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教育 >正文

什么样的年轻人适合当“青春养老人”

作者:魏其濛 周冠伶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13日

吕勤(中)工作中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视频 周冠伶

    什么样的年轻人适合在养老行业工作?今年3月,养老机构泰康之家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毛佳杰前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实习招聘会,发现很多本科生和硕士生对养老行业感兴趣。

    毛佳杰向记者介绍,目前有两名该校的大四学生在公司实习,担任生活管家。他们的岗位职能主要是利用专业知识,管理老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状态,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干预,“链接”康复、医疗、社工、文娱、运动、营养、后勤等照护团队成员,保障老人得到全面专业的照护。


    毛佳杰说:“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过完整且系统的教育,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与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传统养老护理员相比,他们往往更年轻、更专业、工作上手更快,未来发展的通道会更广阔。”

    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上海,已经发展出居家养老、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泰康之家·申园是一家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医养融合大型养老社区,目前有1800多人居住;有医护人员、生活管家、护理师、社工、文娱活动师、运动康复指导师、营养师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共800多名,其中1990年及之后出生的员工占比55%,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青春养老人”。

    毛佳杰坦言,当前,企业在招聘“青春养老人”时,首先看重的是应聘者对养老事业的认可度、意愿度和长期职业规划,其次才是他们的专业。“应聘者具备养老知识算是加分项,毕竟社会上专业对口的学生还是少数。近年来,我们根据岗位需求,招收了大批高职院校毕业的护理专业、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部分已经培养成为部门的业务骨干。”

    出生于1998年的吕勤来自四川,2020年从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就来到泰康之家·申园实习,目前是记忆照护区的护理主管。

    吕勤告诉记者,从高考报志愿开始,她的初心一直没有变过:“小时候我算是一个留守儿童,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的家乡医疗资源不多,连测血压、测血糖这样的事情都要去镇上的医院才能完成。所以我觉得学这个专业,首先受益的是我的家人。”而她之所以来到上海工作,也是因为了解到沿海地区的养老事业发展更加前沿,抱着学习的心态加入了这家企业。

    居住在记忆照护区的,都是患有认知症的老人,他们看到吕勤,会不断重复相同的问题,而吕勤总是耐心地微笑着回应。

    其实,几年前刚开始实习时,吕勤也有过困惑:“刚开始,每天早上来上班,都是精力满满,但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就像霜打了的茄子,疲惫不堪。当然,有时也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质疑,幸运的是,随着逐渐接受记忆照护专项培训和督导,我的心态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当我用同理心去感受老人的心理时,会思考他们重复提问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如何解决他们的需求、降低他们询问的频率,或者用陪伴和简单的言语沟通来缓解他们的焦虑,给他们安全感。这个方法非常有用,也会给我的精力‘加码’。”

    现在,经过前辈带教和工作实践,吕勤已经从行业“小白”成长为游刃有余的“青春养老人”,对事业也有了新的理解。“带教老师教会我怎样把学校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过去我只听说过‘老年痴呆症’,也不知道有这么专业的照护方式,其实更合理、不含贬义的称呼是‘认知症’。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认知症的老人也可以正常地生活、享受晚年,就是我工作最大的意义。”

    吕勤认为,自己所在的养老行业是“朝阳产业”,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她说:“虽然养老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社会认可度还不太高,有人觉得我们只是在做生活护理。我们年轻人千万不要这么想。我们还很年轻,在大学里学习了专业知识,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不认同自己的职业。”

    抱着和吕勤相近的想法,来自吉林的00后姑娘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选择了泰康之家·申园的文娱活动师岗位。在办公室,她的十几位同事基本都是95后和00后,工作氛围活泼融洽;工作之余还会一起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种青年员工活动。

    工作中,老人们每天都可选择不同的文娱活动和课程,而苏悦的工作职责就是授课,以及组织和辅助他们参与各项活动。

    苏悦告诉记者,她很喜欢这份工作,甚至超出当初的预期。“人们对于养老行业的固有思维,就是老人们在养老院里等待着被人照顾。但我来到这里之后,发现有些长辈虽然年龄大,但精力可能比我们还要旺盛。在社区里,我们和长辈们聊天、定期进行舞会等联谊活动,会被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所感染,还发现他们的思想其实很先进,跟得上这个时代。大家在一起聊天没有代沟,也不按年龄划分,处在同一个时代,就有很多话题。”

    毛佳杰向记者介绍,泰康之家的员工按岗位区分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是运动康复师、文娱活动师等岗位,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专业培养,成长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未来能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二是具备管理潜质的人员,从专员晋升到主管、经理等。“最近公司举办了一个座谈会,邀请最近三届的30名已参与发展计划的校招生参加,发现他们的职业发展基本符合预期,并愿意长期从事养老行业。”

    事实上,毛佳杰正是看中了养老行业这个“黄金赛道”,今年才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在他看来,随着市场上养老机构的数量和类型越来越多,养老行业正在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专业对口的人才。

    毛佳杰说:“我认为养老行业未来对养老相关专业本科生需求会越来越大。希望各大院校和社会上能有更多愿意从事养老行业的学生加入我们行列中,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

【责任编辑:梁国胜,谢宛霏,邱晨辉】

小满时节话蚕桑,汉服之美邀您赏|我的节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0:07:45

中国最早的麻制品成衣长什么样|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12:54:22

图知道|与400多年前的“旅行博主”一起探寻山河奥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8 17:23:55

图知道|AI一下,旅游日让大文豪加入群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11:27:41

图知道|博物馆日感受中国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8 09:35:22

河道古街迎亲忙 古风婚礼正回潮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51:45

母亲节:长大后,你想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22:17

博物馆里的真心话大冒险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9:32:30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中国青年报2024-05-09 2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