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安徽共青团打造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品牌

“皖美青年”点亮榜样之光

作者:王海涵 王磊 侯书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6月10日

做完一天高温试验,晚上整理分析数据直至夜里1点,早上7点又起床准备测试,这样的工作强度对姜点双来说已是常态。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从事动力电池及充电系统开发工作,已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资深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狄聚青辞去广东省一家科技企业的高薪工作,来到安徽滁州一家科创企业担任技术总监。寒来暑往,他带领团队朝着人工晶体“卡脖子”难题发起冲击,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

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张晨患有先天性高度弱视,模糊的微光伴随着她的童年。但她逐渐发现自己在音乐上的天赋,考上了大学、硕士研究生,并用音乐之光来照亮视障学生的世界,让他们勇敢追梦……

一年多来,类似的安徽各领域青年挺膺担当的故事在团安徽省委“寻访身边的皖美青年”网站专题网页中展示,被广大网友反复浏览、学习。

围绕“宣传百名青年,推进百媒联动,突破千万流量”年度工作目标而打造的“寻访身边的皖美青年”,已是安徽共青团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品牌。目前,该品牌专题网页浏览量已突破228万,共计报道优秀青年195人,从刚开始的单一栏目,已逐步扩展为涵盖“典型评选”“领域先锋”“安徽省十大领域新兴产业”“我的青春在家乡”等精品分类栏目。

“‘寻访身边的皖美青年’是逐步升级的。从刚开始寻找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人物,到根据安徽特色产业,深度挖掘和宣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涌现的青年典型,再到联动全省各地市共青团网站矩阵全媒体传播,提升青年典型宣传的先进性、交互性、趣味性。”团安徽省委书记陈明生介绍,一年多来,团安徽省委系统提炼“典型评选汇总一批、各级组织推荐一批、领导班子寻访一批、重点工作培养一批、主流媒体征集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持续扩大“皖美青年”品牌影响力。

在学习各类青年典型事迹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赵军一深受启发,“从田间地头到科技前沿,从报国疆场到产业应用,这些身边的年轻人用行动建功立业、挺膺担当。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投身量子信息基础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

在“寻访身边的皖美青年”品牌打造过程中,安徽共青团一支由青年主播和专业拍摄人员组成的团队定期深入基层,寻访返乡就业、创业的青年,并制作成微视频在多平台播出,延伸形成“我的青春在家乡”子品牌。

“全国乡村振兴先锋”成为养猪大户、90后非遗传承人玩转徽墨、“全国技术能手”专注电器维修……在连续23期“我的青春在家乡”直播节目中,优秀青年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精神,引发外出青年热爱家乡、回归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共鸣。

来自安徽淮南市寿县的85后返乡创业青年孙成永放弃上海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成立生态农业公司,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带动村民就业。平日里,他很关注乡村振兴领域“皖美青年”的事迹和风采,计划和更多青年农业创业者合作、交流,为基层培养更多知农业、爱农业的年轻人才。

“寻访身边的皖美青年”曾入选2023年度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展播——网络正能量专题专栏评选。连日来,团安徽省委联合团属媒体《安徽青年报》对团省委机关各部门以及各地各单位挖掘报送的人物素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传播,动员各级团组织参与优质视频、文稿等文化产品生产,形成品牌合力。

“我们不断完善宣传机制、丰富内容供给、扩大工作成果,提升‘皖美青年’的工作覆盖面。”陈明生表示,未来还将策划开展“皖美青年上讲台”活动,邀请部分皖美青年代表作为青年宣讲力量进高校、进基层分享青春故事,展示青春风采,凝聚青春力量,让广大青年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形成思想引领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大合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侯书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素洁,孙庆玲】

老建筑讲新故事,“活起来”后“富起来”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07

传递祝福!2024高考加油曲来了

人民日报微博2024-06-07 11:10:37

回乡备战!广东人“扒龙舟”是认真的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52

毕业旅行不设限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9:32:50

王倦:范闲像英雄,但又是一个孤独的普通人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3:56

海南五指山 非遗有看点|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20:22:16

老外粉丝“催更”的《庆余年2》牛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6 05:35:08

图知道 | 今日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09:26:28

青年范儿·文化场|下一站,横道河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3 2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