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堂 >正文

小青写作笔记 | 去博物馆的意义,这些文字给你答案

作者:杨月 高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6月21日

暑期将至!准备好你的博物馆路线了吗?博物馆是年轻人每到一座城市的重要打卡点之一。在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以及陕西、河南等历史文化大省的博物馆,一个新展的开幕,常常掀起一轮热议话题,成为一种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货币”。来看看《中国青年报》如何讲述博物馆有关的故事吧。


体验感——见人、见物、见生活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日前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年轻人。有人手持印有博物馆地图和各个展区介绍的小册子,每到一处展厅,便迫不及待地寻找盖章点;有人身着华服,漫步在利用书法纱布布置的景色中;有人在碑石馆中,沉浸式体验拓印瓦当,感受岁月更替……这场由大学生独立策划筹办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还吸引了众多校外游客慕名前来。

摘自:《思政教育需要借鉴吸收美育的育人方式》


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动词,常用的是“参观”。因为两者最初的关系是单向的,博物馆收藏展示藏品,观众隔着展柜玻璃,或者隔离绳来观看。但这种传统的关系正在被打破,体验正成为年轻人对博物馆的需求与期待。尤其当博物馆开始承载非物质遗产,就更需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也有助于博物馆更有效地发挥教育功能。

体验性可以来自活态展陈,也可以是让观众亲自“下手”。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就是一个“戏”多的典型:在“非遗剧场”,南音、高甲戏、木偶戏,演出不断;十几个小工坊,每逢节假日,观众们可以跟随传承人,体验木雕、花灯、纸扎等非遗课程。

摘自:《小众博物馆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


交互感——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故宫博物院曾提出故宫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如今,除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还建立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福建厦门也建立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走出“馆舍”,不仅意味着奔赴“远方”,还包括关心“附近”。博物馆对其所在的社区和居民而言,是一个身边的朋友,而有时候,博物馆能创造一个新的社区。

摘自:《小众博物馆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


中国地质博物馆三层,《恐龙的“蛋”生》展厅门口,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恐龙蛋”模型,蛋壳顶部有一个碎裂的洞。几乎每个游客走到这里,都会钻进蛋壳探出脑袋留下一张可爱的“破蛋照”。

现场,一名教师带着一群小学生观展,进门后,孩子们非常兴奋地冲向投影区,观看关于恐龙诞生的科普动画片。

摘自:《科普展“破圈” 博物馆“升级”》


共鸣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年轻人爱上逛博物馆,不是新鲜事;更有意思的是,每个中国人在逛历史类博物馆时,都会有一种心态——我看到的是我们的“老祖宗”。

这有什么特别的吗?当然!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今天的中国人依然可以把千年前的成语和诗词作为日常用语,现代生活中的种种习惯都能在数千年前找到源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摘自:《汉字的“梗”就是中国人的“通用密码”》


1925年,梁启超收到在宾大留学的儿子梁思成的来信,得知昭陵六骏中的“两骏”流落到了美国,十分震惊。2021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在回忆录中写道:“妈妈告诉我,那时她和爹爹还有陈植伯伯,他们三人会一起长久地站在昭陵石马像前,就默默无语,谁也不说一句话。”

站在昭陵两骏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都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民族之痛,那是一幅令人伤感的画面。“那种感受,我曾经亲身经历过。”霍宏伟说。

望长安,望见故土,也照见历史。对于昭陵两骏,以及更多流散海外文物的未来,霍宏伟充满期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摘自:《<望长安>:为流散海外文物铺一条回家的路》


今天,无论考古工作还是世界遗产,都不仅仅着眼古代。今天的现实终将成为未来的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沧桑风云,理应作为“文物”和“遗产”,被发现、被保护、被看到。

摘自:《考古手铲挖出“七三一”遗迹,在文物中看到近现代中国》


【责任编辑:周伟】

当簪花成“网红”,别错过非遗的文化内核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41:15

藏在群山里的国宝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39:58

“爆火”的城市文旅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41:29

打破大数据禁锢,“打听式旅游”何以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4-06-21 06:41:45

青年范儿·文化场|叫醒文物里的神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18 10:52:42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17 14: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