段)。明州罗城望京门不仅连接进入宁波的水陆官道,更见证了无数外国人由此开启访华的旅程。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为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的宁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考古力证。


240余件(套)展品中,小观众喜欢东汉绿釉庖厨俑的笑容可掬、唐朝鎏金铜龙的栩栩如生,有美妇惊叹于唐三彩马毬女俑的英姿飒爽、北宋青釉苹果形盖罐的可爱,有男士偏爱东周虎形铜牌饰的粗犷、唐代菱花形打马球图铜镜的灵动……


“我们联合大运河沿线8省(市)20余家文博考古单位推出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致敬申遗成功十周年的同时,也是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力争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大运河。”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运载千秋”策展人郑晶如是说。


出展馆,要穿过一面镜墙:镜子里,百余件大运河文物和考古工具的剪影,重重叠叠;镜子外,参观者如流水般走过,众生万象映入镜中,前世与今朝的故事在此交融。


大运河是水路,千里碧波,运载千秋;大运河是文路,绵延赓续,生生不息。


      专家访谈

      

      让更多人感受到大运河之美

      

      访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


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了邗沟,自此,大运河流淌进千年文脉中。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未来,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记者采访了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请他介绍“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建设”的相关思考。


文汇报:您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进入到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重点抓手的实施阶段。目前,除了扬州运河三湾公园,北方还有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河北沧州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河南洛阳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不是越多越好?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旅市场开发需注意什么?


黄杰:首先要强调的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是单纯兴建高楼大厦的硬件工程,它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是国家文化标识,代表国家文化形象,不是靠数量取胜。就好比,一所好大学,靠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所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当依托于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重大考古遗址、遗存,并聚焦当地文化特色,把钱花在刀刃上,将高水平、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至于大运河文旅融合问题,大运河绵延3200公里,做全线的旅游开发,不切实际。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超大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成功的可能就是几个重要节点。中国大运河文旅开发,或可挑选几个节点重点投入,如通州段、台儿庄段、淮扬段、无锡段、余杭段,基础条件可以,文旅融合做得不错。


文汇报:您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目标,是让大运河成为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对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没有一个先后之分?


黄杰:毫无疑问,针对大运河的保护应当放在第一位。大运河保护既有文化遗产保护,也涉及运河生态保护,要确立并严格执行大运河文化带“三线一单”制度,即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以及产业和人类活动负面清单,将大运河保护与民生工程相结合。


以扬州三湾为例,大运河申遗之前,水体污染、环境恶劣。申遗成功后,经过“九龙合一”的整体性整治,公园、绿地、博物馆、24小时城市书房全部上马。现在,水清岸绿,周边文旅产业兴旺,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古运河真正成了周边老百姓的致富河、幸福河。


大运河沿线集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多项。大运河非遗的传承和利用,涉及3个方面。首先,产品层面,做好大运河文创产品开发,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产品相融合,既要实用,又要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这样买单的人自然多,产品的文化价值得以实现。其次,产业层面,发扬健康的产业文化生态,例如,大运河衍生出来的商业文化中,“童叟无欺”契约精神仍是现代社会认可的文化价值。最后,宏观层面,由政府主导、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起到增强文化自信,转化成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的作用。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放3年多,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持续出圈,靠的不仅仅是高科技打造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乘“数字运河船”5分钟看尽大运河17城,街肆印象再现古代运河人的一天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各式文物展览展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更多人感受到大运河的历史底蕴和人文之美。

(本文图片均付鑫鑫摄)

【责任编辑:李丹萍】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43

起个大早去看人间烟火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9:27:33

历经700年的理想都城 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中国青年报2024-08-02 06:25:33

10后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2024-08-01 08:50:26

彭明瀚:把海昏侯博物馆建到考古现场去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6:38:08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7:50:27

建盏为什么和宋代茶文化最般配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8:28:21

“三辞桂冠”的季羡林 中国学问家的典范

中国青年报2024-07-26 09:34:54

直播时代,读书别丢掉自我发现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26 0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