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点赞!大三本科生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03月31日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以下简称“计算机学院”)大三本科生郑思哲的一作论文被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顶级会议录用,本科生在行业顶会上发表论文,在高校并不多见。


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逐步提升,让我们一起走进高水平论文发表背后的故事,探索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敢于迈出第一步


大二时,在计算机学院教授秦杰的课上,郑思哲得知了“图像风格迁移”这一新兴领域,一下子激起了他的兴趣,课后自主查阅了众多资料,兴趣越发浓厚,正在他发愁如何让“兴趣”走向“研究”时,看到了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高攀在大学生科创平台发布的研究方向,正是与图像风格迁移有关,对这一研究心心念念的郑思哲选择加入高攀的队伍,开启了系统化研究之路。


“论文写作之初,一些专业术语和地道说法都很难把握。最开始投稿时,论文未被录用,会有点受打击。”论文撰写工作困难和挫折必不可免,投稿时的“不予录用”更让郑思哲感到受挫,就在他觉得这篇论文可能就要止步于此的时候,导师鼓励他进一步精进文章、优化模型,冲击更高的平台。


高攀指导郑思哲


在多方的努力下,郑思哲重振旗鼓,这一次,他们选择向更高的平台CVPR发起冲击,最终论文被顺利录用。


这是郑思哲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勇敢迈出的第一步,让他终于叩响了进入科研的第一扇门, 过程中的反复打磨让他切身感受到科研的严谨,过程虽然曲折,但也让他尝到了科研的甜头,“看到自己的研究有了成果,也更坚定了我未来的科研道路”。


努力与指导缺一不可


当被问到如何发表论文,郑思哲表示,自身的努力和导师的指导缺一不可。


本科生的课程相对较多,开展科研工作,需要额外投注更多的时间、精力,“平衡好学习、科研之间的关系”,是郑思哲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效率最大化的“秘诀”。


课堂上,郑思哲保持高度专注,课上的认真听讲既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为他课后省下了很多二次学习的时间,空余出来的时间,郑思哲一头扎进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进行实验和论文的准备。


在冲击顶会论文的过程中,仅靠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本科生的学术思维的培养、科研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导师在背后的悉心指导,从问题抽象、模型建立、公式推导直到实验论证,秦杰和高攀两位导师在实践指导中,定期开展研讨,紧扣每个细节,力争做到完美。



导师带领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本科阶段的科研探索也让更多学子选择继续留在学院,跟随导师走向更广阔的学术天地。2023年7月,计算机学院大三学生冯越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后,毅然选择直博本校、继续跟着导师开展科研工作, 他在谈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时表示“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感受到了科研的乐趣,希望有一天能够攀登更高的学术高峰,为计算机相关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在计算机学院不是“个例”,仅在去年7月,计算机学院就有3名本科生,相继在计算机视觉顶级国际会议、多媒体顶级国际会议发表一作论文。


在顶会发表论文数量增加的背后,学院的本科生人才培养又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早在2015年,学院就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共有三重角色:第一是生活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第二是学业导师,对学生的学业问题进行辅导和答疑解惑;第三是学术导师,为学有余力并对学术感兴趣的学生开展指导。




学术导师指导学生


学术导师由师生双选 产生,教师发布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题目等内容,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的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同时,教师根据个人学术方向和学生基础进行筛选。学术导师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科研素养,引导学生以精准的逻辑解答审稿人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对想要研究的方向、行业进行整体把握,启发学生从国际化、前沿角度看待问题。如今,拓展学术视野,已经成为参与学术导师制的师生共识。


这一制度一经实施,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8年,学院大三本科生谢明昆就在AAAI 2018 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崭露头角,这是南航第一个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站上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最高等级A类会议的本科生,这一事件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在学院本科生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要冲击科研顶会。


学院创客中心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学生建立专门的创客中心, 提供科创服务,所有参加国际交流的费用,也由学院一力承担。“学院全力构建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平台,通过高水平师资引领高质量科研,激发更多本科生科研潜力”,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黄圣君说到,几年来,学生不仅在高水平论文上有了突破,专利数、著作权数也都有了大幅提升,科研能力的增强也为学生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每一个学生定制适合的培养方式

激发学生对于学术的兴趣

后续,这一制度还会继续创新发展

为计算机领域的发展铸牢人才根基

也让更多学生能够取得突破性成果

收获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曹竞】

网络视听用户10.74亿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7 17:02:27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年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5 11:48:39

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文学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08

“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在京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8

当三清山携手文学IP,网络小说如何“寄情山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4

杨丽萍任总导演,《平潭映象》在天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6

《山海经》里藏着海洋文化秘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2 11:00:44

到江南寻访“周处除三害”的历史遗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2 11: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