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推TA上头条 | 专业第一的秘诀是?自控力+好奇心!

来源:河海大学2024年05月25日




心怀无限热爱

潜心攻克难题

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1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Journal of Hydrology》上发表论文

让我们一起走进

宗虹蓉的成长之路



宗虹蓉,大禹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校“1442工程”学员,“青马工程”学员;曾获国家奖学金、严恺奖学金、中国港湾奖学金等奖学金24项,获江苏省优秀毕业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河海大学海韵风华十杰百佳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18项,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等竞赛奖项9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优秀结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申请专利软著6项。




新视角,新超越


“我们通过建立概念模型,计算得出分层含水层河岸带淡水透镜体解析解,依据不同条件,将含水层划分为不同控制区,再利用边界条件进行联合求解,利用SEAWAT-2000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解比对并调整。最后结合利用二维砂槽实验,验证解析解有效性。”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答辩会上,宗虹蓉详细阐述着团队的项目内容和研究路线。



结合老师的建议和自身实际情况,宗虹蓉和团队成员们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围绕“分层含水层中河岸带淡水透镜体解析、数模与室内试验研究”项目展开了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的均质含水层上考虑含水层分层的情况,该课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前期积累,“这对科研新手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


实验过程中,需要扎实且灵活地运用解析推导、数值模拟、室内试验这三种水力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在实验室,宗虹蓉和团队成员们采用室内二维砂槽实验,在砂槽中平行铺置上砂,模拟含水层分层的情况,左右两侧布置淡水槽与咸水槽以分别模拟河流与地下咸水水头。“这需要全天不间断地完成六组实验,我们大概有一周的时间都在通宵值班,来实时监控实验状态。”


室内砂槽试验示意图


在宗虹蓉看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一件事,是提高自身效率的最佳办法。正如“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校训,他认为自控力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探索与挑战并存


结合大创项目和实验积累,宗虹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Hydr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freshwater lenses in stratified riparian aquifers”的研究论文。


“从准备、实验、写作到发表,也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因为是第一次用英文写作学术论文,宗虹蓉表示一开始自己的语言非常稚嫩,在与指导老师不断地沟通、反复地修改后,努力让论文一步步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


我国西北内陆旱区广布,这些地区的淡水河流也长期遭受河岸带地下水咸水入侵的侵害。而河岸带淡水透镜体的存在能够有效抑制地下咸水入侵,维系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国外河岸带淡水透镜体的解析研究大多假定含水层为均质,而在实际中,河岸带含水层往往是分层结构,这一含水层分层特性将对淡水透镜体的形态产生重大影响。


河岸淡水透镜体的概念模型:(a)均质含水层和(b)分层含水层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河岸带地下水咸水入侵的问题,宗虹蓉的研究团队通过推导分层含水层中河岸带淡水透镜体的解析解,给出透镜体位置和入河咸水流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SEAWAT-200)和室内试验,验证所推导解析解的有效性,利用解析解进一步研究实际河岸带尺度下淡水透镜体的演变机理。他们构建了考虑分层含水层的二维概念模型,突破了传统研究中对含水层均质性的假设,深入探索了分层特性对淡水透镜体形态和咸水流量的影响。


通过深入的数学分析和数值模拟,宗虹蓉所在团队成功地给出了稳态、锐界面的解析解,并对不同工况进行了分类和判别。与均质含水层的情况相比,含水层分层会导致定水头边界条件下的透镜体扩张,和定流量边界条件下的透镜体收缩。渗透系数仅比下层高渗透层低一个数量级的低渗透表层会对透镜体范围和体积产生显著影响。


解析解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图像的比较结果图


“该项研究系统总结了旱区河岸带分层含水层中的淡水透镜体分布与演变规律,揭示含水层的分层性对淡水透镜体分布及演变的影响规律,为旱区河岸带地下水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本科生能取得这样的成果,需要极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指导老师、水文水资源学院鲁春辉教授这样说道。



从积累到突破


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的是宗虹蓉大学四年来的精耕细作。他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深入思考每一个问题,力求将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他习惯于“重在过程”,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做笔记,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才能在实际运用时做到游刃有余。最终,他用勤奋和汗水浇筑出了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1的优异成绩。


“只有去实地感受过,才能体会到科研和实践融合的重要性。”去年暑假,宗虹蓉跟随学院参加长江流域科考活动,深入实地了解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科技前沿,在实践中切实体会到了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也深深感受到理论和实践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他还跟随团队参加了国际地下水会议和第七届地下水科学青年论坛,深入聆听行业前沿,与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学习,了解到解决地下水相关新技术研发等问题的迫切需求,也让宗虹蓉意识到了学科交叉与学术交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的重要性。


保持“好奇心”是宗虹蓉始终坚持的一件事。“我们需要保持对事物的热情和探索欲,始终保持奋斗状态,面对未知与挑战时,也要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宗虹蓉已直博至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继续深造学习。“感谢一路走来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术的魅力。未来,希望我能在海岸带地下水、地下水修复领域深耕下去,向着自己的科研梦想不断向前!”

【责任编辑:曹竞】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