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学剪纸、做毛猴,京冀青年“走进非遗看北京”

作者:贾新阳 尹希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4月12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贾新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只有掌握绝活的人才是非遗传承人吗”“非遗是成果重要还是实践的过程重要”……4月11日,在今年首期“走进非遗看北京”北京青年社会组织非遗文化实践体验营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丽由浅入深地抛出了许多启发式问题。

近日,北京市延庆区,2024首期“走进非遗看北京”北京青年社会组织非遗文化实践体验营开营。受访者供图

本次体验营为期两天,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40余名来自北京、张家口两地的青年参营。其间,既有非遗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蔚县剪纸、老北京毛猴的非遗体验,还有交流座谈会、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活动,带领青年深刻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传承意义。


活动首日,康丽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她希望广大青年能在实践中保护、传承,让非遗“活起来”、焕发新的光彩。


张家口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二听障学生尹嘉明与其老师常海英既是营员,又是蔚县剪纸的授课老师。在首日下午的体验课上,他们带领营员共同刻画了“京张一起向未来”的剪纸作品。


“这是我第一次当老师,大家给我鼓掌、伸大拇指,我很开心。”尹嘉明通过打字告诉记者。两个多小时的课程上,他既展示了完整的作品刻画,还和常海英一起“手把手”指导营员。从八岁学习剪纸至今,剪纸是他的特长,也是爱好。在交流座谈会上,他站起来用手语告诉大家:“未来,我会努力把剪纸发扬光大。”

近日,北京市延庆区,营员秀出各自“京张一起向未来”的剪纸作品。受访者供图

团北京延庆区委的刘昱昊表示,希望今后在组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时,让参与者能从简单的手工体验逐步升级到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社工连瑶是一名自媒体博主,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营了。她表示,此次活动增进了她对非遗文化知识的了解,希望今后把延庆的非遗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介绍给更多的人。


据了解,“走进非遗看北京”项目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组织6期非遗文化实践体验营与120余场非遗文化普及体验活动。今年,计划举办2期体验营,开展20场非遗文化普及体验活动,并通过首届京津冀蒙青年非遗传承人推介交流活动及京津冀蒙艺术青年主题采风及展览系列活动,引导四地青年共同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蒙协作交流。

近日,北京市延庆区,北师大教授康丽为营员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习生 贾新阳/摄


【责任编辑:刘世昕】

北服团队:让四朝婚服从古籍里走出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12 09:00:20

图解数据|你了解哪些春季传统民俗节日和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11 17:37:02

绣球抛出平安来,铜鼓奏响安全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11 13:00:43

铁路青年推出原创歌曲《唱游北部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11 13:00:40

情满三月三 建功新时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11 12:42:20

星海故里,千人唱响《黄河大合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5 18:02:38

青年水电建设者创作歌曲《青春无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2 23:31:57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200件文物追寻中法交往历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2 15:39:49

当事人说 | 游本昌:向下扎根往上长,笑看万树繁花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2 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