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我来试一试!”点击解锁她的多重身份→

作者:梅从政 来源:厦门大学2024年03月29日

“电脑卡住不动了,怎么办?”


“这个软件太难了,怎么用?”


“我做实验急需这个设备,怎么买?”


……


在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大家关于电脑、关于物资采购的问题,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黄莹的——“我来试一试!”


黄莹是谁?


她是一名工程师。2004年来厦大工作后,她服务于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学院物资采购管理和公共设备技术保障,在平凡的岗位上生光发热了20年



黄莹来到厦大,是一次“美丽的意外”。


2004年,她从武汉大学毕业,看到当时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在招有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


当时,大家投简历都是通过邮寄,在家过了一整个寒假的黄莹看到招聘公告时离投递时间已经只剩一两天,来不及修改简历的她心生一计,在简历背面用圆珠笔写下了对于厦大的向往、希望能来就业的真挚期愿。


之后,她通过了笔试来到面试环节时,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在简历背后附上一段话的人,也因此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能是觉得我字那么丑还敢写,挺真诚勇敢的吧哈哈!” 黄莹笑着说。



带着这种率真,她进入了厦大工作。而她的到来,对于学院里的文科老师们来说,简直是“天降救星”。


当时全国都在慢慢推进计算机的应用,厦大作为高校,也要求老师们学会操作电脑。


于是,在办公室里,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与呼喊:“黄莹,帮我看看怎么蓝屏了?”“黄莹,这个软件你会吗?”……老师们遇到问题马上从电脑前抬起头向她求助。她则迅速走到老师们跟前一个个帮忙解决问题。


“其实有的我也不是很会,”黄莹坦言,“但大学时一位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害怕科技,也不要害怕数据,无论遇到多难的东西,不要心生畏惧,上手去试。”这句话,让黄莹成为那个勇敢冲在前面,与电脑病毒、新软件交锋的人。


除了帮助老师们解决日常使用电脑的问题,她还手写代码,做出了学院前三版网站。


“学信息技术的人应该都懂,写代码的时候,流畅起来一天能写特别多,不流畅的时候怎么也写不好”,就这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花了一个月左右,十多年前,黄莹完成了学院的第一版网站,既方便了老师们使用,也为外界打开了一个了解学院的窗口。


最近,她还设计了学院教室预约系统,简化了预约程序,让同学们借教室自习、小组讨论等更加便利。“以前约教室都要写一个纸质单,还要一个个比对看哪个教室是空的,现在方便多了。”


修电脑、教软件使用、写代码,甚至修电灯、看线路,“有关电的,我还差不多真全包了!”黄莹说。


不仅上手干活有黄莹,沟通文科老师与技术人员的“翻译官”也是她。


“来工作久了之后我发现,许多纯文科专业的老师和我的思维逻辑不太一样”,黄莹说,怎么用学院老师们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科普一些科技知识,以及把他们的需求传递给技术人员,是她第二项重要的工作。


随着人文社科类专业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的增强,在培养人才与科研创新上,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实践与论证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促使了新文科实验室的诞生。



新文科实验室以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托,借助先进的实验设备为文科教学与研究赋能,而建设好文科实验室,最需要的是“沟通”,黄莹便充当沟通双方的“翻译官”。


“文科老师们就像甲方,而技术人员们则是乙方,我的工作就是把甲方需求用乙方听得懂的语言精准传达给他们。”黄莹说。


就这样,她带着自身理科基础,在文科老师与技术人员之间来回“奔波”,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考古实验室也迅速发展起来,后来获评成为省级平台“考古人类学教学实验中心”。


如今,数据已成为重要资源,她又成为沟通数据库企业和学院老师之间的“翻译官”。


曾经,一位老师就是由于与技术人员沟通不畅,导致设计出来的数据库用了一两次就没再用过,“其实是很浪费的,但没办法,用不顺手。”黄莹说。


因此,她致力于翻译双方各自能听懂的语言,让两边沟通顺畅,“既让数据库更好地服务老师,又能减少提供技术支持的企业返工的可能”。


与文科老师们的相处经验加上自身理科基础,让黄莹的沟通工作“如鱼得水”,获得了学院老师们一致好评。


办公室、实验室都是黄莹的工作场所。老师们做科研的采购,也由她负责。


“本来要用到的设备现在不急用了,需要另一个设备,怎么购买与报销?”谈话间,她收到一条“求助”微信,黄莹马上寻找解决方案。


对于学校的相关政策,她了熟于心,每次都能把老师们最需要的政策内容“抠出来”“用起来”“传达出来”。


购买设备时,她也总能用内行人的眼光,挑选性价比最高的品牌。一次,她发现学院购入的电脑批量损坏,便动手写了一份“电脑购买指南”,介绍了各种品牌的电脑以及各品牌下不同型号电脑的优缺点,为老师们买电脑“避了雷”。


学校新出了一些实用软件时,她也第一时间把师生们会用得到的学会了,再把复杂的说明书简化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教程共享,让大家迅速上手,切实地在师生中普及学校提供的技术便利。


设备“维护师”、沟通“翻译官”、购物“小能手”、复杂软件“解密师”……作为一名工程师,黄莹的业务范围很广泛,刚来那会儿,她还亲手接过电线。


“(我工作)做得比较杂,但是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黄莹说。直到今天,她早已习惯了随身携带着装有各种起子的工具包,遇到问题,随时打算冲出来解决。


“生活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故障,人是最后一道防线,作为专业技师,我只希望需要我的时候越来越少,就说明我的工作真的做到位了。”黄莹说。


【责任编辑:曹竞】

网络视听用户10.74亿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7 17:02:27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年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5 11:48:39

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文学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08

“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在京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8

当三清山携手文学IP,网络小说如何“寄情山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4

杨丽萍任总导演,《平潭映象》在天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6

《山海经》里藏着海洋文化秘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2 11:00:44

到江南寻访“周处除三害”的历史遗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2 11: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