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落凡尘》能否担起“国漫当燃”的期待

作者:臧韵杰 王彦 来源:文汇报2024年07月16日

本报见习记者 臧韵杰 记者 王彦


B站开分9.6、豆瓣开分7.7,动画电影《落凡尘》是2024年暑期档迄今网络评分的高排位作品。相对口碑,影片的票房表现显得平淡不少,上映4天不足2000万元。一时间,“国漫当燃”的期待、“《落凡尘》需要更多‘自来水’”的呼唤随之而来。


这些年,国产动画电影整体表现向好。尤其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点燃暑期档以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长安三万里》等,夏天的影院常常见证国产动画电影大胆创新、国漫与年轻人双向奔赴。也是从彼时起,“国漫崛起”“国漫当燃”成为Z世代崇尚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表征之一,刻在了年轻一代的文化基因里。


正因此,如今《落凡尘》市场占比有限,也许对于一直承担“当燃”“崛起”的国漫而言,是个重新审视的契机——拥有Z世代“天然”宠爱的国产动画电影,真的能担起“国漫崛起”“国漫当燃”的期待吗?


      从学院到院线,生力军为国漫注入新活力

      

《落凡尘》的缘起得追溯到6年前。当时,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钟鼎带领毕业生团队创作动画短片《落凡尘》,经一年时间制作完成,作品于2020年上线B站。7分钟的短片呈现了二十八星宿神话元素、一个由织布构成的东方美学世界、一段负责“放星星”的神仙与顽皮妹妹的兄妹情,取自神话传说并具有原创性的故事题材、创新性的动画美学探索、有趣味的情感互动等,很快俘获一众年轻拥趸,迅速成为千万级播放量的爆款。网友不仅以“最强毕设”不吝赞美,还纷纷在弹幕上呼吁“求拍电影”。

电影《落凡尘》海报。视觉中国供图

现在,当年的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成功进化为院线长片。在承接短片世界观的同时,电影版《落凡尘》为故事填充更多血肉,以织女后人金风为主角,讲述了他为替母赎罪而下凡收服星宿的冒险历程。在此过程中,金风与一心想上神界寻母的人间少女小凡意外结盟,人神相伴共同揭开小凡身世之谜、织女罪案的真相。


对于动画电影爱好者而言,这还是大家头一回在大银幕上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和星宿神话而沉醉。但对国产动画电影,《落凡尘》的意义或许更特殊。这些年,在光线彩条屋、追光动画、华强方特等持续深耕国漫的努力下,国产动画大电影发掘并锤炼了一批创作者。大厂牌仍持续输出,从学院走入院线的《落凡尘》让国漫拥有了新的话题开启者。这背后,不仅是生力军为中国数字动画产业注入新活力,也是动画电影打通学、研、产、投路径的成功案例。


      故事新编,国漫还需精进“美则美矣”之后的课题


从丰富的中国神话及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灵感、寻找素材,这已是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显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等无不是古典名著与传统神话的故事新编。


《落凡尘》跳出了“西游记”与“封神”两大IP宇宙,它独辟蹊径地以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蓝本,加以四象二十八星宿等传统元素,打造出新奇的世界观。但和此前的“故事新编”国漫相比,它所面临的课题依然是相似的:今天的国漫更应注重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审美旨趣和技术条件出发,厚植中国风格的文化内涵,更好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层面,《落凡尘》有突破也有遗憾。


影片在三维动画技术基础上,穿插了两段二维动画:一段融入皮影、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快速精炼地概括了兄妹收服星宿的过程;另一段以岩彩风格展现牛郎织女相知相爱的过往,回忆的梦幻感与时间的流动感尽在此中。创作者还用不同画风区分片中的神界与人界。淡雅素调的神界高冷严肃,神仙傲慢自大;暖色调的人间生机勃勃,富有烟火气。巧妙的视听设计可谓这些年国漫技术进步的一个注脚。


从画风到故事,《落凡尘》都意在打造一个比神界更令人向往的以情感连接的人间。“感情是凡人的法术,你永远不懂凡人的法术有多强。”这句对白堪称片中题眼,天地之间,情牵一线。比如,作为故事主角的母亲,织女并不如传说中那样为私情下凡,而是为了拯救人界、放出星宿,终因保护家人而殒命。最后,当金风和玉露一相逢,用他们在人间感受到的“情感”弥合人神之间的距离,他们和母亲一样站在了“人”的阵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短片起步,《落凡尘》的优势在于打开恢弘世界观的同时,故事足够纯粹,情感足够朴实。但从7分钟到118分钟大电影,想象力的驰骋、文本逻辑的周密往往决定着故事品质的上限。遗憾的是,如网友犀利的概括“前半段讲沉香寻母,后半段女娲补天,织女后代的攻击技能跟蜘蛛侠巨像”,片中的部分剧情走向“似曾相识”。而战神救金风的动机、男主在天庭上的人际关系、争抢同门的卷轴不会被问责等设定,更在逻辑层面缺少自洽的闭环。


事实上,视听强于叙事并非《落凡尘》一家之憾。对不少故事新编的国产动画电影而言,“美则美矣”之后该如何精进故事,这仍然是个问题。

【责任编辑:李丹萍】

民族歌剧《彝红》10周年,95%演员来自凉山本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15 16:41:49

把长城“搬”进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9:47:18

马王堆里有没有神仙 考古手记藏着家族记忆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9:47:22

古文字在博物馆是怎么“活起来”的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6:36:18

这些年轻人在海南传承非遗|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9:47:20

江西樟树发布青年发展型城市宣传片《“青”听樟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09 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