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超越爽文的审视:如果未来颠倒强弱反转……

作者:何愚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年12月15日

残健融合戏剧《逆转未来》

乐意剧团的残健融合戏剧《逆转未来》今年在北京歌德学院完成首演。它开创性地召集视障、听障、肢体障碍等素人伙伴一同站上舞台,通过身份对调、强弱反转的情境设置,向世俗划定的二元标准发出质问——残障与健全的界限何在?如果观念颠倒,“健全”成为一种污名符号,你我又当如何自处?

倒置未来:制造幽默与冒犯

当一位演员牵着导盲犬上台时,我才惊觉他在角色之外的另一重身份——盲人。随即,我又为自己的惊讶感到羞愧。因为这背后无疑隐藏着健全者傲慢的预设:这般举止自如、行动流畅的表演者,怎么会是视障人士呢?

这种对刻板印象的觉知与超越,正是创作者期望的。戏剧总是能够赋予现实另一种可能,透过舞台的光晕,我们可以看到,当环境的障碍消弭,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拥抱舞台,拥抱热烈明亮的未来。

与残障题材作品或悲情或励志的传统叙事不同,在《逆转未来》的剧场里,你总是可以听到笑声。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在遍布污染与辐射的后核战争时代,孩子们往往一出生便带着身体的损伤。然而,彼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身体增强改造技术”,丧失功能的器官不仅得到修复,还被赋予异于常人的超级能力——视障者可以成为“千里眼”,听障者可以成为“顺风耳”,肢体障碍者可以成为“飞毛腿”。于是,身体被重新定义,“新人类”诞生了。

相反,一生下来便四肢健全、耳聪目明的幸运儿,却被看作“原罪人”。他们因为象征着旧世界文明中的强者而被厌弃,被贴上“无用”和“有罪”的标签,面临着身体和道德上的双重歧视,挣扎于社会边缘。

在“残障-健全”之外,“女性-男性”的权力结构也在剧中发生倒置。由于战争造成人口急剧下降,女性因其生育能力成为社会的主导者,而只能负责“助攻”的男性则居于被动依附的地位。

此时此刻,身份对调,强弱反转。这种颠覆性将绝大多数观众置于“被冒犯”的位置上,切身感受弱势者平日的生存处境,重新反思主流与边缘的关系——

“说什么‘原罪人’的孩子就不要学数学了!不适合我们,建议我们去学个按摩,毕业以后好找工作。”

“男孩子高中毕业就可以了,反正早晚要嫁人的。”

“光数学好有什么用?就算他能考上大学,毕了业也是和他爸一样做些护理、家政之类的简单工作,趁着年轻找个有钱的姑娘嫁了——啊对,那些站街的,不也是他们原罪人男人吗?”

当这些熟悉的话术主语一换,错位制造的讽刺便产生了。此时,幽默化作武器,轻巧地揭开某种“从来如此便对”的面纱,露出背后沉默而庞大的不平等冰山的一角,发现“我们只是一群幸运地占有了这个世界的优势资源的人类”。

在心照不宣的笑声里,坐在我身边的男观众却皱起了眉头,略带不安地变换了好几个坐姿,试图找到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而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补全了该剧未言明的部分,观众席上的一颦一蹙在此刻都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想象科技:反思残健与强弱

其实这个故事最初并不是这么“残酷”。两位编剧分享创作心得时说,最初的版本更接近于某种新科技神话,改造后的“新人类”因为曾经有过残障体验,可以充分共情弱者的处境,于是淋过雨的人选择主动为健全人“撑伞”,最终迎来圆满结局。

神话虽好,但似乎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也缺乏戏剧张力与冲突。前所未有的科技突破与战争的惨痛教训会让人类更加清醒吗?人类社会又何曾真正逃脱过不平等的陷阱?修改后的剧本给出了矛盾更为复杂的答案,在层层反转间将观众引向思考的更深处。

从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生产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人类关于技术更迭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想象从未停止。我们曾憧憬,电报可以终结时间与空间,和平的王国指日可待;互联网将振兴民主,弱者和边缘人重新站到舞台中央。我们也曾警惕,汽车会使青少年和家人寡言少语,电影电视的风靡将增加潜在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几率,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成为地球的新主人。

显然,现实逻辑较之科技逻辑更为复杂微妙,历史并不必然跟随时间线性递进。正如雷蒙·威廉斯所言,社会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与旧社会形式之间出于明确意志的共存。

而我们所期待的平等,并非简单的“弱者翻身做主人”的爽文叙事,而是一份不独属于强者的自由——超越二元视角,越过强与弱那并不分明的界限,去重新审视残障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发布的《国际功能、残障和健康分类》中,将所有的健康状态都平等地置于“残障-健康”这一流动光谱上加以评估与衡量。实际上,残障并不只是少数人的状况,它还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经验,一种每个人都可能陷入或部分陷入的境遇——当摘下眼镜视线便开始模糊,当患上“刀片嗓”疼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当摔倒后脚踝打上石膏,当拖动着沉重的行李箱伫立在楼梯旁……在这些时刻,我们就会看见真实的互动与具体的人。

逾越障碍:打通表演与功能

很多时候表演也是一门“手艺”,因此很难想象,素人演员如何在短时间内适应掌握舞台上的这套陌生的行动模式,运用自己的身体说服观众。

当知晓每一个演员的身份后再去琢磨,我发现《逆转未来》的人物安排特别有意思。在残障与健全、女性与男性的反串之外,障别之间亦是相互流动的。此时此刻,多重经验在同一个身体上重叠,演员们成为彼此,体验另一种可能的生活。

在常规的舞台调度之外,《逆转未来》的创作者还需要针对不同的障别特点的演员设计配合。比如,视障演员和听障演员的打戏怎么演?前者看不见后者的手语,后者又听不见前者的声音。但是,视障演员说完台词后可以顺势蹲下,以提示听障演员是时候做出反应;而听障演员表演完成拍打地面作为信号,视障演员就可以接着说台词。很奇妙,原来那些我们以为无法逾越的障碍,就这样解决了。

同时,还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和小动作起着润滑作用。在剧中的法庭上,法警的存在是自然的,而对于视障演员的引导和定点而言,这个角色又是必要的。一侧的手语老师也饰演着重要的角色,借由这门意蕴深长的语言,戏剧才得以开放给更多的观众去感受。

演出结束,在小小的剧场里除了响起掌声,还有观众举起双手,置于头侧,转动着手腕——这是手语中的欢迎与致谢。这是一次在场生命共振的艺术实践,我们似在戏外,实在戏中。供图/乐意剧团

【责任编辑:李丹萍】

《待我来》MV今日上线 听刘宇吴宣仪一起放歌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14 11:41:59

《天边的草原》跨越2700公里来到南国汕头

中国青年报2023-12-14 07:44:26

你好,朋友|80后文博人张鹏:博物馆给城市注入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8 16:59:54

非遗进校园 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8 15:57:16

古人的审美有多绝?看御窑瓷器就知道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2-08 14:43:06

这个世界每天与戏剧共享真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7 06:45:09

十年演绎音乐剧《罗阳》 筑梦航空强国

中国青年报2023-12-07 07:38:16

传统文化怎样“潮”起来?|中国青年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2-06 16:40:48

在乡谣里聆听丰收的声音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2023-12-06 15: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