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华师大先生丨黄永林:二十年坚守,只为非遗传承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2024年06月11日

不止端午假期

今天还是2024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是非遗匠者一生的追求

是非遗学者一生的使命

在华师

也有这样一位学者

二十载深耕非遗保护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一起走进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黄永林教授

听听他与非遗的故事



非遗学者黄永林


黄永林,1958年8月,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部级重大和重点项目30多项,出版个人专著30多部、合著和主编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300多篇,曾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文化部文化创新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国家图书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等20多项国家级和部级奖励。



华师大先生

文华特稿04



桂子山麓,花木扶疏,清幽宁静。揽着和煦的春风,沿着蜿蜒的道路,一路拾级而上。环山北路,曲径通幽,几幢年代久远、石灰斑驳的三层小楼房,掩映在一片青松翠柏之中。


迎面而来的人,身材颇为消瘦,头上略带白发,脸颊鲜有皱纹,眼里透着干劲……很难令人相信,面前走来的老教授已经年近七旬。推开木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几近简陋却堆满书籍的办公室。


“过去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现在统称非遗……”甫一坐定,开口便是学术。离开家乡近半个世纪,黄永林仍是一口浓得化不开的江汉口音。饱满的记忆犹如涓涓细流,几十年的往事宛如昨日。


▲黄永林教授部分出版著作。



做学者: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从小我便爱听孟姜女这些民间故事……大学民间文学课堂讲的内容,是我过去听过却从来没想过的东西,这让我产生了极大兴趣……”出身于江汉平原乡村人家,黄永林的一生也为之流连眷恋。


自那时起,黄永林每年都要去乡野田间调研至少一个月,读书期间的足迹遍布荆楚。1986年,黄永林赶赴鄂西考察跳丧习俗。当时的交通条件相当恶劣,他硬是签下了生死状才说服船夫渡江。事后,船夫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后怕不已。黄永林却表示,“当我看到一个好选题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研究和写作的冲动。此时,便会克服一切困难把它写出来。”


读书期间,他以一篇《孟姜女传说在湖北》引起学界关注……经过20多年沉淀,黄永林开始内省,“民间文化一旦脱离大众,就没有了生命力。不能把学问做成死学问,一定要为生活、为民众、为社会服务。”


2011年,黄永林便将这一思考发表在了《光明日报》上,“生产性保护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这篇文章犹如一颗炸弹,引发了一些学界前辈的不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就应该好好保护吗?生产出来的东西还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此后,黄永林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志在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后来,我国非遗保护政策逐渐从实施“抢救工程”“重点保护”转变为“生产性保护”“活化性利用”。越来越多的非遗开始融入生活,变得好用、好看、好玩、好吃、好拍。


“前半辈子,我在研究茶壶的历史、工艺、材料等等;后半辈子,我要研究怎么让大家都用上这种茶壶。”黄永林打趣地比喻,“一辈子要做好一件事,把兴趣爱好和事业追求结合在一起。我现在所做的是我喜欢的,又是国家所需要的,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2023年12月8日,“非遗教育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黄永林教授和13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谋划策。


当老师:默默对学生好


在学生们心中,黄永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宝藏老师”,曾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一段两三百字的论文摘要,黄老师一字一句反复琢磨,带着我前后修改了八九遍”“黄老师节假日大都在办公室,让人感动敬佩到心疼”……


“黄老师衣着朴素,三餐清淡,生活从简,对学生却舍得投入。2011年,黄老师个人捐资60万元设立‘学生文化创新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青年学生。”该校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徐金龙回忆道。


“黄老师就像是一位如山海般深沉的严父,只会在背后默默地对你好。”学生生病了,黄永林会探望慰问;学生结婚了,黄永林会表达诚挚祝福;学生遇到工作困难了,黄永林会想办法帮忙解决。

对此,黄永林却讲起了自己的两位老师,“当年老师都是这样教我们做人的。一位是民间文艺家刘守华先生,埋首学问一辈子,是踏实走田野的现实主义者。另一位是现当代文学史家黄曼君先生,秉持一颗赤子之心,被称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


“其实我都这个年纪了,考虑的事情很简单,没有升职晋级的压力,也没有经济困窘的负担。按爱好做学问,凭喜欢教学生,看到学术研究被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看到学生成长得更好的时候,我觉得这也就值了。”黄永林坦言。

▲黄永林教授(左)和老师刘守华先生。


弹指一挥间,匆匆二十载,从10余名学生到近300名硕博士研究生,从几名教师到50余名专兼职教师,从几间办公室到成立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黄永林身后的学术队伍越来越庞大,有志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研究的青年学生也越来越多。


▲2023年7月9日,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举办校友会成立大会。


做事情:

我行,我能,我可以



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黄永林却过得紧张又忙碌。仅仅过去一年,黄永林就出版5部专著,发表了18篇学术论文,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和文化和旅游部重大项目各1项、省市级项目2项,可谓依旧处于学术高产期。


为什么还要如此痴迷教研呢?黄永林讲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的母亲有着中国传统农村妇女的坚韧品格,不管再苦再累也绝不会趴下。这教会我所谓人与命运的抗争,就是不断暗示自己,我行,我能,我可以。如果做得不够好,我这人会跟自己过不去。”


▲近日黄永林教授的《数字技术时代的非遗保护与经济文化发展》正式出版,点击阅读《深耕非遗保护 弘扬人文精神》。


现如今,黄永林还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至少写一千字的文章。据黄永林的夫人透露,“有时候深更半夜,他写到精妙处,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快活得活蹦乱跳,还会得意地哼上几句。”


“有一年除夕夜,他还在书斋里搞学问,到了吃团年饭的时候才出来。陪着家人吃完饭后,他一头就钻进了书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学问,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钟……”黄永林的夫人说道。


“如果说他是桂子山上第二勤奋的人,没人敢说第一。干什么事情都特别执着,甘于寂寞,潜心钻研,不达目标不罢休。”与之相识相交近四十载,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挥辉深感敬佩。


一次学生座谈会上,黄永林对此自嘲地说,“我这个人,一生都没有什么特别爱好,不打麻将也不打扑克,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不会抽烟也不怎么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和写书了。”


“这是近年思考的结果,送给你们,敬请指正。”抱着十来本书,记者临走前发现墙上还挂着一幅篆体书法——“康乐永宁”。黄永林笑着摆摆手,“这也算是一种自我鞭策,以健康快乐的身心、永恒宁觉的精神,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为人,一心一意做学问。”


▲2024年6月6日,黄永林教授(前排右四)参加端午非遗文化沙龙。



2024年是我国批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

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让我们薪火相传 代代保护

【责任编辑:曹竞】

老建筑讲新故事,“活起来”后“富起来”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07

传递祝福!2024高考加油曲来了

人民日报微博2024-06-07 11:10:37

回乡备战!广东人“扒龙舟”是认真的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52

毕业旅行不设限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9:32:50

王倦:范闲像英雄,但又是一个孤独的普通人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3:56

海南五指山 非遗有看点|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20:22:16

老外粉丝“催更”的《庆余年2》牛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6 05:35:08

图知道 | 今日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09:26:28

青年范儿·文化场|下一站,横道河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3 2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