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小青写作笔记 | 一起积累关于考古的素材,捕捉岁月埋藏的故事

作者:高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7月03日

考古学,这门揭开时间面纱的学科,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挖掘,更是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方式。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青年报》如何捕捉那些被岁月埋藏的故事!


1.文物反映当时人们的情感、信仰、审美

·古代工匠,在一琢一磨、一凿一刻、一揉一捏、一笔一画中,把龙、虎、熊、马、骆驼、猪、狗等各种动物的形象留在了历史深处;同时,也把当时的社会、社会中的人、人的情感、信仰、审美都融入了他们的匠心之作。

·“马踏飞燕”,其优美的造型,神奇的想象力,成就了它的辉煌。现在,它已成为中国旅游城市的标志。在很多城市,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跑来,从天边呼啸而过,告诉你无限的远方,有无尽的梦想与希望。

摘自:《叫醒文物里的神兽:“马踏飞燕”为啥不拍正面照》


2.传承文化和精神,考古需要“两脚踩在沙上”

考古的成果是美好的,考古的过程是艰难的。在阿勒泰高寒地区的考古工作条件恶劣,低温和积雪给发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小河墓地的发掘中,他们需要用特殊的设备和方法才能保护好脆弱的干尸和木制遗物……“每一个被发掘出的文物,都是历史的回声和文化的记忆。”王炳华说。

如今,新疆考古的条件好了,每个人都有越野车代步,无人机一放,就能对大概情况了然于胸。但王炳华觉得,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好事,但有时候仍需要“两脚踩在沙上”,才能真正实现在一线观察现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几十年的新疆考古生涯中,王炳华有一个真切的、具体的感受:新疆,是祖国的西部边陲,还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步入欧非的西大门,是与广大西部世界文明接触、联系的主要径道。在这一宏伟事业中,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群,都曾作出过不可轻估的历史贡献。

“每一个考古发现不仅是物质的揭示,更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是对中华文明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王炳华说。

摘自:《90岁考古学家王炳华:一毕业投身新疆,60年沙海求真》


3.文物也可以“调皮可爱”

·你见过“马踏飞燕”的正面照吗?两千多年前的看门狗是什么样的?用“老虎”做尿壶,考虑过老虎的感受吗?《动物不凶猛——叫醒文物里的神兽》从文物上的各种动物入手,有时讲解动物的趣事,有时还原真实的历史,有时解读器物的功用,有时描述作者的感悟。

·甘肃省博物馆的青铜“马踏飞燕”,是镇馆之宝。这件文物出土于甘肃武威的东汉将军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雷台汉墓。

“马踏飞燕”,从侧面看,真是一匹雄健、灵动的骏马,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完美,腾空而起的四足、脚下回望的鸟儿,仿佛在看,那匹马有没有追上我呀?

这么完美的一匹骏马,当你慢慢绕到前面时,却是“三观尽毁”——你确定要成为这样的天马吗?这马如果不是来搞笑的,那就一定是内心住着一个顽皮的小孩。只见它侧歪着头,瞪着大眼,估计一半是白眼仁儿,张嘴大笑,露出一口雪白的大牙,仿佛得意地对脚下的鸟儿说:嘿嘿,受我一脚!

·在今天的博物馆里,不管是威风凛凛的青铜虎子,还是调皮可爱的陶瓷虎子,它们静卧于一隅,等你走近,再近,深吸一口气,叹然:还是那味儿啊——历史的味道!

摘自:《叫醒文物里的神兽:“马踏飞燕”为啥不拍正面照》


4. 文物的生命脉络

·多数学者认为良渚文化的玉琮是通神的法器,表现了良渚人的宇宙观,具体的认识和解读又因人而异。这种器型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隐时现,绵延不绝,从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到明代的蓍草瓶,似乎又有一种隐藏的脉络将它们相连,让人不得不思考民间知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玉琮是中国古代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器物,现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对它的解读有不同的角度。既有对它最初使用本义的探讨,如良渚玉琮的原始含义、其与齐家文化玉琮的联系和区别;又有它作为“古物”之后的存在方式与意义,如是花瓶还是蓍草瓶?还有琮进入博物馆、成为“藏品”之后,我们对它的阐释;更有琮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在今天设计的建筑、装饰、生活用品上的重构。

人的生命有多种解读,物的生命也有多种解读。

摘自:《琮的生命,从良渚到现代》

【责任编辑:杨月,周伟】

当簪花成“网红”,别错过非遗的文化内核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41:15

藏在群山里的国宝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39:58

打破大数据禁锢,“打听式旅游”何以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41:45

青年范儿·文化场|叫醒文物里的神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18 10:52:42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17 14:25:39

原创歌曲《老屋下的山丘》感恩父亲的付出与奉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16 11: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