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热点聚焦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作者:张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要求。在“守正”中站稳立场,在“创新”中寻求系统变革,是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持定力:以“守正”筑牢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基

    “守正”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守正”守的是中国共产党100余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是4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发展的丰富经验。思政课建设是有基础的发展过程,是在坚实的资源基础、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之上的开创与探索,是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以“守正”筑牢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基,首先要坚守政治方向。这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战略部署与决策纲要。思政课教师要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育人机制,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

    以“守正”筑牢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基,还要恪守价值导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思政课建设与发展要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又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

    以“守正”筑牢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基,更要遵守教育规律。全面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系统掌握学生成长、认知规律、思维习惯与学习特点。这是提高教育质量,也是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增强动力:以“创新”扩展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空间

    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创新是驱动思政课建设的第一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思政课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多种文化、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日趋个性化的学生诉求以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面对思政课教学效果、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工作体系等方面的短板不足。只有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坚持创新驱动、创新引领、创新赋能,才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以“创新”扩展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空间,首先要打造新引擎。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技术效能,实现思政课建设的现代化与思政课教学的高效化。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ER(扩展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打造数字化教学矩阵。善用数字化教育工具,精准勾勒学生画像,让个性化学习、精准化讲授、智能化推送与分众化教学得以实现。全面挖掘数据资源的要素价值,形成数据驱动型育人管理评价体系。借助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课程效果的即时监测、评价反馈与跟踪问效。

    以“创新”扩展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空间,还要培育新动能。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从“量的演进”到“质的跃升”,这就需要解决好动力转换的问题,加快推进主体、客体、环体、介体构成的课程建设“生产力系统”整体优化,实现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构成的“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整体推动课程内容形式革新、手段方法升级,结构范式转换、体制机制优化。

    以“创新”扩展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空间,更要建构新机制。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前沿性探索、前瞻性布局,通过机制优化来实现系统管理,适应新挑战。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教学流程管理机制、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课程建设保障机制,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形态、教学模式、师生关系。

    激发活力:以“守正创新”开辟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新境界

    内涵式发展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更注重质而非仅仅量的增长,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强调的是深层次的系统性的变革。“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其发展的动力。守正与创新一体两面、辩证互促,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从而使得事物能够以新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这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的内在逻辑。换言之,守正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才能更好地守住思政课“本和源”。坚持守正创新,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以“守正创新”开辟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新境界,首先要搭建“传统小课堂+网络新课堂+社会大课堂”的多维育人环境。发挥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理论传授优势。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数据赋能为导向,打造“嵌入式”“沉浸式”“多模态”的网络教学场景。在实践教学中“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打破“坐而论道”,使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四个自信”更加增强。

    以“守正创新”开辟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新境界,还要建构“大思政课”的整体育人生态。建构“传播马克思主义知识,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世瞩目成就”的大内容,培育“专业技能精湛,师德师风崇高”的大先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系统化、协同化发展,实现“教-学-研”的相互促进、系统耦合。

    以“守正创新”开辟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新境界,更要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工作格局。思政课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思政课的提质增效需要多主体密切合作、多方面协同发力。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政府——企业——社会——公众”联合行动框架,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通过内涵式发展开新局、育新人需要破立并举,坚持在守正创新中保持战略定力,又立足现实之需、发展需要、学生需要,主动求新求变,激发变革的巨大动力,更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作者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生成机制研究”(23BKS076)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许革,张彦武,梅潇予,李沛然】

河道古街迎亲忙 古风婚礼正回潮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51:45

母亲节:长大后,你想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22:17

博物馆里的真心话大冒险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9:32:30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中国青年报2024-05-09 20:23:25

青年范儿·文化场|你拥有怎样的母女关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0

旅行中,当严谨的J人遇上随性的P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