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山村小学生组建摇滚乐队

作者:戴幼卿 卢画 孙慧丽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年06月16日

文/本报记者 戴幼卿 实习生 卢画 统筹/孙慧丽

近日,一支来自湖南衡阳偏远乡村小学的摇滚乐队在网上引发关注。这支乐队叫“一起”,总共8名成员,他们都是妙溪小学的学生,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组建不到一年,他们已经排练了5首曲子,曾受邀到县里表演,第一次上台紧张得不敢动的他们如今已经开始享受舞台。在音乐支教志愿者文劲的鼓励下,孩子们正在尝试写属于自己乐队的歌。

    乐队取名叫“一起”

昨日,文劲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后来到城里上中专学了乐器,打工后和朋友组建过乐队,他担任键盘手。“我从小就喜欢音乐,但自小住在湖南常德的农村,作为留守儿童,从来没有接触乐器的机会。”文劲说,“到益阳市上中专后,终于有机会接触到乐器,还遇到了一群同样热爱音乐的朋友并组建乐队。”

乐队走向正轨后,文劲在广东经营起了乐器行。2008年,“打工仔”乐队解散。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文劲在2017年选择回到爱人的家乡衡阳,仍旧继续经营乐器行。2022年上半年,文劲看到了妙溪小学招聘支教志愿者的信息,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支教梦想。这所乡村小学位于湖南省衡阳县岣嵝乡的山区,是岣嵝乡最偏僻的一所小学。

宁丹从2022年担任妙溪小学校长起,就计划招募支教志愿者开设绘画、音乐等课外课程,尽可能丰富乡村孩子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见识。两个人沟通后,文劲决定每周二从衡阳市里开车到妙溪小学,为孩子们上音乐课。

视觉中国供图

“刚开始只是教他们唱歌跳舞,后来为了让他们长长见识,我就从店里带了各种乐器,让孩子们触碰。”文劲说,后来,有很多学生写信给他,说想要学乐器,他才渐渐产生了在这所学校组乐队的想法。

为了招募乐队成员,文劲在2023年9月为高年级学生上了一堂乐队介绍课,向孩子们介绍每一样乐器的功能、作用。孩子们则根据自己的想法、喜爱来报名。最终,乐队确定了两名键盘手、两名鼓手、一名贝司手、一名吉他手和一名主唱。今年,又有一名转学生加入乐队担任主唱。乐队成员年龄多在10岁左右,最小的是9岁的成娇珑。

文劲为乐队取名叫“一起”。“这个名字有多层含义。”文劲解释,“衡阳有一家叫‘一起’的书店,是这家书店的老板和校长宁丹共同发起的课外课程活动,并招募支教志愿者。另一层含义是‘一起玩音乐、一起学习’,因为这个乐队拉近了孩子、老师和志愿者之间的距离。”

    孩子们变得更开朗自信

“这支乐队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改变。”文劲说,变化最大的是鼓手伍佳馨,“以前她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打架、发脾气,但架子鼓给了她一个合理抒发情绪的通道,乐队又推动她和队员沟通交流,现在她和同学、乐队成员的关系变得更融洽、友好了。”

同时,原本害羞内向的同学也变得更开朗了。“我以前上课发言、上台演讲都会很紧张,但和乐队成员一起演出时,有他们在身边,我们互相会交换眼神,就没那么紧张了。” 键盘手伍佳怡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和鼓手刘冠宇是兄妹,他们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和爷爷远在广东工作。

伍佳怡说,加入乐队后她每天一有空就练琴,下课后也会利用15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练习,“感觉生活有意思了很多”。

贝司手黎佳琦是伍佳怡的好朋友,她们常常在早晨还未上课时一起到“音乐教室”练习。比起伍佳怡,黎佳琦更加内向、沉默。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贝司时,她的回答是“因为很酷”。不善言辞的她刚开始练习时总是担心自己拖后腿,出错时就非常懊恼。但在文劲的鼓励下和队友的包容下,她渐渐有了勇气和信心,也开始跟大家进行眼神交流。“出错了慢慢练就好了。” 黎佳琦说。

谈到将来的愿望时,黎佳琦显得非常兴奋。“爸爸说,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好就给我买一个贝司。”和全校大多数孩子一样,她的父亲也在外地打工。全家人知道她在乐队演出后,都很骄傲和开心。

    尝试自己创作歌词

今年“六一”儿童节,“一起”乐队受邀参加衡阳县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表演了新裤子乐队的《你要跳舞吗》。“此前正式表演过两次,第一次是给赞助乐器的爱心人士表演,刚开始他们非常紧张,上台连动都不敢动。”文劲告诉北青报记者,但这次听说被县里邀请,孩子们都很兴奋。表演当天,有些孩子早上四五点就起床赶往学校。“因为他们很难得能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孩子是第一次进县城。”

面对从未见过的场面,孩子们的表现令老师和校长惊讶。“现场发挥得很好,状态也很松弛。”文劲说,他们现在已经开始能享受舞台了。

“以后一定会接着学音乐”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他们还决定,要把妙溪小学“一起”乐队传承下去,成员们都在为自己物色“接班人”。“他们把加入乐队当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所以想把自己的‘岗位’留给最要好的人。”文劲说,目前孩子们用的乐器都是爱心机构捐赠的,后续,他们打算再添置一些设备,让以后加入的成员有乐器可练习。

【责任编辑:李丹萍】

老建筑讲新故事,“活起来”后“富起来”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07

传递祝福!2024高考加油曲来了

人民日报微博2024-06-07 11:10:37

回乡备战!广东人“扒龙舟”是认真的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52

毕业旅行不设限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9:32:50

王倦:范闲像英雄,但又是一个孤独的普通人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3:56

海南五指山 非遗有看点|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20:22:16

老外粉丝“催更”的《庆余年2》牛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6 05:35:08

图知道 | 今日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09:26:28

青年范儿·文化场|下一站,横道河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3 2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