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动家 >正文

骨折高效愈合!南开院士团队研获新“神器”

来源:南开大学2024年05月11日

髋部(腹股沟部位)是躯干与腿相连接的部位,可以使躯干和腿能向前、后及侧面自主运动。由于髋部是一系列机体运动的中心,因而易潜在劳损。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预计2050年将达到650万人,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43%。尽管骨科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但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仍达2.5%~12.5%。



(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医学院院长张英泽教授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题为“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 (PFBN): A panacea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灵丹妙药)”。该项工作报道了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用于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开发提供了新范式,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等效生物力学模型分析结果与力学稳态理论的对比)


PFBN的开发,采用了张氏N三角理论提供三角支撑固定。通过发展等效生物力学模型,研究团队证明了PFBN通过调节股骨近端的局部力学环境,创造出有利于骨折术后恢复的生理性过载状态,从而显著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优于现有解决方案。该项研究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提供了变革性的思路,同时也为下一代内固定技术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张英泽院士指导采用PFBN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


该研究论文刊出后,三大国际媒体欧洲医疗网站Healthcare In Europe、美国医疗期刊Medical Xpress和美国科学新闻网EurekAlert!陆续报道该研究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


张英泽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陈伟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开大学医学院张凯旋副教授为第一作者。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南开大学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据悉,这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骨科内植物首次走向世界。PFBN目前已获6项授权专利、2项注册证,并在新加坡、阿联酋、秘鲁等全球30多个国家的1000余家医院开展应用。


【责任编辑:曹竞】

河道古街迎亲忙 古风婚礼正回潮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51:45

母亲节:长大后,你想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22:17

博物馆里的真心话大冒险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9:32:30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中国青年报2024-05-09 20:23:25

青年范儿·文化场|你拥有怎样的母女关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0

旅行中,当严谨的J人遇上随性的P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