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滑坡来袭前成功预警 湖北秭归3名“预警者”获颁千元奖励

作者: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7月24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最近,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因为赶在滑坡来袭前发现险情、发出预警,助力周边210名乡亲及时转移脱险,张家红、向琼、乔能浮3位村民分别获得县政府1000元现金奖励。

55岁的张家红,家住沙镇溪镇三星店村二组。这里属于长江支流边的橘园坡地,地质情况较为复杂,自然资源部门在此设置有地质灾害监测站。近十年里,党员张家红一直担任这处监测站的监测员。

今年7月以来,秭归县连降暴雨。按照镇防汛办要求,张家红每天在家附近巡防,查看是否存在险情隐患。

7月9日下午,当地雨势渐大,17时,张家红的手机上收到了县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他开始警觉起来,冒雨出门巡查。

19时,手机里传来暴雨红色预警,张家红加快了巡查的脚步。他注意到,路边1米宽的防洪沟里水流奔涌,翻滚至路面,公路上的股股流水很快淹没脚踝、漫过小腿,同时,路面出现了裂缝,路基内还传来沉闷的崩裂声。“坡体可能发生位移!”张家红当即给村党总支书记刘德郡打电话报告,同时,边张罗附近的人家赶紧撤离,边清理道路淤堵。

沙镇溪镇党政负责人、村“两委”负责人及防汛工作人员当即赶至现场。“大家迅速从屋里出来!要挪到别处去!按照以前演练的安排,先去各个安全点!”按照镇防汛办指令,张家红和大家一起,边敲锣边帮助村民们紧急转移。

此前,政府部门多次在这里开展过应急疏散演练,最近的一次就在今年3月。约两个小时后,当地74户206位居民全部从家中撤出。其中,84人安置在镇中心小学,122人投亲靠友。

气象部门的统计信息显示,当晚沙镇溪站3小时降水量打破该站历史极值,达到143.1毫米。

受暴雨影响,当天23时左右,当地一处坡地土层发生滑动变形,大大小小的石块和树枝不规则地散落。沙镇溪镇政府迅速封闭道路,封控危险区,并安排专人值守,秭归县启动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第二天(7月10日)11时,相关区域发生二次剧烈形变。山头滑坡体下滑20米,瞬间冲入道路,造成342米道路、水沟坍塌,部分房屋损毁,橘园倾覆。据专家测算,山体变形范围面积约4.58万平方米,体积约22.9万立方米。

滑坡现场。受访者供图

滑坡造成公路断裂,房屋损毁。受访者供图

因为张家红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吹哨”预警,受到滑坡威胁的村民们全部得以及时撤出,没有人员伤亡。

受连日暴雨影响,7月17日上午,在距离三星店村约70公里的归州镇贾家店村一组,危险渐渐袭来。

当天5时30分,57岁的村医乔能浮骑着摩托车前往自家地里除草。7时40分许,结束劳动的他准备返回、然后去上班。还没走到橙园山腰的水泥路上,他注意到水泥路面开裂了,“断成了一截截的,翘起来了”,橙子树林也传来树根断裂的声音!

乔能浮立即放声呼喊,让其他几名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赶快撤离现场。顾不上摩托车,他手脚并用往旁边转移,待到达安全地点,喘了口气便马上掏出手机,给村党支部书记彭业成打电话报告情况。

几乎同时,同样在这块地里修水管的村水管员向琼也发现了地面异常。他随即将自己驾驶的面包车横在路中央,边迅速打开双闪提醒后车注意,边打电话上报村委会。

贾家店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赶来现场,当即实施广播提醒、入户排查、现场封控等防范措施。

这次滑坡,导致一条村级公路和部分橙园损毁。由于乔能浮、向琼及时发现险情、发出预警,在这块橙园劳作的4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三星店村与贾家店村灾情发生后,秭归县领导和地质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7月23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获悉,经专家探勘,目前两处滑坡山体已趋于稳定,当地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开展。

秭归县地质灾害点多易发。截至2023年年底,全县查明地质灾害点1195处。多年来,秭归县委、县政府通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实施群测群防、专家指导、科技支撑、应急演练等措施,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

2023年9月,《秭归县地质灾害成功预警(避险)奖励暂行办法》颁布。办法明确规定,对于及时发现并上报地质灾害隐患,或者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采取有效避险措施,成功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群众,将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

张家红、向琼、乔能浮是该县首批获得“预警者”奖励的村民。“从小在这块地方长大,这里是大家共同的家园,眼看灾情要来了,换作谁都会马上通知大家撤离。”张家红说。

【责任编辑:宁迪】

数字化揭开长城神秘面纱|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23 08:15:49

文化产业专家:年轻一代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生活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12 14:46:57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16 19:18:40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让文化创意走入生活

中国青年报2024-07-16 06:52:41

青年过上“国潮生活”

中国青年报2024-07-16 06:53:53

民族歌剧《彝红》10周年,95%演员来自凉山本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15 16:41:49

把长城“搬”进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9: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