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苏博和卢浮宫,在这里邂逅

作者:梅从政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03月26日

让课堂成为探寻博物馆之旅

让考试成为讲解员大赛

讲好故事 读懂中国

当浪漫的法语同深厚的中华文化相遇

当苏博和卢浮宫在课堂上邂逅

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让我们一同走进

江南人大的汉法互译课


中法学院汉法互译课自2018年起开设,原名“汉法口笔译”,起初是面向全体本科四年级学生的选修课。自2023年起,为优化各专业课程设置、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呼应学生个人成长需求,这门课程调整为面向本科四年级法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共2学分。


汉法互译课的课程目标是带领同学们从跨文化角度理解、比较、鉴别中法文化价值观念的异同,站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了解中国文化、法国文化与法语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特色,引导同学们以高度文化自觉意识自信地用法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成长为中国故事的优秀讲述者。


中法学院沐浴着苏州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秉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使命,坚持中英法三语教学,创立了“合作培养、多重学位”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第三学年赴法国合作高校学习。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外语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和人文社科知识积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1 课堂“上新” 考试“整活”


在2023—2024学年的秋季学期,汉法互译课从主题上分为“博物馆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解当代中国”两大部分,由中法学院法语教研中心晏梦捷、杨燕萍两位教师分别讲授。

▲法语教师晏梦捷正在授课


在“博物馆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课上,任课教师以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为切入点组织同学们进行翻译交互练习,它和苏州博物馆(以下简称“苏博”)均由祖籍苏州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两座博物馆在课堂上的“邂逅”,也为中法文化交流写下了生动注脚。

▲本科一年级的新生研讨课上

同学们走进苏博

▲2020级法语专业本科生

居欣怡(左)和李语夏(右)在卢浮宫


相较于传统翻译课堂上常规的“天下大事”主题,这次的选题让学生倍感亲切。法语专业本科生入学之初,新生研讨课的任课教师就会带领同学们走进苏博,实地感受苏州厚重的人文底蕴。而同学们在本科三年级留法期间,也能实地参观艺术殿堂卢浮宫,感受巴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到了本科四年级的汉法互译课堂上,面对两座熟悉的博物馆,同学们能更主动、更热情地投入学习,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升。


在汉法互译课的期中考试现场,同学们担任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用流利的法语热情洋溢地讲解苏博概况,而台下的评委是法语外教Kévin Guyon以及来自法方合作院校的法国交换生Léo Moncomble、Alexis Mutillod和Malo Guilloux。在评委们看来,同学们的讲解详细准确、结构完整,用词精准高雅,表达自然流畅,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位同学的介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这场考试变成了一场博物馆讲解大赛,既充分检验了教学成果,又以更鲜活的方式促成知行合一。


中法学院2020级法语专业本科生曾凯琪认为,这种通过自身实践进行的学习,令人收获满满。“针对这次考试,我将笔译作业进行了口语化改编,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我还增加了互动环节,让讲解更加生动。”曾凯琪说道。


▲2020级法语专业本科生曾凯琪在考试中


2 苏博镇馆之宝来了!


苏州校区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是这堂课广受好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博物馆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课上,依托苏博的文化资源,老师们“请”来了镇馆之宝——“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开展教学。

▲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

——来自学生分享的PPT

▲同学们分享的笔译作业PPT


1957年,这件“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在苏州千年佛塔虎丘塔中被发现,其通体施以青釉,造型规整,碗身及外壁刻有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高雅出尘,是苏博的三件国宝文物之一。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好地介绍这只“神秘”的瓷器,任课教师分别以时间和门类为线索,带领同学们阅读并翻译法国学者撰写的《中国陶瓷简史》中“青花瓷”“白瓷”“青瓷”等章节,从词汇语法、跨文化交际和知识介绍等多个维度,帮助同学们用法语讲好“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的国宝故事做足准备。


这堂课,让苏博和瓷器在同学们心中都“火”了!有同学为了讲清楚苏博建筑专门研究了整座苏博新馆的建筑结构图;有同学为了解越窑秘色瓷的前世今生专门翻阅了《中国陶瓷史》;有同学通过这门课对翻译批评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


在任课老师晏梦捷看来,把博物馆这座“大学校”和与自己本职工作相结合,在日常法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法学院2020级法语专业本科生王骐远则表示,课上有关苏博建筑设计的讲解和瓷器的翻译主题,有趣且有意义。


3 “我们听懂了苏博,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设计的苏博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译介苏博的过程中,苏博设计师贝聿铭的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贝聿铭先生回馈故乡的赤子情怀;而苏博“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让台上台下的中外青年对苏州“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也对中华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精神和“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位来自法国KEDGE商学院的法国交换生担任评审,右一为Léo Moncomble


评委之一的Léo Moncomble是KEDGE商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他看来,中国同学的精彩讲解让他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苏博的魅力。而设计师贝聿铭祖籍就在苏州的这段渊源,更是令他感触颇深。


参与考核的法语教研中心法语外教Kévin Guyon在生活中也是一位博物馆迷,他从语言专业教师的角度进一步指出,这次考试的形式很新颖,能让中国学生学习如何用外国人更容易理解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文化。对他而言,这也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苏州历史文化的一次绝佳契机。

▲2023年11月13日,晏梦捷参与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嘉宾接待工作


任课老师晏梦捷本人更是一位资深“博物馆迷”。自2018年起,她利用业余时间,在苏博担任志愿者,服务内容涵盖展览讲解、日常引导、社会教育等方面。2023年11月,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在苏州举办,晏梦捷承担了法方嘉宾接待任务。这段志愿经历让她深入了解了博物馆的历史之深和文物之美,更深切地感受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把苏博这座传统文化的“大学校”

搬到人大的课堂里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在法语课堂上活起来


中法学子的讲述

让远道而来的法国师生

在方寸之间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在“讲”与“评”的互动中

中法两大文明相互吸引,交相辉映

一幅生动的文明互鉴画卷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曹竞】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年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5 11:48:39

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文学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08

“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在京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8

当三清山携手文学IP,网络小说如何“寄情山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4

杨丽萍任总导演,《平潭映象》在天津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4 20:11:16

《山海经》里藏着海洋文化秘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2 11:00:44

到江南寻访“周处除三害”的历史遗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2 11:00:43

战国的高台建筑为什么衰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2 1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