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这一年 | 公安部定点帮扶助力三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完成脱贫后,如何消除返贫风险,是乡村振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2023年,公安部定点帮扶贵州兴仁市、普安县和广西三江县,助力三地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公安部多次召开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督导三地制定出台公安部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帮扶项目台账清单,合力助推定点帮扶工作。同时,选派政治过硬、能力出众的优秀干部到定点帮扶地区挂职,用心、用情、用力精准精细施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社会和谐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安部积极筹集帮扶资金,帮助修建兴仁市人民医院外科急诊楼。帮助三地农村修建蓄水池、更新供水管网、购置运水设备,极大缓解了三地农村季节性缺水难题。同时,帮助当地修建文化长廊、村民广场、污水处理、低压供电等基础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工程,改善三地农村人居环境。
拓宽渠道助力增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公安部支持普安县扎实推进“万亩茶园”建设,帮助改良茶树种植土壤2500亩,仅销售茶青这一项就带动农户增收500多万元。协调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短视频公司,在三地建立农副产品电商销售直播基地,大力推进扶贫产品进机关、进食堂、进学校、进警营并建立常态化购销机制。
促进群众充分就业。针对普安县被装企业发展困境,公安部协调有关单位为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拓宽产品种类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400名易地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定就业。支持三地持续开展特色种养殖、电商销售、经营管理、旅游茶艺、民族刺绣等职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协调东部发达地区优质企业赴三地开展劳务输出招聘活动,建立就业帮扶联络站等机制,帮助三地2000余名群众外出就业。
探索打造综合产业。在公安部指导下,兴仁市鲤鱼村打造集红色教育、特色产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聚焦“体育+旅游”项目,帮助黔西南州因地制宜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万峰林警察马拉松赛等活动,以体育和旅游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着眼未来抓好教育。定点帮扶工作中,公安部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引进高质量教学、培训等资源。协调北京、宁波、深圳等地名校与三地中小学结对共建,通过开设“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动三地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继续选派民警赴三地支教,打造足球支教品牌,为兴仁市、普安县组建22支校园足球队,培养足球国家一级运动员3人、二级运动员48人,6人入选贵州省青训队、45人入选黔西南州青训队。
此外,公安部还通过组织当地干部到清华大学参加培训,开展“红黑榜”“积分制”“文明家庭”评选等警地共建品牌活动,发动部属单位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安机关和三地公安机关结对精准帮扶,以及指导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争创工作等。2023年,共组织培训民警1980余人次,三江程村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公安部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公安部累计为贵州兴仁市、普安县和广西三江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1.7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7亿元,采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6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