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大学校园里的宝藏花园

作者:何蕊 和冠欣 冯晨清 来源:北京晚报2024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 何蕊 文 和冠欣 摄 冯晨清 制图

随着越来越多的北京高校面向社会敞开校门,深藏在校园里的宝藏博物馆备受关注。其中,不少高校博物馆以“自然”为关键词,将校内历代学者珍藏的昆虫模型、矿物化石、植物标本等展出。观众步入博物馆,犹如走进一座“秘密花园”。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展厅

观展·亮点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昆虫标本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

小小昆虫竟能举起自身体重850倍的物体?哪种蛾类的翅展最宽?可食用昆虫的粗蛋白含量最高有多少?这些问题在中国农大昆虫博物馆里都能找到答案。该馆馆藏量大、种类丰富,收藏有各类标本350万号,包括7000余种模式标本,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国内高校首位。

馆藏标本大部分来自中国农大几代昆虫学者的个人收藏,有的珍稀标本是从社会上收购来的。藏品昆虫来源遍布世界各地,时间跨度大,最早的标本采集于1857年。这些标本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失去光泽和神秘,反而在展示柜里继续吸引着人们探索昆虫的奥妙。

展厅内的明星展品是一只中华旌蛉,它是我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杨集昆在云南怒江首次发现的。博物馆用三维打印技术生成了一个足有一米高的中华旌蛉模型,将它身体各部位的形态细节放大呈现给观众。讲解员揭秘,一只中华旌蛉的实际长度只有2至3厘米,一个拇指肚大小。

“极限”昆虫解密世界之最

展厅最醒目的位置展出了15种“极限”昆虫标本。体形最大、体长最长、翅展最宽……它们各具特点,每种都能称得上世界之最。例如,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强喙夜蛾是世界上翅展最宽的蛾类,展厅里的标本足有一个脸盆大小。在灯光的照射下,它的腹面呈深紫色。讲解员说,它在野外夜幕中闪烁着紫色的光影,常被人误认为是幽灵鬼怪,从而衍生出许多怪谈,所以强喙夜蛾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白女巫夜蛾。展厅里还有全世界体形最大的甲虫——长戟大兜虫,长着比螃蟹钳子还大的发达额角,被称为甲虫格斗界的天王。

转个身就能看到展厅中间的全息投影,正不间断播放着中华大刀螳、金环胡蜂、蜻蜓、蝉等昆虫的影像,全方位展现它们全身各部位的形态特征。旁边还有许多可供观众近距离观察的半透明、可转动小盒,每个小盒里面都有一个昆虫标本,背面标注有该昆虫的拉丁学名、分类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分布地。

展厅内不光有标本,还有昆虫活体——生态缸中的中华扁锹甲、彩虹锹甲和乌干达花金龟可供观众互动观察。博物馆在生态缸中模拟了昆虫在野外的生存环境,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运动方式和取食方式。

唤醒沉睡在标本盒中的翠色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悄然泛起的翠绿?在北京的山坳里,新一代的绿带翠凤蝶即将羽化,用绚丽的颜色开启属于它们的春天。3月31日至4月30日,中国农大昆虫博物馆举办“翠华连珠——翠凤蝶亚属特展”,展出我国原产的翠凤蝶,以及一些东南亚种类的标本,唤醒沉睡在标本盒中的翠色。

走进展厅,多数蝴蝶标本都把翠色点缀在翅上。讲解员介绍,和绿带翠凤蝶一样,翠凤蝶亚属的大多数成员都披着“黑裳翠鳞”,少数颜色向蓝绿、天蓝、蓝紫色过渡。此外,还有许多翠凤蝶种类的后翅具有鲜艳的月牙形紫红色翅斑,可谓“翠华连珠”。冷艳的外表、引人注目的体形和凤蝶标志性的尾突让翠凤蝶成为了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的主要观赏性蝴蝶类群。

仔细观察,每一种翠凤蝶的外表并非一成不变:除了雌雄差异外,许多种类的翠凤蝶在一年中会出现春型和夏型、干旱型和雨季型的个体差异。讲解员说,以北京的绿带翠凤蝶为例,春型绿带翠凤蝶通常比夏型小,但颜色往往更加艳丽。

三维打印中华旌蛉模型

观展·提示

校外观众刷身份证入校,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预约观展,博物馆于周六和周日9时至15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观展·解码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世界之最”的神奇动植物

走进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就像步入了一座巨大的森林公园。世界上最大的豆荚标本、“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标本、体形巨大的亚洲象标本……许多堪称“世界之最”的神奇动植物在这里都能看到。

展厅里,一个足有成人手臂一般长的豆荚,格外吸引观众目光。“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豆荚类植物——榼藤,它最常出现在热带雨林中,攀爬在高大的乔木上,争夺树冠层的阳光。”北林大博物馆馆长张勇介绍,榼藤有强大的攀缘茎,藤茎可达50米,甚至更长。在展览中展出的就是榼藤的果实,豆荚最长可达2米。

展厅里最大的标本是两只亚洲象,分别为成年母象和幼象,需要观众使劲仰着头看。张勇透露,该标本是学校特别邀请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制作师傅制作的,为了将它们运送进展厅,还专门拆除了展厅的大门。由于当时制作条件有限,标本皮张没有鞣制,为生皮标本,“当前常用的动物标本做法,是把动物的皮毛经鞣制处理,耐久性、质感、稳定性和美观性相比生皮均有提升。而且毛发的光泽度、蓬松度和柔软度更贴近于动物的生活状态。”

展厅里还有一件大鸨求偶姿态标本,难得一见。雄性大鸨求偶时会边走边像孔雀开屏般慢慢翘起尾羽,昂首挺胸、双翅微张,颈侧的须状羽毛向两边翘,夸张的动作让身体大了一圈,以此吸引雌鸟的目光。

张勇说,北林大博物馆主要收集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四大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动植物标本,已建成集森林植物、昆虫、动物、木材、菌物、土壤与岩石等标本资源收藏与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化自然博物馆。

亚洲象

观展·提示

校外观众刷身份证入校观展,博物馆工作日8时至11时30分、13时30分至17时开馆,接受团体预约参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

难得一见的“地外来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以“石头多”著称,主要是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馆藏标本总量达55000余件。

展厅内的明星展品,当数一具大型恐龙化石。这是一条中加马门溪龙,体长24米,其中脖子就占了身长的一半。讲解员介绍,马门溪龙广泛分布于我国晚侏罗世地层中,因1952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宜宾马鸣溪而得名。这具恐龙化石是该校于2005年夏季从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发掘的,属于长颈椎型蜥脚类恐龙,是迄今发现的颈椎数最多、脖子最长的恐龙。

展厅里还有一条“龙”,在约2.5亿年前是当之无愧的海洋霸主——鱼龙。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也是最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它们比恐龙出现还早数百万年,约在9000万年前就不见踪影了。在三叠纪时期,鱼龙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与当时的陆地霸主——恐龙齐名,这块标本长近8米,宽约1.5米,上面的一条梁氏关岭鱼龙保存完整,骨骼清晰。头骨呈三角形,吻部较突出,有着长而细的尾巴。仔细瞧,它的嘴里缺乏牙齿。讲解员说,因为这一特征,关岭鱼龙被认为是通过吸食的方式进行捕食的。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条鱼龙化石背椎中部靠上方的位置,还有一块疑似爬行类动物的皮肤化石,这对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以及古环境都具有科学价值。

展览中的每块石头背后都有故事。一块大体呈椭圆形的不规则石头,泛着金色和绿色的光。这块石头来自外太空,是陨石。1956年9月,该校普查专业学生野外地质调查时发现了这块“地外来客”。他们克服了运输条件等困难,将标本运回了学校,这块陨石对研究天体的早期演化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加马门溪龙

观展·提示

校外观众在“平安北地”微信公众号报备入校观展,博物馆周一至周六14时30分至17时开馆(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不开放)。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