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不学习死全家”的毒誓,让教育远离善意

作者: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1月11日

1月9日,河南省睢县高级中学发布情况说明,承认该校一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的情况属实,给予涉事教师行政警告处分,停止其班主任职务。此前有网友反映,该校高一某班班主任王某某让学生们发毒誓,“在教室里面只有学习,若违此誓,死全家,先死爹,再死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样的毒誓对学生本人及其家人都构成了极大的冒犯。更令人担忧的是,这还是打着教育的名义进行的,仿佛“这都是为了你们好”。如此行径,不仅辜负了人们对于教师为人师表的期待,更是把教育推向了传播善与美的反面。

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育人,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应当始终成为教师的心头关切。对于班主任而言,更应当扮演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角色。不乏教育学者和优秀教师呼吁:教师要从功利性的知识型存在,转变为一种道德性的伦理型存在。

近年来,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就是为了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让教师成为立德树人的榜样。

显然,让学生发毒誓,不是循循善诱式的育人,而是要挟、恐吓。被迫发下毒誓的学生,不管在内心是否认同该教师宣扬的理念,都会因此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习,非但不能拥有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还可能把学习当成负担,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试想,如果学生想到学校和老师的时候,只有恐惧和恨意,又怎么可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启迪和人生的智慧?

“不学习死全家”的毒誓,也暴露出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教师当然有督促学生好好学习的职责,但教育绝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在涉事班主任眼里,好像除了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上课,就没有别的教育目标了。要知道,除了课堂学习,学生接受教育还有多种途径、多种情境,那种认为把学生关在课堂里就能学有所得的想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

当前,教师在履职过程中,确实面对着校园内外的各种压力——有来自上级主管的考核,有来自学生家长的期待,也有学生思想面貌日趋多元、“不好教”的客观现实。但是,面对日趋复杂的教育要求,教师更应当灵活调整教育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适应时代需求、满足社会期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在教育过程中除了“管好”学生,更重要的是形成正向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从学习中收获快乐,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管是“差生”还是“好生”,只要有进步,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很多时候,教师简单而真挚的一句勉励,就能对学生起到强大的积极影响,甚至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公共生活中,校园文明的水平,深刻反映和影响着整个社会文明的水平,教师自身也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重任。在从事教育过程中,每一名教师都要自觉成为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努力做到春风化雨。那些校园中的粗鲁言行和粗放观念,必须被清扫出去。

撰文/王钟的

编辑/黄帅

【责任编辑:黄帅】

13岁天津女孩用琴声和镜头讲述城市之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08 23:09:21

无名的人唱给无名的人

中国青年报2024-01-09 07:58:05

版权到期,一大波米老鼠即将来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09 11:18:12

天津大学恋爱课上可以学到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01-09 06:41:04

城市漫步,谁是“惊喜向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09 09:30:33

年会,越来越“尴尬”?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1-08 10:25:47

青年范儿·文化场|509位普通人“共同主演”一部电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1-08 15:50:04

百年乡校新生

中国青年报2024-01-08 06:18:20

青年眼中的民间文化

中国青年报2024-01-08 06: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