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从无信心到能自力,一条没有足迹的人生路上印了啥?

——再寻康复村轮椅上的心理平衡点

作者:白硕 刘庄子 梁竞艳 张磊 吴艳丽 葛昌秋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2023年12月14日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唐山康复村是一个面积不大、又不显眼儿的“城中村”。特殊的村落,特殊的村民,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故事,使村子很有名气,影响很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抗震精神的重要标志地。

几十年来,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各级组织,从青年志愿者到各界爱心人士,都给予了康复村截瘫者极大的关爱,帮他们战胜伤残的痛苦,走出心理的阴影,组建自己的家庭,开启新的生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让每个细胞都健康充满活力,生活必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平静、平淡、平凡中,蕴藏着无限的幸福和力量。不久前,我们走进康复村,又一次感受他们轮椅上的风雨人生路。

朱德芹:轮椅下面无障碍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村落。

占地5000平方米,共有8排26户,居民们全是高位截瘫患者。坐落在路南区文化北后街的唐山康复村,“藏”在城市中,却因无障碍设施而远近闻名。

“30多年了,一切都习惯了,挺好!”作为第一户入住者,71岁的朱德芹享受了家的温馨。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使24万人罹难,16万人伤残,4204人沦为孤儿。灾难中朱德芹高位截瘫,从此生活便离不开轮椅。在唐山,同她一样的大地震截瘫者有3817人。当时,国际卫生组织专家曾预言,这些截瘫伤员的生存极限是15年。可是,一转眼就是47年。

朱德芹向中学生讲述王宝占夺得金牌的故事。

朱德芹说起震后转院到山东,当得知再也无法站起来的时候,眼泪一下子就窜出来。“天塌了!我才20多岁啊!”回到唐山,她住进了截瘫疗养院。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她变得沉默寡言,感觉啥都不顺畅,心灵的那扇窗紧紧关上了。

1984年,爱情来敲门。病友王宝占“占”了她心房。震前宝占是知青,震后成为著名的残疾人运动员,曾在远南运动会上夺得几枚金牌。“他擅长‘三铁’,总在外比赛,我常帮他洗衣服。”就这样两对“大轮”并在了一起。朱德芹开始变了,觉得“活着有了盼头”,渴望有个自己的家。

但在疗养院,男女病区有别,他们只好早盼日上三竿才相伴,晚霞缤纷各回“家”,大有“牛郎织女”的感觉。

一次,宝占到日本比赛,住在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小区。那里设施很方便,即便是高位截瘫者也能独立生活。回国后,他向病友讲述独立生活的体验,大家想成家的愿望越发强烈。宝占找到残疾人实业家宋乃轩,正好他住的也是无障碍住房,而且是自己设计的。他们一拍即合,由乃轩出面向政府提出申请,建设一处无障碍社区。

1991年,康复村动工。同年,10对高位截瘫者举办了集体婚礼,朱德芹和王宝占成了集体婚礼中的一对新人。

第二年,康复村落成。村里的“无障碍住房”设计很讲究,极富人性而又颇为“神奇”:宽达1米的房门、“隐藏”在墙内的卫生间、相对低矮的家具设施、灶台及水池的高度也是经过精确测量的……这些无障碍设施的独特设计,令人惊叹,更令人感动。平时截瘫者把轮椅当做“脚”,生活很便利。起居时以床为中心,左边是可滑动的磨砂玻璃门,拉开是卫生间,放下墙上的折叠床,挪进去就能坐着洗澡。在厨房坐着轮椅就能做饭,平时洗漱、洗衣都自如。后来,一位国家领导人来访,他也好奇地趴在床上,看了看藏在卫生间里的“智慧”,马上赞不绝口。

1992年6月9日,朱德芹和王宝占在康复村有了自己的家。宝占成为第一任“村长”,还创办了第一个实体。“可惜在2006年,47岁的宝占走了”。入住康复村的人必须是震后截瘫者,并且二人结婚没住房。不久,这里又多了邻居,大家像正常人一样开始生活。有外出配钥匙、卖报纸、摆小摊的,也有喜欢音乐和花鸟鱼虫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康复村,邻里关系也很独特。“谁家做了好吃的都想着送,26家好得就跟一家似的。我尝过25家的饭菜。”朱德芹说。

一心想过柴米油盐日子的小夫妻,面对独立生活,吃喝拉撒全部自己料理。“一开始做啥都不适应,单是起床自己坐到轮椅上,都得花半个小时。”朱德芹说。如今,她从床尾转过去就进厨房,洗菜、洗碗、做饭,洗漱、洗衣、拖地,一切与正常人无异,根本看不出“障碍”,也想象不到是“轮椅生活”的场景。日常生活中,还经常有志愿者、爱心人士来慰问,帮助干活,让他们时时感受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温暖。

2022年7月,朱德芹把宝占获得的16枚奖牌都捐给了唐山地震博物馆。

康复村建村已经31年,朱德芹和村民们早已“破”了国际专家的预言,这些步入古稀的地震幸存者,也是城市永远的牵挂人。

逃过生命的劫难,打碎命运的藩篱,走出心理的阴影,感受时代的关爱,朱德芹和村民们“踏平坎坷”,从有了自信,到以自己之力活出了自我,闯出了一条别样的人生之路。

因为,他们的轮椅下面没有障碍。

唐山:凤凰城里有大爱

“‘残疾人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这句话成为唐山残疾人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令人难忘的是,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唐山视察,到截瘫疗养院看望截瘫伤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让唐山的残疾人事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城市民生情怀,将党和政府的关爱带给每一位残疾人,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让他们享受生活。“无碍”的大爱,传递着时代温度。

在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的时候,“轮椅攀山看唐山”活动被各大媒体报道,供电公司百名青年志愿者将康复村的10名截瘫患者抬上凤凰山顶,一览新唐山的城市新貌。此举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经典活动。

在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之际,为了让康复村的截瘫者“走”出去,感受新唐山的美好,在160名小学生的鲜花和口号中,百名志愿者把他们抬上凤凰山,实现了“轮椅攀山看唐山”的愿望,踏寻涅槃重生的新轨迹,倾听家乡发展的脚步声。之后,“轮椅揽胜阅新城”“轮椅爱家知古今”“轮椅踏春游南湖”“轮椅上网连天下”“轮椅寄情逛世园”系列爱心活动,为截瘫者打开了心灵的一扇窗。

2020年7月26日,朱德芹坐在轮椅上,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这是震后44年康复村举行的第一次升国旗仪式。村民们挥动国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无限敬意,因为只有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在截瘫者这个群体中,杨玉芳夫妇积极创作诗歌,参加朗诵大赛和各种演出,感党恩、颂生活;姚翠芹热爱歌唱,坚持文学创作,把乐观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李冬梅积极参加体育赛事,曾在省残运会上勇摘三枚金牌,展现了生命的不屈之美……

残有所扶、困有所帮是大爱凤凰城的“标配”。英雄的唐山人民毅然挑起社会志愿服务“大梁”,城市中那随处可见的一抹抹“志愿红”已成燎原之势。

多年来,唐山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环境与条件不断优化,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极大满足。

特别是辅具适配服务上,唐山以“管基本、保重点、全覆盖、可持续”为原则进行了改革,采用“互联网+”方式建立“辅具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标准化、便捷化、个性化“量身定制”的辅具适配服务;对残疾人就业的帮扶,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就业洽谈会等,面向用人单位开展“敲门行动”;丰富残疾人的生活,积极开展残障人士相亲交友联谊会、残疾人公益演出、青山关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让残疾人“无碍”地融入社会……全方位的助残让残疾人同全市人民一起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唐山从不缺少爱心,从救助“耳聋三胞胎”,让16名贫困聋儿聆听春天,到多年坚持选出道德模范,评出爱心人物。持续开展的“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已成为最响亮的城市品牌。如今,“文明标兵”月月涌现,“最美人物”年年发布,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还有托起悬防盗栏外幼童的“托举哥”,勇救四名溺水游客的企业员工,照亮农村孩子求学路的“红烛”老师……学标兵、赶标兵、当标兵已蔚然成风,让弱势群体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作为废墟上出生的唐山人,父母为我起名‘震生’。我有使命助力截瘫者过上幸福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时至今日,全国人大代表、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对总书记的嘱托念念不忘。

如今,无障碍活动室、图书馆、宽带网、净水器、空调一应俱全,对截瘫患者而言,截瘫疗养院已是幸福家。他们的生活范围早就不再受限于轮椅,免费上网服务、上网购物,跟上了时代的脚步。

大爱唐山的大爱,让饱受地震重创的残疾人沐浴在了党的阳光里。

李树滋:报道之中寓情怀

李树滋的记忆力差了!

为别人做的好多事他都模糊了。可说起那些残疾人朋友和爱心事来,他却记得清清楚楚,根本不像78岁的老人。“这是咱们党报人职业性健忘。”他开心一笑,“人不能老想着自己干的那些事,应该知道自己该干啥事。”

当一提宋乃轩,李树滋有点兴奋,对他印象很深,称他是唐山震后伤残人康复事业的开拓者、无障碍设施的发明人。

宋乃轩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地震中成了截瘫患者。为了生活便利,他按照国外的照片,亲手设计了图纸,发明了无障碍住房。那时的条件没法实现电气化和自动化,宋乃轩完全凭着自己的智慧,想了用手动解决的办法。当王宝占找到宋乃轩后,他倡导建了康复村。

1984年11月8日,《唐山劳动日报》报道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邓朴方来唐考察。他称赞说:“唐山的残疾人真了不起,他们意志顽强,精神境界高尚。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喜怒哀乐深深地打动了我。”

李树滋被宋乃轩的精神所打动,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他经常在生活中给宋乃轩支持,还帮他摆摊做小生意,卖糕点。在拍摄宋乃轩自强不息的纪录片《旋转的轮椅》时,李树滋撰写了脚本,片子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

1979年,李树滋成为记者。那时落实政策,他从滦县调回唐山,报社用唯一的解放牌大卡车去接他。分配到政教部后,他负责十几条线的报道。

然而他最惦记的还是残疾人。他总说听不得残疾人有困难、有障碍、有疾苦,残疾人的事,他碰到了就要帮帮。他与同事们对需要者捐款捐物,“我们也做好人好事!”他说:“党报记者既要做社会生活的记录者,也要做爱心的奉献者。”

李树滋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之余,还抢着多负担一些部门的重任。多少个大年三十他还在一线,不管多晚都要把稿写完,再亲自送回报社。坐长途汽车,搭通勤班车,吃职工食堂,住乡村农家,成了他的工作常态。有一次去洪山口村采访,那个长城脚下的小山村连路都没有,只能在草丛中“开路”。就是靠这种扎下去的劲头,靠“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李树滋写出了好新闻,写出真情实感,也实现着他“图一个天地无垢心无垢”的新闻理想。

25年前,李树滋是报社总编室专刊部主任。他听同事说:丰润黄昏峪乡敬老院有个叫党育民的聋哑男孩,父母遗弃被收养了。现在应该上学,却因残疾无法正常入学。又因路途遥远,也不能去特教学校。李树滋马上联系了唐山市盲聋哑学校校长刘晓荣。三天后,党育民不仅上了学,还被免除了学杂费和住宿费。但这事他却记不得了。

现在的党育民,不仅自食其力娶妻生子,还有了房有了车,过上了小康生活。特别令人欣喜的是,他们“收获”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听到这些,李树滋爽朗地大笑起来。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举动,却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像这样的“小事”,李树滋做了不少,但他大多忘记了,因为“这都是平常事”。

“我从来不觉得唐山的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他们可贵在不认命,自强不息,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矮半截。他们自食其力,也自得其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李树滋说。

其实,对党报人来说,耕耘的汗水,奉献的青春,不论自己记得与否,都会变成流逝的时光。但人民记得,历史记得,未来记得。

采访轶事

1.一份纪念

朱德芹将王宝占参加比赛的获奖证书捐赠给报社报史馆。

2.一回体验

虽然厨房不大,但坐轮椅干活挺方便。记者亲自为朱德芹煮面,站着体会“事必躬亲”的感受。

3.一次走访

8月28日,记者在凤凰山公园见到李树滋老师,然后一起去小竹林处的长凳上座谈。一路上记者边走边问,成了真正的“走访”。照片摄影 葛昌秋

采访手记

人性的刻度

葛昌秋

虽然是“半截身躯”,但从不矮人半截,照样支撑了整个人生;

虽然是“脚步无痕”,但从不差人脚步,照样走出了全部征程。

尽管是两个轮子,轮行47个春夏秋冬,就见证了新唐山的崛起,镌刻了抗震精神。

尽管是一道印迹,印在365个日子里,就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解读着生活的难题。

世间百味,有悲伤也有感动,有酸楚也有惊喜,有迷茫也有清醒,有忧愁也有快乐。不把伤疤揭给别人,不用痛苦博取同情,不让缺憾成为短处,就拥有向前的动力。

因为,灾难让高尚的人更高尚。

心中回味,有损失也有获得,有逆境也有顺畅,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消沉也有激昂。只把坚强留给自己,只用抗争换得尊严,只要自己变得强大,就没有懦弱的表现。

因为,自励让奋进的人更奋进。

但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不要只看表面,以免看走了眼!更不要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人不能只想着好处利益尝甜头,更应该明白还有坏处亏欠吃苦头。要清楚艰辛和喜悦是对等的,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因为,如果不担当责任,那就要担负后果。

在康复村里行走,每一步都在叩击心灵。当看到出入自如毫无障碍的村民,享受人性化设施的日子,每个人都禁不住有了对比的冲动。伤残者和健全人同在蓝天下,同样翻动一本日历,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力量、笑容背后的精神世界却与众不同,既是美丽的风景,又是感人的乐章。

村民们饱满的精神、平和的心态、丰富的生活,村子里舒适的环境、温暖的家庭、友爱的邻居,让康复村充满了阳光和幸福。王宝占、李冬梅拼搏的奖牌,付平生悠扬的二胡,韩忠全灵巧的钥匙,卢德长送报的微笑,还有截瘫疗养院里姚翠芹的歌声和杨玉芳的诗文,都是轮椅上的唐山人奋斗的风采。

我们常提到人所具有的正常情感和理性,那就是人的本性。人性的美丽与丑陋、光辉与阴暗、优势与弱点、善良与邪恶、正直与扭曲,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于矛盾中进行显性和隐性的转换,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人格魅力、人生价值、人文精神、人类智慧,都是人性中的重要刻度,也是人性的有力证明。

人性的刻度刻在哪儿,选择何为参照,确定什么标准,划分多大距离,运用哪种方法?

其中环境和背景、素质和学识、个人和群体都是重要因素,简单中又有复杂。而真正的强者和智者,绝不限于事物本身的好坏,而是理解人性再因势利导。绝不因眼界界定了视野,也不因格局局限了胸怀,更不因判断断送了自己。能让困难为自己铺路,让创造为自己进阶,那就会有更多的机遇。但切记一定要自信自立,要感恩珍惜,要善始善终,才能达到人性的新高度。

在唐山,人性的种子已经根植于唐山人的骨子里,人性的芬芳已经弥漫在唐山城的岁月里。人性的刻度刻在了唐山的版图上,刻在了唐山的史册里,刻在了唐山的人民中。

老建筑讲新故事,“活起来”后“富起来”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07

传递祝福!2024高考加油曲来了

人民日报微博2024-06-07 11:10:37

回乡备战!广东人“扒龙舟”是认真的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4:52

毕业旅行不设限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9:32:50

王倦:范闲像英雄,但又是一个孤独的普通人

中国青年报2024-06-07 06:13:56

海南五指山 非遗有看点|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20:22:16

老外粉丝“催更”的《庆余年2》牛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6 05:35:08

图知道 | 今日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09:26:28

青年范儿·文化场|下一站,横道河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3 2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