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捐献器官的苏州小天使“重返人间”,数字“永生”面临怎样的心理挑战?

作者:张楠 来源:扬子晚报网2024年04月06日

2021年儿童节,身患胶质母细胞瘤的苏州女孩睿睿离世。父母强忍悲痛,捐献孩子的眼角膜给其他患者,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他们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3年过去了,家人对她的思念未减分毫,这个清明节,家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在南京AI团队的帮助下,睿睿小天使以数字生命的形式与家人“重逢”。

捐献遗体的睿睿和家人感动“重逢”

9岁的小天使睿睿离世后,如今三载光阴匆匆过,家人对她的思念却未减分毫。印象中的睿睿是个性格活泼、心地善良的小姑娘,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是父母的暖心小棉袄。家里至今还保持着女儿学习桌的原样,她留下的画板。妈妈说,“想起她摸着我的脸亲我的脸,说我爱你,就特别想念她。”

南京的“超级头脑”团队,已经用AI成功帮助600多个家庭“复活”亲人,实现疗愈。“超级头脑”创始人张泽伟告诉记者,“我们接到过很多此类委托,父母给孩子做数字生命。但睿睿比较特殊,家人已经把她的遗体捐献出来帮助更多的人,睿睿和她的家人很伟大。所以当他们找到我们团队,我们就决定免费给他们制作。”

睿睿的家人提供了特别多的素材,张泽伟说,制作的过程特别揪心。“那些照片、音频、视频里的睿睿太可爱了,对生活非常乐观。感受到家人对她的爱,真的很痛心,上天还是带走了她。希望我们所做的,能在特殊的时刻,清明节,给父母带去慰藉。” 走了三年,迎来重逢。令团队欣慰的是,“当把睿睿的数字生命提供给家人的时候,他们特别感动,对我们表示感谢,我们内心非常能共情。以后睿睿的数字生命可以永远陪在家人身边。”

数字生命是一种陪伴,必须尊重家人意愿

随着AI技术、云技术、元宇宙成为殡葬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清明之际“超级头脑”团队也接到了不少“数字永生”委托,目前团队正在无偿为渐冻症患者制作数字分身。从技术层面来讲,只要拥有逝者生前的视频、音频数据,就可以用AI技术复原他的形象和声音,让逝者再现于亲人眼前。张泽伟表示,“数字遗照”是基于AI技术合成的一种数字照片,可以拥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有简单的对话;而“3D超写实的仿生数字人”则是以3D全息呈现的立体形象与人进行互动。“真正的数字永生一定要带有交互,而且不仅仅是外形和声音,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分身的说话习惯和思维,我们可以去训练它,而且是连续训练,拥有长期的记忆能力。”

张泽伟接触到“AI复活亲人”这个领域因为机缘巧合。“有朋友找来问我有没有可能用AI还原他去世父亲的形象,去给90岁的奶奶报个平安,安抚一下老人。当时内心很挣扎,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但做了之后,“看到老人露出那种真挚的笑容,以及慈祥安心的眼神,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感觉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再后来,找我的人就越来越多,短短的一年,我就体会到几辈子的人间疾苦。”

如今已完成了600多单委托,一边做“数字生命”的同时,也在科普一些“AI反诈”的相关知识。在张泽伟看来,“数字生命对家人来说,是一种陪伴。不管是逝者,还在活着的人,我们都可以制作自己的数字生命,用于未来的陪伴,也可以把我们的生活告诉后辈,实现家族传承。”

另一方面,对社会有一定贡献的名人也可以通过数字生命的形式,将身上的精神传承下来。不仅仅是为了追思,也希望通过数字生命,给年轻人带来引导。

AI复活亲人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也引发不少争议。作为AI数字永生的早期创业者,张泽伟认为,首先用AI技术复活已故的人,主要要看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当事人不在了,那一定要获得当事人直系亲属的同意,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他们的长辈或者孩子被用这种方式去复活。“对于使用范围,会在前期做一些约束,签一份网络协议,不可以用于违法违规用途。”

“数字永生”时代,

将面临怎样的心理挑战?

“数字永生”这个话题在清明之际被更多讨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认为,数字永生为活着的人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当亲人离世,留下的空白和悲伤是巨大的,数字永生技术允许我们与已故亲友的“数字版本”进行互动,如同他们还在身边。数字永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愈方式,帮助人们逐渐接受和适应失去亲人的现实。

然而,数字永生技术的兴起,也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和挑战。比如数字人的管理权和使用权问题,在亲人离世后,谁有权决定其数字人的命运?其次,过度依赖数字永生还可能导致人们逃避现实,沉湎于与已故亲友的虚拟互动。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可能会选择躲进数字世界,与已故亲友的“数字版本”交流,以寻求安慰和支持。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削弱人们面对现实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导致他们逐渐忽视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长此以往,这将对个体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上述问题外,与已故亲友的数字版本互动还可能触发深藏的情感。当人们与这些数字人交流时,很容易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从而引发悲伤、愤怒或失落等复杂情绪。这些被触发的情感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和表达,可能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在数字永生时代,人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健康地处理和表达这些由数字永生技术引发的复杂情感。这可能需要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和释放这些情绪,从而维护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韩宁表示,如果人们过度依赖数字永生,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视而不见。一旦人们开始将数字世界中的虚拟存在视作是真实生命的替代品,他们可能会逐渐丧失对真实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死亡的认识和接受,是人类精神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数字永生技术却有可能对这一过程造成干扰。所以,我们必须严肃对待数字永生技术对人们生命价值观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享受数字永生所带来的便利与慰藉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时刻警醒自己,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数字永生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缅怀和纪念的方式,但它绝不能成为真实生命的替代品。我们要珍视与身边人的每一次交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责任编辑:何春中】

青年水电建设者创作歌曲《青春无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2 23:31:57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200件文物追寻中法交往历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2 15:39:49

当事人说 | 游本昌:向下扎根往上长,笑看万树繁花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2 10:40:41

网络视听用户10.74亿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7 17:02:27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年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5 11:48:39

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文学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08

“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在京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