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打造青年身边的夜校 构建青年充电赋能“生态圈”

作者: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4月02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殷秋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近日,合肥市经开区一家企业团委开办的青年夜校课堂中,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门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曹龙泽老师现场示范和教授“八段锦”功法,学员们伴随音乐,舒展肢体,认真练习。

“构图是一张好照片的基础,大家看这张照片是对角线构图……”夜晚时分,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小桥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灯火通明,刚下班的30余名年轻人正在认真聆听“双岗芳华夜校”摄影老师和美妆老师的精彩授课。

学员在庐阳夜校双岗校区聆听摄影课。合肥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下,上夜校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新时尚、新潮流。为全力推动合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丰富青年精神文化供给,团合肥市委根据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推进“青年夜校”建设,打造“青春合肥”普惠公益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依托合肥市少年宫、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推出各类公开课20余种,总课时超400个,覆盖青年群体10万人次。


聚焦资源整合,在“建”字上下功夫


“青年夜校开在学校对面,对我们学生来说很方便,课余时间用一杯奶茶钱学一个小技能,还能交朋友,再合适不过了。”中国科大在读博士杨远帆表示。

为了让更多“有趣的青年能有地方去”,合肥市打造“1+N”青年夜校,以合肥市少年宫为中心校,各县(市)区已开设分校11个,在建校区30余个。瞄准居民区、商圈、高校、商务楼宇等青年学习工作生活场景,选择高校、顶流商场、众创空间、产业园区、人才公寓、青年之家等作为定点校区,便利青年就近参与。

夜校庐剧老师牛静是合肥市演艺集团青年庐剧演员,也是合肥市青联委员。在她看来,庐剧作为一个传统剧种,需要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传播和传承,“夜校课堂像是一个‘新舞台’,为庐剧圈了一波粉。”

夜校庐剧课程现场。团合肥市委供图


为更好满足全市广大青年对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团合肥市委注重整合师资,鼓励青联委员、社会工作者、青年企业家等加入讲师队伍,充实师资力量,已建立师资库300余人。团包河区委联动社会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办学。团蜀山区委引导国企、民营单位持续开放青年之家,输送课程资源;团合肥市委组织青年文明号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和青年需求,提供特色课程、公益课程“免单”等服务。


聚焦青年需求,在“活”字上做文章


在青年夜校,学员的需求多种多样,每个学员的兴趣不同,课程也不同。从2023年12月起,为办好青年夜校,团蜀山区委广泛收集居民意见,最终确定10余种课程,目前已陆续更新到20余种,包括手机摄影、通勤妆容,非遗蜡染、面点制作,深受青年欢迎。

青年夜校好不好,课程设置很关键。团合肥市委指导全市各级团组织以“线上+线下”“普发问卷+精准问需”的方式,摸清青年“想学什么”,统筹资源“满足需求”。实时动态更新需求、分批开设课程、筛选培育优质课程,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技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开发摄影、化妆、收纳等50多门可互动、能参与、有趣味的课程。

“新知•新青年经开夜校”现场。团合肥市委供图


为让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爱上传统文化,合肥庐阳夜校在全区14家城市阅读空间推出非遗系列课程,涵盖庐阳剪纸、庐州木板水印技艺、宋门心意六合拳、庐阳玉石雕刻技艺、詹记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除了丰富课程外,庐阳夜校还将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场地扩充和学习费用上不断优化。

面对新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引导部分待业青年、孕妇宝妈、务工农民等群体培养一技之长很重要。为此,合肥市包河区青禾青年夜校通过“定向点单式”技能培训服务,帮助青年群体提升技能水平,为待业青年量身定制职业发展目标规划;为孕妇宝妈开展赋能提升计划;为务工农民开设“惠民技能讲堂”。“我们还充分挖掘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结合辖区企业用工需求,引荐到对口企业就职任职,目前已经为90多个企业引进各类优秀学员300余名。”团包河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团包河区委开展的夜校手工课程。团合肥市委供图


聚焦机制建设,在“精”字上见成效


规范化的日常管理和办学,是合肥青年夜校平稳有序运营的根本保障。合肥市各级团组织依托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探索“团组织+青年社团+社会组织”自主运行模式。此外,制定青年夜校管理服务制度:全程管理学员招录、收费标准、教学课程,打造课程前、中、后的三“审”机制,即审课程主题和内容、审课程师资和课效、审课程反馈和维护,确保办学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此外,合肥部分青年夜校鼓励引导有一定技能特长青年担任助教和客服角色,将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

日前,年轻学员夏冬冬在参加了蜀山青年夜校的蜡染、书法等课程之后,主动选择担任助教。他说,当助教不但能帮助其他学员学得更细致,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团合肥市委负责人表示,各级团组织从工作实际出发,整合各类资源,找准青年需求的结合点和共振点,做青年友、聚青年力、集青年智,将“青年夜校”精心打造成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前沿阵地,以及具有合肥特色、青年乐见、广泛参与的共青团服务青年新品牌,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引领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责任编辑:陈凤莉】

当事人说 | 游本昌:向下扎根往上长,笑看万树繁花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4-02 10:40:41

网络视听用户10.74亿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7 17:02:27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年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5 11:48:39

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文学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08

“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在京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8

当三清山携手文学IP,网络小说如何“寄情山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4

杨丽萍任总导演,《平潭映象》在天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