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身先士卒,核电工程师的闪光青春

作者:乔佳新 寇自阳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25日

胡海波(右二)和他的团队在蒸汽供能现场巡检。通讯员 韩松江/摄

两年前,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全面拉开建设帷幕,有着出色专业技能和12年维修经验的胡海波正式接管该项目的总包工作,开始了自己的攻坚之路。

胡海波今年35岁,现任江苏核电设备管理处设备管理科科长,他负责的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是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全国首个核能与化工行业耦合项目,也是利用核能解决石化产业用汽需求、降低综合能耗和消除环境污染的一种新途径。

刚接手时,胡海波便惊叹项目规模之大。新建建筑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新增广场道路超过4000平方米、新增围栏超过106米。建设区南北距离约1.7千米,东西距离约1.5千米。胡海波介绍,“光是厂区综合管线工程,就长达1082米,安装范围跨度广泛,需要协调的事项数不胜数”。

说起厂房主体结构建设,胡海波比喻,“这就好比盖房子,先打地基,再浇筑地梁,然后是砌墙,要先把框架搭好”。

胡海波回忆道,2022年7月,项目处于厂房主体结构建设阶段,盛夏时节的气温高达39℃,体感温度超过42℃,给项目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主体结构施工都在房屋表层,没有遮挡,暴晒在大太阳下,持续的高温难免让人打起退堂鼓。”

为了项目的高效推进,胡海波在现场紧盯进度,清点材料、协调人手、制定应对策略、动态掌握人员状态,一项项工作迅速部署落地。哪个地方需要申请动工,他也是追问到底,直到把手续都准备妥当。他经常带领团队在施工现场忙碌到深夜。“干项目要耐得住寂寞,要狠得下心来,今天的任务今天必须完成。”

时间来到2023年3月,连云港春寒料峭,胡海波带领团队要在核电机组大修期间,完成蒸汽供能项目的相关改造。

大修,是指核电机组每运行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核电机组可以“行稳致远”。大修是和时间赛跑,要严格按照既定工期执行。这也意味着留给胡海波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机组正常运行期间,闸门井处于工作状态且充满水,无法进行作业,胡海波要趁着大修期间坑井中水抽空的空档期,带领团队完成闸门井改造、连通孔改造。

“那是争分夺秒的166个小时。”胡海波说。

2023年3月19日19时,在等待合闸的时间里,胡海波顶着冷风观察现场环境。“闸门井改造是这次蒸汽供能项目大修期间的重点工作,在大修期间完成连通孔开孔,才能保障项目后续的取水工作顺利开展。”

19时31分,闸门井闸门顺利合闸,核电机组和外部的海水分隔完成。胡海波时刻关注工作进展到哪一步。“启动水泵”,一声令下,三台抽水泵就满功率运转起来。胡海波与团队成员争分夺秒地为后续吊装、开孔工作创造条件,谁也不敢耽误以小时为单位推演出来的工期。经过9个小时不间断抽水作业,闸门井水位已下降到-10米。

20日凌晨3时,胡海波和他的团队迎来了更加困难的工作——将早前预制的钢平台吊装顺利下放至计划标高-7米的位置。

在这之前,胡海波已经多次进行沙盘推演,考虑了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即便如此,夜间起重作业光照条件、海生物附着、原结构的尺寸变化都给这次吊装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辗转腾挪”,一座30平方米的钢平台顺利吊装到既定位置。

天色渐明,8名施工人员进入闸门井内部固定钢平台作业面。短暂休整后,定位放线正式开始了,胡海波和他的团队需要在闸门井1米厚的侧墙上定位好18个开孔的位置。

“每个孔的作业范围都是提前策划推演好的,后面每一刀怎么切全靠提前找好点,因此这个定位放线非常重要。”胡海波说。放线、墙体开孔穿线、墙体切割、吊运混凝土块……一系列操作完成,已是21日中午。

新增孔洞缩孔和防腐处理也十分重要。钻孔的难度极大,每个连通孔里需要开128个孔,采用人工操作电锤的方式。受作业空间狭小的影响,钻一个孔平均需要20分钟,体力消耗较大,平均两小时就要换一拨人力。

胡海波又是第一个上,“任务重,环境条件受限,我更是要带头去干”。在胡海波带动下,团队成员也主动站出来,保持24小时劳动力不间断。最终用时36个小时,啃下了这块最难啃的骨头。

作为项目带头人,胡海波不敢有一点儿松懈,值班室的办公桌成了他短暂休息的地方,经常是没趴多久就赶紧起来看进度。团队成员说,“改造期间我们都是三班倒,胡科始终在现场盯,基本都是他带头先上”。

26日17时,闸门井连通孔改造工作比计划时间提前两小时完成。“这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整个改造时间严格控制在166个小时之内。”

大修期间,同时进行的还有电缆敷设工作。

对胡海波来说,指挥多个紧急项目统一推进已是常态。当年3月17日,胡海波拿到第一张电气工作票后,便跑向能源站厂房,他要在这次大修期间组织完成约3.2万米电缆敷设工作,为能源站厂房供电创造前期条件。

最艰难的电缆敷设任务在3月25日,当天他将组织160余人完成最长的一根电缆敷设。

800米的长度,在核电建设中并不多见,电缆规格每千米重7821公斤,粗算一下,这根电缆重达1.2万余斤。

由于厂房内廊道路曲折,电缆整盘进入并不现实,只能采用人力传递的方式进行。160余人接龙传送,20米!10米!经过6个小时不间断鏖战,电缆终于敷设到既定点。待搬运人员有序离开后,胡海波又组织人力整理了近两个小时。工作结束时,胡海波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湿。回到办公室,卸下安全帽的那一瞬,他终于松了口气。

就这样,在胡海波的身先士卒和团队成员的精诚合作下,经过将近两年的蒸汽供能项目主体作业,土建施工、工艺安装、电气安装等工作终于完成。今年4月16日,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清单”,预计6月正式供汽。

胡海波在现场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项目建成后,将为连云港石化园区提供工业蒸汽,每年可节约46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127万吨。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将有效支撑地方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胡海波在个人记录里写道:“回顾来时的路,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辛勤汗水和不懈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保持对核电事业的热情,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更加专业的技能,为核电站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乔佳新 通讯员 寇自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