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摄影公司的新生儿信息竟是买来的

作者:范跃红 陈佩佩 来源:检察日报2024年05月17日

刚出生信息就被盗?孩子出生不久,各类婴幼儿相关的推销就接踵而至,让急需静养恢复的产妇和家人不堪其扰。近日,由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提起的李某、杭州某摄影公司、杭州某创意公司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院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公益诉讼请求,当庭判决被告李某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297332元,杭州某摄影公司、杭州某创意公司在获利范围内与李某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摄影、创意公司为何会卷入侵害个人信息案呢?原来,李某是一名儿童摄影师,长期在北京等地从事儿童摄影服务。2020年下半年,他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另案处理),对方称手中有大量的婴儿信息资源,可以帮助李某精准锁定目标客户,拓展业务,并免费向其提供了200条新生儿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出生医院、父母姓名、联系方式等。李某在验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后,便毫不犹豫地与对方开始了合作。

李某称,当时因为行业不景气,他就想到通过倒卖上述信息赚取差价,其通过社交软件查找不同儿童摄影机构的定位后上门推销,并从提供信息的条数或店家获利分成中非法牟取利益。

经调查,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2月期间,李某通过网络陆续向上家购买浙江杭州、绍兴,安徽六安,山东青岛、烟台等多地含新生儿出生及父母联系方式在内的个人信息3.6万余条,并通过直接出售、提供信息后分成等方式,将信息提供给杭州某摄影公司、杭州某创意公司等多家儿童摄影公司,非法获利总计297332元。

2023年4月,公安机关以李某等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萧山区检察院移送起诉。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

“本案侵犯的是承载在个人信息之上的公共信息安全和社会安宁,属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范畴。”承办检察官袁晓霞告诉记者,2021年11月,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了检察机关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职能,在实践中,信息处理者是否对个人信息合法、适当、正向应用是需要厘清的焦点。

被告李某在前期辩称,其使用新生儿信息的目的是向家长推销儿童摄影服务,而非用于其他非法用途。对此,袁晓霞检察官表示,从案件调查情况来看,首先,涉案公司在以前期免费拍摄等“套路”诱导家长并向其推销相关项目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次,不特定多数人的个人相关信息被泄露并在多环节被非法流转的情形,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等关联犯罪埋下隐患,个人信息安全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此外,新生儿信息泄露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情绪紧张和焦虑也是不可估量的,不仅破坏日常生活安宁,还会降低社会安全感、信任感。

今年3月26日,萧山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4月16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本案。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定被告依法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并当庭宣判。三被告均无异议。

“从案件办理情况来看,目前非法获取、买卖、使用新生儿信息已经形成了一条黑灰产业链,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的‘潜规则’。我们希望该案能够提醒相关从业者守住法律底线,通过自我规范、有序竞争,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出席庭审的萧山区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沈燕平在庭上说。


【责任编辑:何春中】

河道古街迎亲忙 古风婚礼正回潮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51:45

母亲节:长大后,你想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22:17

博物馆里的真心话大冒险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9:32:30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中国青年报2024-05-09 20:23:25

青年范儿·文化场|你拥有怎样的母女关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0

旅行中,当严谨的J人遇上随性的P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