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遏制暴力催收,要多一些源头之治

作者:朱昌俊 来源:光明网2024年07月15日

“这两天,他们(催收人)一直给我打电话,给我家人和朋友打电话,我吓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今年26岁的刘女士说起最近的经历,语气中难掩慌乱。原因是她没有按期向一家网贷平台还款——刘女士此前向该平台借了一笔贷款,每月24日需要还款三千一百多元,期限是12个月,6月25日,她仅逾期一天,就遇到了暴力催收。据报道,近年来,网贷平台的借款人由于未及时还款,其通讯录联系人遭遇“狂轰滥炸式”骚扰的现象频繁发生,甚至有当事人遭遇威胁恐吓等经历,合法权益遭到严重侵犯。

类似的暴力催收现象,近些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的治理举措也在不断出台。如2017年实施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2018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2024年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等,均提出严禁对消费者进行暴力催收。但就现实来看,这带来的实际效果有限,相关的暴力催收乱象依然客观存在。

究其原因,除了对电话骚扰这类“软性”暴力催收没有强力惩治之外,或也与相关行为的普遍性有着重要联系。根据2019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在中国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6.6%,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据此,近些年社会中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群体:以贷养贷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而他们,正是暴力催收的主要对象。

可以说,要在根本上遏制网络信贷中的暴力催收,不能只是就现象论现象,而是要回溯源头问题。年轻人被卷入网贷漩涡,除了财商不足、风险意识不够之外,实际也与网贷本身的不规范有关。如一些网贷平台利用专业知识不对称,通过设置多样的利率名称,如基础利率、放款利率、罚息利率等来掩盖可能的高利率费用,这不仅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让更多年轻人在缺乏足够信息判断的情况下踏入了高利息贷款的陷阱之中。而在贷款过程中,不少网贷平台又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如或明或暗地获取了贷款者的手机通讯录信息,这也就为暴力催收埋下了隐患。

很大程度上说,暴力催收等乱象其实是非规范的网贷模式播下的“畸形种子”之一。如果这种网贷生态不改变,暴力催收自然也就难以得到根治。所以,治理上还是得回到源头问题上来——打造一个健康的网络金融借贷环境。比如,规范借贷平台,减少其利用信息差误导金融消费者的行为。再比如,进一步规范借贷平台的资质。其中,重点排查小贷公司在其运营的App里将用户导流至无资质第三方贷款机构的情况。这样的源头治理,很有必要。

如果说,规范网贷平台是要杜绝一些本身就容易造成贷款者“逾期”还款的金融消费陷阱,是从源头为暴力催收等乱象关上“后门”,那么,针对当代年轻人的正常贷款需求,适度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则是必要的“开正门”之举。如有学者就建议,应该健全行业风险防控机制,积极为年轻人提供定制化、规范化、安全放心、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真正有需求的年轻人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毕竟,现实中不少年轻人之所以“优先”选择本就存在更大风险的网贷平台,与获取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资源不足有着直接关系。而一些网贷平台,实际上正是利用了这一空子。

总之,无论是遏制暴力催收,还是拯救“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既要针对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也应该着眼长远,多措并举地培育一个健康的信贷生态环境,让金融消费者真正有条件获得更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何春中】

民族歌剧《彝红》10周年,95%演员来自凉山本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15 16:41:49

把长城“搬”进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9:47:18

马王堆里有没有神仙 考古手记藏着家族记忆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9:47:22

古文字在博物馆是怎么“活起来”的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6:36:18

这些年轻人在海南传承非遗|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07-12 09:47:20

江西樟树发布青年发展型城市宣传片《“青”听樟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7-09 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