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在盐碱地里“乘风破浪”

作者:温维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07日

盐碱地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在粮仓”,4位新农人扎根宁夏大武口,让8000亩盐碱地“重获新生”。许译 韩晨 任涛/摄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祥河村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村庄,甚至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生活有些脱节:没有24小时便利店,叫车很难,没有随叫随到的外卖,找个公厕都要走上很长一段路,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能留下接过父辈手中“锄头”的人寥寥无几。

更重要的是,村里的半数土地已经撂荒,抬眼望去,铺满盐碱结晶的土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些地连草都长不出,更别提种粮食了。”4月的一天,中化农业MAP大武口盐碱地改良团队负责人胡元峰指着白花花的盐碱地说。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盐碱地共有1.15亿亩。盐碱地作为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其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宁夏是“塞上粮仓”,“但乡亲们守着盐碱地啥都种不出来,啥都卖不上价”。喝着黄河水长大的胡元峰看着家乡的盐碱地,心里很着急。

2022年,来自先正达集团中国旗下的中化农业MAP团队与祥河村“两委”合作,由村委流转8000多亩土地并交由中化农业MAP种植,决心打造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暨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胡元峰带着团队其余3人在这里“扎下营地”,立志让8000多亩盐碱地“重获新生”。

让盐碱地破“碱”重生有多难

胡元峰是农学专业出身,很早他就知道,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关乎14亿人口的饭碗。来到这里,他更深刻认识到,为什么人们把盐碱地称为土地治理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8000余亩盐碱地相当于750多个标准足球场,4个人怎么种?毕竟,盐碱化长期以来被称为土地的“顽疾”,改良治理盐碱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胡元峰的搭档、中化农业MAP大武口盐碱地改良团队农机经理马国华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他形容那触感像是踩到了脆皮巧克力,“外酥里嫩”。

浪漫形容词的外壳下,是土地已经重度盐碱化的事实。走过盐碱化最严重的地方,大风一吹,嘴里的土都是咸的。马国华蹲下来,抓起一把土,捻了捻,眉头越皱越紧。

村里的农民们也不相信这4个“外来客”。胡元峰和同事们刚进村走访时,性子直的村民直接就说:“这地连我们老农民都没招,你们这几个小年轻能种好吗?”“你们种地的那些家伙什儿我们都没见过。”

“光说有什么用,就是要做出东西给大家看,别人才会相信你能把这事办成。”胡元峰说。时至今日,胡元峰和同事们已经来这里两年,去年成功种出了第一茬玉米。

“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2024年春耕期间,这群年轻人赶上了多场沙尘暴。向盐碱地改良大难题发起挑战是什么感受?听到这个问题,胡元峰沉吟片刻后笑着形容:“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在宁夏,改良治理盐碱地要在“水”上大做文章。

宁夏平原地下水位高,且地下水盐碱含量高,不去盐碱,庄稼难生长、难增产。改良的关键在于一句俗语“盐随水来,盐随水走”。

过去,很多地区利用大水漫灌来排盐排碱,但新时代,宁夏提出节约用水的要求。老办法不管用了,该怎么办?胡元峰和团队成员提出利用暗管排水的技术,在地下安装排水管,控制地下水位,同时利用大型农机在地面铺设滴灌带,引黄河水进行灌溉,让土壤中的盐碱度降低,通过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提升地力,优化农艺措施,改善条件,让土地达到粮食作物能生长的状态。

看起来,难题在理论上已经被巧妙化解,但胡元峰的助手、中化农业MAP大武口盐碱地改良团队助理石园回忆说:“真正的难关在后面。”

31岁的石园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几岁,“收了粮食后,冬天就能年轻一点”。他的心思全在这片土地上。

在地里,和“水”有关的工作由石园负责。8000多亩地,石园已经记不清自己走过多少遍。

2024年春耕期间,在铺设滴灌带时,他们遇上了八九级的大风天气,“路边十几米高的指示牌都被风刮倒了,更别提刚埋在地里的滴灌带了”。他们只能根据当地的气候,重新调整农机设备参数,把滴灌带压得更实,埋得更深,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种地,不能没有耐心。”石园说。

泵房是引水灌溉环节的“心脏”。石园记得,在泵房设备刚组建完成时,这颗“心”就因“水土不服”生病了。宁夏的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水压一大,设备中的砂石过滤罐坏了,拦不住的泥沙堵住了管道,设备“瘫痪”了,可地里的种子还等着浇水,再不浇水就要被晒干了。

那几天,几个人急得团团转,一遍遍把设备公司的人叫来想办法,大家围着这个病了的“孩子”束手无策。

哪怕是躺在床上休息时,石园也想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查资料,搜索视频,与公司技术同事开会研讨,不断地找“良方”。没想到,还真让他找到一套合适的技改方案,问题得以解决。

看着滴灌带里的水慢慢滋润土地,石园笑了,他开始感受到治理盐碱地的乐趣:把别人以为干不成的事给办好,这就是成就感。

化“碱”为“繁”,长出希望

团队里最小的范文杰变了,变得黑了,和土地更亲近了。

胡元峰记得,这个1998年出生的小男孩刚来时,是个典型的城里娃娃,长得白白净净的,对农事一窍不通,地里的活也干不明白。大家心里默认,这个年轻人坚持不下来,干两个月就得叫苦不迭,想办法离开。

但一年多过去,祥河村的地里仍然能看见范文杰的身影,他的肤色变得和其他3个人一样,并且已经能独立负责地里的物资管理,在春耕时节,有条不紊地盘点数吨到货的种子、化肥等物资情况。

范文杰坦言,自己的确想到过放弃。他至今仍记得盛夏的盐碱地,已经长出比人还高的玉米秆。范文杰的工作是巡田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40摄氏度的高温下,成行的玉米秆仿佛形成一座天然的汗蒸房,行走其中又闷又热,为了防止被玉米叶刮伤,范文杰还需要穿长袖防护服。一趟巡田工作下来,他像是从水里被捞出来一样。

范文杰的朋友不理解,种地这么苦,盐碱地也不好种,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种?

范文杰一边干,一边寻找答案,直到2023年秋,祥河村改造后的盐碱地迎来大丰收。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常委、副区长严波连说了两个“想不到”:“在大武口,第一次看到近万亩连片种植的玉米,我们的干部直呼‘想不到’;第一次看到白花花像面粉的盐碱地还能长出一人高的庄稼,我们的农民直呼‘想不到’。”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盐碱地变成了致富田,村子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站在不远处的范文杰,看着地里沉甸甸的玉米和村民压不下去的嘴角,眼睛越来越亮。“盐碱地里真的能种出粮食,这是我种出的粮食。”他激动地举起手机拍下照片,发了朋友圈。这充满希望的一幕让他心里所有的疑问都找到了具象的答案。

破“碱”成功后,引发的蝴蝶效应越来越大。现在,周围的村民亲切地把4人称为“田管家”,祥河村的8000多亩盐碱地也成为当地的示范基地。前来观摩、学习、交流的“客人”络绎不绝,附近的村子都想参与进来,借助他们的经验,让自家盐碱地也能获得“新生”。

附近的中学和小学也将这里设定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

胡元峰知道,这些孩子是土地未来的希望。“我希望孩子们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也希望他们能接过我们手中的‘旗’,让未来的粮食‘饭碗’端得更牢。”胡元峰说。

“再过几个月,这片土地又将长出粮食。”胡元峰边开车边介绍。车里正放着本地的一首民谣,唱出他们心中最深的期盼:“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年种年收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温维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国强,张玉佳】

有书相伴

中国青年报2024-05-06 09:04:59

《武韵峨眉》绽放青春十八般武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4 20:16:31

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发布五四青春特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4 20:11:28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中文原来这么美

中国青年报2024-04-30 08:01:13

好书共赏 17所高校推荐书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29 12:29:44

近九成受访青年喜欢读书,多元化阅读体验各有所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29 06: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