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越来越多塞尔维亚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5月22日

本报记者 沈小晓 任 彦

在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学员正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用笔尖蘸少许墨,自下而上轻轻落笔,墨色由浓转淡……在老师指导下,哈伊纳尔卡在纸上画出了一株竹子。

今年56岁的哈伊纳尔卡是塞尔维亚兹雷尼亚宁市的一名话剧演员。自2016年开始,她每周乘坐一小时左右的大巴车,从兹雷尼亚宁市到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画。

“中国文化深深吸引着我。每次来这里上课,我都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哈伊纳尔卡告诉记者,在孔子学院参加茶艺、书法、中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由于坚持学习,哈伊纳尔卡的中国画水平进步明显,2019年经老师推荐,她在浙江农林大学举办了个人画展。“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中国之行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在表演话剧时有了更多灵感。”

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4年,由浙江农林大学和诺维萨德大学合作办学。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每年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教学活动和文化讲座,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据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秀介绍,自2012年塞尔维亚启动全国中小学普及中文项目以来,“中文热”在塞尔维亚持续升温。目前,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在塞尔维亚全国设有20个合作教学点、2所孔子课堂,分布在诺维萨德、贝尔格莱德等5个城市。“在我们的课堂上,每年有千余人次参加中文学习。”陈秀说。

诺维萨德大学的大三学生乔巴诺夫正在上茶文化课。从2022年起,乔巴诺夫就在这里学习,他告诉记者:“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我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美妙,思维和心胸也变得更加开阔。”

诺维萨德大学副理事长帕弗勒表示,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在塞尔维亚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为塞尔维亚的中文教学和塞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文化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吸引世界目光,越来越多塞尔维亚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乔尔杰维奇表示,塞尔维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塞中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孔子学院对于促进塞中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责任编辑:于璧嘉】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

“北京cityread”圈粉年轻人:人人都是“读行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6:50:09

小满时节话蚕桑,汉服之美邀您赏|我的节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