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走向乡村和小城的“新旅人” 在烟火里寻找诗意

作者:陈茜 唐子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5月18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茜 实习生 唐子焱

如今,旅行博主正成为一个火热的职业,仅在小红书平台上,粉丝过万的旅行博主就超过万名,有人专注在乡村和县城中寻找“小而美”的风光。相关数据显示,#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小县城的快乐#等话题,在小红书平台上浏览量累计过亿。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在小红书上发起#青春读行侠#话题,征集博主与旅行、阅读的故事,同时发布了一条青年特色十足的City read(漫读城市)路线。从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出发,在漫读书店的路线中,有可能遇到惊喜。

参与话题讨论的小红书旅行博主中,有的不仅是“扎”在泥土中的年轻人,更是美丽乡村的创造者和讲述者。

“我想在村里写满生活的散文诗”

27岁的鲍慧是“小杭坑生态基地”账号的运营人员,是一名返乡的“新文旅人”,目前生活在浙江安吉县夏阳村。安吉县是电影《卧虎藏龙》中竹林大战的拍摄地,也是“安吉白茶”原产地,美是美,但村子老龄化严重。虽然村子里几年前搞了营地,但因为搞不懂年轻人的喜好和需求,没多少收益,反而留下一地垃圾。

之后,村里引进了公益项目,小杭坑成为乡村振兴文旅样板地。像鲍慧这样的年轻人开动脑筋,将安吉的竹子、白茶融入旅游体验中,小杭坑慢慢从之前无系统管理的情况变成了真正的生态营地。

“我的家乡被更多人看到,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集体的年收入有上百万元。”鲍慧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陆续回家开咖啡馆、超市、餐馆……整个村子突然活跃了起来。

对鲍慧而言,那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守护家乡的责任。

“破釜沉舟地去旅行,去经历”

33岁的“英子同学”是江西南昌人,在粉丝眼里的他“上山入海,看日落月升,在人间烟火里自由大笑”。他说自己立志做一名跑完“中国500个乡村”的旅行博主。

她说自己和乡村有着天然的羁绊,总能在一个个村子中重新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让她倍感幸福的是,乡村旅行给了自己一把不一样的天梯。梯子搭向的另一端,有人性的美好,也有不一样的人生。在新疆莎车县,因为拍下一户人家漂亮的大门,而被热情地邀请进家里吃饭;在浙江松阳的下雨天里,遇见了一位独自望着雨点发呆的老人,在简短的攀谈中,被她的人生智慧和哲学点亮。

英子和朋友在南昌有一个院子,叫三叶花草屋,还有一间茶室。那些想不开的生活难题,总是在一饭一餐、一笑一闹中轻松化解。英子曾在小院里组织了两年的换书活动,希望用流动的书籍和文字鼓励更多人。

关于未来,英子想开一家书店,欢迎更多人来坐坐、读书、找自己。因为知识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去理解,去感受,去治愈和滋养。希望自己老去的时候,不是只能翻出一堆漂亮照片,而是能够在想起那些“心灵奇旅”时,再次感知幸福。

“跟着文字旅行比单看风景更触动心灵”

说起自己的旅行故事,27岁的“历历山河”说,大概是想要去寻找自己的价值。

在一个个按部就班的日子里,看书成为抚慰她的良药。在书里,她看见了老舍笔下的济南,史铁生心中的地坛,迟子建书里的鄂温克族……

在跟着书本去旅行的这几年里,她看见了书中所描绘的场景,也遇见了新的故事。在云南的丙中洛,看到家家户户“夜不闭户”,才明白“桃花源”并不是武陵人的幻想;看到三八妇女节,放假的阿姨婶婶一起出来打篮球、喝酒酿,她才感受到知足常乐的简单纯粹;看到汹涌怒江上天堑变通途,对幸福生活有了更多具象的感知。

以书为向导,旅行增添了许多乐趣和温度——在高邮吃咸鸭蛋的时候,会想汪曾祺吃到自家咸鸭蛋时是什么表情;走在茶峒古镇的吊脚楼下,会好奇这段青石板路沈从文是不是也走过?在晋北看到书上的古建筑时,会震撼于它的千年不倒,讶异于先人的智慧和创造。

“读书让我对旅行的感受更加丰富”

31岁的“一只蓝鲸”在做旅行博主之前,是一名记者、主持人,一次偶然分享经历让她感受到了分享旅途的意义。

作为旅行博主,她穿着霓裳华服,找到了一座座书中的村落,学着电影《大鱼海棠》中椿的模样,穿过一座座土楼;站在山西应县木塔下,与历史对望;在新疆莎车县,与玄奘的讲经台不期而遇。

当她最开始拍摄“华服旅行”系列时,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与华服适配的地方。她会根据每个城市的历史去选择华服,如果目的地没有特别的历史背景,就会搭配低饱和度的马面裙和时尚的草帽,这样看起来既不会突兀,又保留了文化元素。

除了穿着华服走遍乡土中国,“一只蓝鲸”觉得点亮世界地图也很有必要。她曾穿着华服,在泰国和非洲部落里感受不一样的民族文化。最终发现,无论是我们还是他们,都喜欢这样带有图腾和古老纹样的服饰。

她还发现,现在的乡村和县城,年轻的游客越来越多。那些曾以为隐秘的地方,竟慢慢变成了新型宝藏旅游地。人们走在不会堵车的县城里,吃着5元一碗的凉皮,感受当地人的热情,好像那些积压心底的情绪,能够在烟火气中悄悄化解,出来走一趟,又能满血复活。

但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地方,旅行重要,读书也很重要。旅行更多的是感受当下,而书籍则是带有特定的年代烙印,透过它们,旅者可以隔空触摸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让旅行的感受更加丰富深刻。

【责任编辑:刘世昕】

河道古街迎亲忙 古风婚礼正回潮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51:45

母亲节:长大后,你想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22:17

博物馆里的真心话大冒险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9:32:30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中国青年报2024-05-09 20:23:25

青年范儿·文化场|你拥有怎样的母女关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0

旅行中,当严谨的J人遇上随性的P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