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飞旋的温烙歌

“出门在外互帮父母协议”:当代青年的尽孝新方式

作者:黄丹玮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23日

黄丹玮

    在母亲节与父亲节温情交织的日子里,不少网民的心被“出门在外互帮父母协议”紧紧相连。这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自发在互联网上约定:希望我们的长辈在外窘迫无助时,都能被社会温柔以待,如果这一次你帮助了我爸妈,下一次就由我来守护你父母。

    这份看似理想化的君子之约并非虚言。倘若留心观察,或能看到,蹒跚而行的奶奶身旁,多了年轻的身影帮忙提拎重物;不知如何调节高铁座椅靠背的爷爷,在小姑娘的暖心提示下,不必一路受坐姿煎熬;曾经在医疗自助缴费机前一筹莫展的老人,也得到了热心青年的细致解答……网络上的暖视频多了起来,爱老敬老也成了年轻人心照不宣的时尚。

    这份“野生赛博协议”的火爆,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新时代流变。它既是当代年轻人爱心和担当的具象呈现,也折射出青年群体对于赡养父母的压力和焦虑。壮志凌云的游子为梦想远走他乡,怕自己无法出人头地,不能成为父母的骄傲;更怕父母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却一次又一次缺席。

    平日擦肩而过的老人,或许就是别人朝思暮想的父母,年轻人完成这份善意的接力,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自己陪伴缺位的弥补。时间跑得太快了,社会日新月异,不少年轻人能轻而易举完成的事情,却成了横亘在老人面前的大山。有网民评论称,我们坐上了时代的快船,不要忘了那些造船和托举我们上船的人,帮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何尝不是在帮自己的父母、和未来终会老去的自己。

    飞得再远再高,亲情永远都是心底最柔软的牵挂。近期,中国青年报社和保利发展控股集团共同出品的《城市生活宜居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80%的人期待和父母同城而居,超四成受访者可接受婚后与父母同住。有受访对象直言,长大后和父母在三观上有所差异,因此最理想的状态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双方又有独处的空间,也能彼此照应。

    报告表明,当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在一座城市打拼扎根后,也倾向于把父母接到一起分享喜悦。毕竟,此前已错过太多和他们相处的时光,往后不想留下更多遗憾。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子呼唤城市能帮助年轻人解决住房问题,加快实现住房落户、医保等租购同权,让暂时无法买房的人也能和跨城而来的父母,获得优良的居住权益。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2.1亿,占全国人口的15.4%。老一辈人习惯了吃苦耐劳、隐忍不言,常常报喜不报忧的他们不想给别人带来负担,总会对子女说“放心,我很好”。但手机那头的孩子,始终难辨这份“好”究竟有几分真假,又如何真正放心得下?

    这种“听得见、摸不着”的担忧,某种程度上正在跨越“彭宇案”引发的“扶与不扶”之惑,逐渐追上“事业心”,并时而凌驾于琐事之上。吾心安处,有眷为家,眷若闪失,何以为家?因此,当老龄化浪潮袭来时,解决青年群体作为子女的赡养之忧,才能助益他们安心全力投入奋斗。

    而如何帮助更多人打破“忠”于事业和“孝”于亲情的“悖论”?除了个体自发的爱心善举、个人努力拼搏让家庭团聚外,还需制度化、系统性的全方位保障。这便对一座城市的社会服务、系统建制、公共政策提出了更精细垂直的要求。

    例如,加快社区环境适老龄化改造,让老年人的居所更安全敞亮;重视城市公共场所的助老服务,让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弄明白如何操作自动化设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回应老年人对于情感依赖和社会融入的需求,丰富老龄用品和活动供给,让他们共享时代成果、乐享幸福晚年……最为重要的是,能有让银发一族和漂泊游子同城而居的方便与可能。而这一切,本身也是吸引青年的宜居要素,不仅是为了父母长辈,更是为了未来的自己。

    宜居之城,纵使千人有千面,但终归到底,要既能托得起宏愿,也能留得住温情,让年轻人告别在“家庭”和“梦想”之间艰难抉择的困境。城市建设也要追得上老龄化浪潮,让父母口中的“我很好”,不再是善意的谎言,而是幸福的宣言。

近八成受访者期待和父母同城而居——《城市生活宜居报告(2024)》发布

【责任编辑:张蕾,程璨】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

“北京cityread”圈粉年轻人:人人都是“读行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6:50:09

小满时节话蚕桑,汉服之美邀您赏|我的节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