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女画家行程万里绘长城

作者:魏婧 来源:北京晚报2024年06月08日

本报记者 魏婧

田凤银最近格外忙碌,长城文化节开幕,纪念“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发表40周年而策划的“万里长城 中国精神”画展,也将于6月8日在张家口展览馆开展。受主办方邀请,她精心挑选了108幅长城主题油画作品以供展出。

超过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田凤银已在25个国家办了56次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宣部用作公益广告、选为APEC国礼、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连续展播……从怀柔山区农家女孩,到蜚声国际的油画家,长城,始终是田凤银画作中当仁不让的主角,给予她无穷无尽的创作力量,也在她的画笔下呈现出千百种个性表达。

结缘

骨子里坚定的热爱

时光流转,半世纪前,在怀柔山区一座名为鱼水洞村的小村庄,小小的田凤银和伙伴们,正过着清贫却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附近的野长城,是大伙儿天然的游乐场。奔跑嬉戏躲猫猫,玩累了地上一躺,看云朵懒洋洋飘荡。刮风下雨,藏进烽火台,就是满满的安心。在田凤银最初的认知中,长城犹如家人,以宽厚胸怀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拥抱着那些调皮。

十几岁时,田凤银对绘画产生兴趣,她常常拿着小本子,记录下那些起伏的山峦、古老的城墙。而1984年,北京晚报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16岁的田凤银在课堂上听语文老师读报,真切地将“长城”与“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

“我要报考美术专业,用画笔去描绘长城!”天赋加上努力,田凤银成功考取首都师范大学美术专业。为减轻父母经济压力,她利用寒暑假画广告、画壁画,赚取生活费和颜料费。

升入大二,田凤银接触到油画。老师建议,每位同学选取自己的创作主题。

“长城!”几乎是毫不犹豫,女孩做出了决定。

话说出口,却遭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反对。“这么瘦小的姑娘,怎么驾驭得了长城题材?”要知道,小幅作品很难体现长城的雄伟壮观,一般需要画“大画”,对技法是莫大考验。而写生更是个“体力活儿”,长城多位于险峻高山,背着几十斤的画箱攀爬谈何容易?

种种困难摆在面前,老师劝,“选个别的吧,画点花花草草都行。”但女孩仍然坚持,“只有画长城,我才能体会到骨子里那种坚定的热爱。”

激励

画好长城,报答乡亲

1991年秋天,田凤银身背画具去箭扣长城写生,坐公交车到西八道河,又徒步八里地才来到长城脚下的西栅子村。她借住在一位大嫂家里,第二天清晨,大嫂专门烙了四张白面饼让她带着,画画时吃。

这段经历,田凤银后来不止一次回忆过,每次都要强调“白面饼”,是因为那会儿买白面还需要面票,大嫂把过年过节才舍得吃的白面给了她。带着这份感动,女孩拽着植被,花了四个小时爬上长城。

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正值金秋,城墙内外铺满落叶,彩色野花点缀山林。田凤银贪婪地感受着这份心旷神怡,欢喜要跃出胸膛。她急切地打开画布,忘我创作,直至天色昏暗,连画布都看不清楚了。

兴奋转为惶恐,“可不敢摸黑下山,摔下去都没人知道。”田凤银躲进一处烽火台,渐渐地又累又冷,在呜呜风声中昏睡过去。醒来时,已躺在西八道河卫生院。原来,大嫂见她深夜未归,便带人上山寻找,救下了已经晕倒的她。

危险没有让田凤银“知难而退”,反而成了一种激励。“我的第二次生命,是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给的。我能做的对乡亲们最好的报答,就是把长城画好,把家乡宣传出去。”

擦伤、摔伤、扭伤,艺术生涯中,田凤银遭遇的大小险情难以计数。尤其雨雪天,人们“猫”在家里,她一定要反其道行之。“箭扣、金山岭长城,雨后会在山里起雾,太美太美了!”谈及此处,画家眼中笑意流动,满是向往。

长年“冲上前线”,创作激情饱满,田凤银的作品大气恢宏、俊逸灵动。在2017年完工启用的田凤银长城美术馆内,悬挂着一幅《长城内外雪花飘》画作。这是她以往一次写生中突遇降雪,“不舍得”抓紧时间下山,次日“摸爬滚打”返回,断了两根肋骨换来的成果。如果静静凝视,你甚至会感觉到画面上的雪花在缓缓飘动。

交流

砖石间开出代表和平的花朵

乘着油画之舟,田凤银走出大山,又走出国门。

2005年,田凤银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人民画报》为她配发两个版面的人物报道。不久后,法国美协主席阿尔弗莱德通过中国大使馆发来邀请,称见到作品“眼前一亮”,得知她的出身,更感慨于农家孩子一路走来的不易,希望能为她在法国办画展。

此前,田凤银从未出过国,甚至猜测“是不是一种骗局?”她笑言,自己和先生分析一番,觉得“反正也没让交钱,连机票都是对方提供,就去试试看吧!”

带着精心挑选的13幅作品,田凤银踏上异国他乡。年轻的中国女油画家,以及她的长城画作,引起国际艺术界更大的轰动。“技法如何习得、为什么要画长城……”闪光灯下,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出。田凤银没有思想准备,但当她瞥到身后的长城,一种无形力量渐渐安抚了忐忑的心。她娓娓讲起,如何将中国画的山水写意技法融入油画创作,讲起自己的童年往事,讲起长城的起源是为了防御而非侵略,关口所建驿站可连接贸易往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向善、热爱和平……

就这样,田凤银带着她的画作和对长城的理解,不断前行,走进了20多个国家,画作《长城内外栗花香》还被卢浮宫收藏。

能将祖国和家乡,以艺术形式带到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田凤银无比自豪欣慰。而她更看重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画展对长城和中国也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她笔下的长城,有的雄浑壮阔,有的古老沧桑,有的则诗意唯美、恬静淡雅。一次画展中,国外友人凝视着长城上的小野花感慨,“没有战争、没有士兵的践踏,长城上才会开出代表和平的花朵。”这样的话语,令田凤银久久难忘,这正是文化交流最动人的瞬间。

传承

美丽风景民族精神

自确定以长城为创作核心,三十多年间,田凤银行程数万公里,创作了近千幅长城主题油画。对她来说,四季更迭、风霜雨雪,长城的容颜,每画每新。

写生时,田凤银常会背着画架漫步,觉得哪个位置、角度好,就将画架支起来。吸引她的,多是砖墙与光影,不少画作中,古老墙砖的灰色质地被细致刻画,传递出沧桑印记。

速写和照片,只能作为参考。回到画室,田凤银更多依靠记忆,将自己“沉浸”至当时的场景。一片云朵、一缕光线、温度和风……像背课文一样去捕捉和还原。“这种经验敏感只能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因此创作是没有止境的。”

田凤银长城美术馆的主展厅,悬挂着一幅宽2.3米,长18米的巨型油画《中华魂》。这是她花了三年时间,倾尽心血完成的画作,也可以说是一项“工程”。画面上,中国长城最东边的山海关老龙头,海鸥正振翅飞翔;最西边的嘉峪关下,蒲公英生机繁茂;作为“代表段落”的八达岭,霞光万道、熠熠生辉。当作品被挂上墙壁的那一刻,田凤银激动得哭了。

专注的热爱仍在继续,为迎接北京冬奥,田凤银创作了巨幅油画作品《万里长城 中国精神》。荣获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是300位获此荣誉的人中唯一的画家。

今年3月,田凤银还受邀参加第68届联合国妇女地位大会,发表《长城精神赋予的时代女艺术家的使命》演讲……

如今,年近六旬的她已经当了姥姥,闲下来时,还是忍不住往长城上跑。于她而言,走在空无一人的长城上,抚摸着古老城砖,心中升起的是敬畏与神圣,手边传来的是踏实和力量。“这么多年,我的生命其实已经与长城融合在一起。油画作品能保存几千年,我希望尽量记录下长城的原始样貌,不仅给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的风景,还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画作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丹萍】

老建筑讲新故事,“活起来”后“富起来”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07

传递祝福!2024高考加油曲来了

人民日报微博2024-06-07 11:10:37

回乡备战!广东人“扒龙舟”是认真的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52

毕业旅行不设限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9:32:50

王倦:范闲像英雄,但又是一个孤独的普通人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3:56

海南五指山 非遗有看点|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20:22:16

老外粉丝“催更”的《庆余年2》牛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6 05:35:08

图知道 | 今日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09:26:28

青年范儿·文化场|下一站,横道河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3 2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