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观
如何纪念一只“蝴蝶”
我没见过那个孩子,但刻在他基因里的苦难,一直刻在我心上。
去年,通过本报报道,我得知,他患有一种遗传性的罕见病,衣服摩擦、气温变化都会让他的皮肤起疱、溃烂。
——他是一阵风都能吹疼的孩子!
这个孩子叫小泽,当时12岁,读四年级,是个留守儿童。在他的家乡江西高安华林山镇,朱家村教学点只有他一个学生,教师也是唯一的。李新江克服了最初看到小泽的不适感,教他认“等腰三角形”,念“醉里吴音相媚好”。小泽身上的水疱破了,疼得哭,他就停下来等奶奶给孩子上药,然后接着上课。这名教师能发现孩子学业上的进步,也鼓励他做“无赖小儿”,保持自由和天真。
李新江的存在,是这个故事的止痛药。他像一股上升的热气流,轻轻托着脆弱的蝴蝶。我们希望读者看见教师李新江的付出,更希望小泽能得到帮助。
至少是,少疼一点。
报道刊发后,真的有机构找来,有给李新江奖励现金的,有去看望小泽、联系就医购药的。几个月后,李新江调去镇上的中心小学教书,小泽也升五年级了,他显然转不了学,李新江就每周来朱家村两三次,“送课下乡”。
这一年多以来,我们又做过一些针对“罕见病”的报道,有“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蔡磊,有带“泡泡宝贝”旅行的妈妈,有全国两会时为药物研发创新和医保制度改革奔走呼吁的代表委员。事实上我们一直关注这个群体,记录过一个人打开“折叠”的人生,一群家长给孩子找药,一个“瓷娃娃”做公益帮助其他患者,一些随时会陷入睡眠的年轻人努力生活,一个女儿全力守护渐渐“冷冻”的父亲。我们坚信,命运抽签是残忍的小概率,全社会的努力则应该大概率兜住他们。
落在个体头上的苦难太具体了,它是小泽皮肤上的每一处伤痕。生命也太具体了,让人舍不得这个孩子,他聪慧、理解力强,成熟得像个小大人儿,他忍着咽喉的疼念诗,坚持每天去学校上课,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不能出门,渴望养一只小兔子。
几天前,记录小泽故事的作者发信息给我,说“蝴蝶宝贝”走了。
我难过而惭愧,新闻和生活都是湍流,我对那个孩子的关心,微小得不值一提。但此刻我想纪念他,我相信,旷野中一只蝴蝶微弱的振翅,也会带来影响。
纪念一只“蝴蝶”,不需要回溯悲惨,我们能做的事很多。
比如不要歧视,花一分钟检索信息,就能知道1型神经纤维瘤病“不传染”,别躲避那些带着瘤体迎向世界的“泡泡宝贝”;比如公平相待,确保他们在受教育和就业方面不陷入困境;比如政府资助罕见病药物研发,让企业自主定价,保障科研投入和企业投资;比如降低误诊漏诊率,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遴选324家医院组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北京协和医院建立国家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平台,缩短患者平均确诊时间;比如将更多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医保支付与商业保险结合,为患者减轻医药费负担;比如全世界科研工作者、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更多携手,共享医疗资源、鼓励专家交流、推动科研合作、促进药物研发和供应,疾病无国界打击人类,医学成果也可以无国界“还手”;比如政府救助兜底,实现“公平正义”。
在中国,已有超80种罕见病用药进入医保;国家罕见病登记注册系统上线;提高罕见病规范诊断和治疗率写入新版国家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成立。不久前,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北京市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为支持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拟建立“白名单”制度,优化“一次通关多次出区使用”进口程序,提出“罕见病临床急需药品通关无需进行进口检验”——让“人等药”转向“药等人”。
我们也需要看到,针对罕见病,疾病诊疗、药品研发、医疗保障、跨国合作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纪念一只“蝴蝶”,是“系统”工程,要为蝴蝶遮风,四面八方都需要蓄积力量。如果蔡磊一个人就是一座集合多方力量的堡垒,那么更多的人,会让堡垒连绵成城。
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其中95%的罕见病无有效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临床上病例少、经验少,患者被称为“医学孤儿”。
有人说,一个罕见病患者,至少承担了9999人的患病风险。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不该是“孤儿”。
小泽不疼了。我没见过他,但我会记得他,记得蝴蝶脆弱的翅膀,背着千万人的风险,这让我很想为它的同类,努力一次。
(延伸阅读 《“蝴蝶宝贝”的山村“私教课”》作者 左橙 中国青年报2023年4月2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