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沈括的安车,是古代房车的天花板吗?

作者:李开周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年11月13日

《天工开物》里的四轮马车:合挂大车

民国时代的四轮太平车,无转向结构

孔子周游列国时乘坐的两轮马车

晚清及民国时代的两轮马车

绝世剑客重出江湖,武功盖世相貌英俊,但却住在一辆马车里。那不是一辆普通的马车,而是由四匹骏马驱动的六轮双层超大马车:下车有台阶,上楼有楼梯,亭子在前,阁子在后,卧室与茶室兼备,客厅与餐厅齐飞,妥妥的古典豪华版房车。

这辆房车叫作“莲花楼”,它是古装武侠剧《莲花楼》里最重要的道具。如今该剧首播完毕,我们可以从那个虚构的江湖世界走出来,进入真实的历史世界,坐上真实的古代马车。

康熙的座驾,使用面积不到20平方米

距离我们最近的古代王朝是清朝,清朝皇帝乘坐的马车必定是当时最为豪华的马车,究竟会有多豪华呢?翻开清朝文献《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即将庆祝六十大寿的康熙皇帝从畅春园移驾回宫,先坐明黄大轿出畅春园,然后换乘一辆御用马车,该马车“高一丈二尺五寸九分,阔八尺九寸五分”,连车轮带车厢的整体高度是1.259丈,车厢的宽度是0.895丈。康熙御定营造尺为32厘米,1丈即3.2米,1.259丈约等于4米,0.895丈约等于2.9米。高约4米,宽不到3米,这就是康熙的座驾,也是当时最牛的座驾,跟《莲花楼》里那辆重楼飞阁的马车相比,尺寸规模远远不如。

咱们接着看《万寿盛典初集》对康熙座驾的描述:

其下辕三条,皆朱红漆。辕各长二丈五寸九分,用镀金铜龙头龙尾龙鳞叶片装钉,前施朱红油马搭襻皮一条。平盘左右,下护泥板,及车轮二,贯轴一,每轮辐十有八条,皆朱红漆。周围辋,全各以抹金钑花铜叶片装钉。轮内车心各一,用抹金铜钑莲花瓣轮盘装钉,轴首左右各用铁插拴一个,以抹金铜钑龙顶管心装钉。轴中缠黄绒驾辕等索面,至地三尺四寸五分。辇亭高六尺四寸九分,朱红漆,四柱各长五尺五寸四分。槛座高九寸五分,其上四周木雕沉香色描金云板十二片,其下亦如之。门高五尺九分,阔二尺四寸五分,左右门阔二尺二寸五分。……驾白马八匹。

这辆马车被六匹白马拉着(“驾白马六匹”),连接着白马和马车的是三根车辕,车辕的长度是2.59丈,约为8.3米。车轮只有两个,车轴只有一根(“车轮二,贯轴一”),每个车轮有十八根辐条,每根辐条都用金灿灿的鎏金铜片包裹着,而车轴的两端则用铁插销来固定。在两个车轮之间,在那根车轴上面,架着“平盘”,也就是车厢的底盘。底盘的离地间隙为0.345丈(“至地三尺四寸五分”),约为1.1米,由此可以估算出这辆马车的轮子非常大,轮径肯定在2米以上。底盘上面是“辇亭”,也就是马车厢,车厢高0.649丈(“辇亭高六尺四寸九分”),约为2米。车厢外面有一圈“槛座”,即栏杆,这圈栏杆的高度是0.095丈(“槛座高九寸五分”),约为0.3米。车厢的前后左右各有一扇门,其中前后两扇门高0.59丈,宽0.245丈,左右两扇门高0.59丈,宽0.225丈(“门高五尺九分,阔二尺四寸五分,左右门阔二尺二寸五分”),即高度接近两米,宽度超过半米。

概括起来,康熙的座驾是这样的:双轮马车,六匹白马驱动,底盘架在车轴上面,车厢固定在底盘上面,前后左右都有门,门很高,不用弯腰就能走进车厢,轮子也很高,不用担心蹭到底盘。其豪华与尊贵主要体现在装饰上,例如用鎏金铜片包裹辐条,用栏杆围护车厢。至于可使用面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说的车厢整体宽度“宽不到3米”来推算,可使用面积应该在20平方米以下,最多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只夜壶,除了康熙本人,或许还能再挤进去一个太监,要是想加个厨房或者会客厅?门儿都没有。

技术不允许,中国古代其实没有《莲花楼》描述的大型马拉房车

其他朝代的御用马车是什么样子呢?《旧唐书·舆服志》《宋史·舆服志》《金史·舆服志》《元史·舆服志》《明史·舆服志》《大明集礼·车辂》等官修文献里都有对皇帝座驾的描述,其中最大的马车应该是金朝皇帝金世宗的“九龙车”,是用九匹马驱动,车轮加车厢通高2丈,车厢宽1.1丈,长2.6丈。金朝营造尺比清朝略短,当时1丈约为3.06米,所以九龙车的总高约为6米(相当于两层小楼),车厢宽约3.4米,长约8米。照此推算,九龙车的车厢可使用面积已经超过20平方米,但仍旧只是一间稍微大点儿的卧室而已。

事实上,像金世宗九龙车这样的车辆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历代皇帝乘用的玉辂、金辂、象辂、金根车、耕根车、七宝辇等御驾都是有固定标准的,尺寸和面积都比九龙车小一些。而如前所述,连九龙车都只是个大卧室,都不可能将客厅厨房洗手间囊括进去,其他御用车辆就更加不可能了。既然连御用车辆都不可能,那么古代中国的其他车辆还用提吗?

行文至此,相信您已经对一个问题有了初步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古代中国有没有类似“莲花楼”那样的大型马拉房车呢?答案很明显:没有,绝对没有。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型马拉房车呢?

我先说答案:因为技术上不允许。更准确地说,是因为古代中国始终没能发明出一套转向装置,以至于四轮车在道路上行进非常困难,六轮车更是天方夜谭。

如果有机会,您可以多看看流传于今的那些古画,例如《盘车图》《行旅图》《清明上河图》,然后您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画上的马车、驴车、骡车、牛车和人力车都不是四轮的,每辆车最多有两个轮子,少则只有一个轮子(独轮车)。

当然,现存的古画上没有四轮车,并不能证明古代没有四轮车,大名鼎鼎的明朝技术专著《天工开物》里就曾提到四轮车,当时取名为“合挂大车”。合挂大车四个轮子,车厢为方形,至少要用八匹马驱动,但载重只有“五十石”,也就是一趟只能运输50石粮食。明朝的“石”是容量单位,1石粮食约重80公斤(后来清朝晚期改革度量衡,将1石粮食的标准重量规定为80公斤),50石粮食共重4000公斤,即4吨。

用这么多马驱动一辆车,为什么载重只有4吨呢?您可能会猜到是因为摩擦力太大。确实,古代没有橡胶轮胎,轮子几乎全是木轮或者木轮包铁,并且古代道路并非柏油路和水泥路,地面相对崎岖,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加上轮轴与车身的摩擦力确实很大。但这个还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关键是这种四轮车转向艰难,载重越大,转向越难。

四轮马车平衡性好,但转向艰难减震也差

《天工开物》对当时四轮车的说明是这样的:“四轮者,前后各横轴一根,轴上短柱起架直梁,梁上载箱。”四个轮子,两根轮轴,轮轴上直接固定底盘,底盘上直接固定车厢。这种结构非常简单,内有致命缺陷:两只前轮跟两只后轮一样,都直接连接底盘,中间都没有转向结构,如果直线往前走是没问题的,拐很小的弯也可以做到,但只要一拐大弯,前轮的轮圈就得卡在车厢外面。应该怎样优化呢?必须在底盘与两只前轮连接的地方加两根转轴,让前轮不仅可以前后转动,还要能左右转动。

不瞒您说,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过赶马车的经验。那些马车全是两轮的,只要马听话,进退自如,转向自如,丝毫不用考虑有没有转向结构。但是四轮车就不一样了,假如没有转向装置,拐大弯时就必须借助人力。怎么拐呢?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赶车,另一个人扛着一根大木杠子在旁边跟着,该拐弯时要眼明手快,迅速把木杠插进一只前轮的底下,用尽全力往上一扳,借着马车的惯性让其转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份的平原地区,有一种名为“太平车”的四轮车颇为流行,其造型和结构与《天工开物》里的合挂大车一模一样,都是粗笨的木轮子,都没有转向装置,拐弯时都需要有经验的车把式用大木杠子去扳。以前我听老辈人讲这种事时还不相信,后来参观一家太平车博物馆,经过实地验证,才深切体会到木杠的重要性。那家博物馆的馆主开玩笑说,如果没有木杠,用脚也行——把脚垫到一只前轮下面,也能帮助太平车转向,完了去骨科挂号即可。

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水浒传》里杨志用来运送生辰纲的也是太平车,但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平车并不一样,杨志的太平车是两轮的,不用担心转向问题。

四轮车很难转向,古人干嘛还要发明四轮马车呢?因为它另有一项优势:平衡性好。正如《天工开物》所说:“四轮者……马止脱驾之时,其上平整,如居屋安稳之象。若两轮者,驾马行时,马曳其前,则箱地平正,脱马之时,则以短木从地支撑而住,不然则欹卸也。”四轮马车把货送到,卸马牵走,车不会翻;两轮马车则不然,卸马之前必须先用木墩子把前面的车辕撑起来,否则就要前倾。

四轮车在平衡性能上胜出,但在转向性能上完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发明转向装置。然而我们翻查那些与马车有关的技术文献,从古老的《考古记》到不那么古老的《天工开物》,以及历代正史《舆服志》中对皇家车辆和平民车辆的制度性约束,都见不到转向装置。

不仅如此,古代中国的车辆也没有减震装置,或者说没有真正有效的减震装置,因为弹簧始终没有被应用在当时的车辆上。因为没有弹簧,所以来自车轮的震动直接传递给底盘,进而传递给坐在车厢里的人,一辆双轮或者四轮马车在乡间小道上风驰电掣,车厢里的乘客往往会感觉到屁股颠起来,脑袋不由自主地往顶棚上撞。古人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一是在车厢里多铺几层软垫子,二是去掉顶棚,站着驾驶马车,三是不坐马车,改坐轿子。古代中国轿子发达,轿杠弹性极好,轿夫技艺精熟,与马车没有减震有很大关系。

沈括改进安车,巧思与舒适度兼备

但我们千万不要轻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刚才不是说古代中国没有发明转向装置和减震装置吗?其实古代欧洲也没有发明出这两套装置。欧洲人要到18世纪才发明弹簧,而橡胶轮胎直到19世纪才被用到车辆上,转向结构的发明时间暂时没有统一说法,但从18世纪以前欧洲没有四轮马车这种历史现象来看,应该也是在近代才发明出来的。

古代中国人的发明创造灿若繁星,其中有一项叫作“安车”,也就是乘坐相对比较舒服的马车。安车至少从汉代就已经出现,到了宋朝,著名博物学家沈括又对安车大加改进,其巧思与舒适可能并不亚于《莲花楼》中的那辆房车。

来,我们翻开沈括的《梦溪望怀录》,体验一番他改进设计的安车。

在沈括笔下,安车的车顶是一张带有机关的软篷,有雨有风时遮住,风和日丽时卷起,仿佛自动开启的敞篷跑车。车厢的前壁和两侧都有窗户,半躺在车厢里,可以欣赏山景。车厢用四根柱子撑着,每根柱子都巧设机关,能挂起书籍、扇子、帽子、棋盘、药物、酒壶、碗碟、点心、茶叶罐。

如果山路崎岖或太窄,安车赶不上去,沈括会带两个仆人,让他们挑着担子,将一切吃的和用的东西都放进去。东西太多,仆人挑不动;太少,沈括用着又不方便。所以他又在安车里加装了一个衣箱、一个书箱、一个食盒、一个欹床,全用既轻便又耐用的竹木制成。

衣箱分出大大小小许多格子,可放棉衣、薄被、枕头、毛巾、梳子、漱口杯、洗脸盆。书箱比衣箱小一半,也分出许多格子,可放书籍、宣纸、毛笔、墨锭、砚台、棋盘、棋子、小剪刀。食盒与衣箱差不多大,用来存放熟食、果品、茶壶、茶碗、茶罐、碗碟、竹筷、勺子、水果刀、炉子、下酒菜、酒壶、酒杯,以及温酒用的“汤鎗(chēng)”——其实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铁槽,深三寸,可贮水。当沈括驾驶安车抵达山脚下,他会取出火炉,将这个铁槽架在炉上,添满清水,煮到沸腾,将酒杯放进去,喝一杯,换一杯,酒永远是热的,喝了不伤胃。

欹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卧具,造型和功能都挺像现在的行军床。沈括说,他爬到山顶,累了,就斜卧在欹床上饮酒,山风浩荡,鸟鸣啾啾,飘飘然,熏熏然,有得道飞升的快感。

沈括的安车里还有食铫(diào)和急须子。食铫是带有提梁的小锅,途中饿了,停下安车,砍些树枝,就地生起一堆篝火,将食铫悬挂在火苗之上,煮粥、炖肉、温酒、烧茶、烤山芋,都很便当。急须子则是一种茶具,看起来挺像泡茶用的小茶壶,但其实是用来烧水和往茶碗里注水的。这种茶具最明显的特征,是壶嘴和壶柄呈90度角,并且壶柄中空,可以插进一根木棍作把手。这种茶具在日本仍然大行其道,日本人也管它叫“急须”,正是源自宋朝的叫法。

供图/李开周

【责任编辑:李丹萍】

空军发布最新官方宣传片《期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10 11:22:42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一个远古江南

中国青年报2023-11-09 07:48:30

以大地为素材重塑乡村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7 11:32:03

《灵笼2》上线PV:人工智能的善恶由人决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6:16:33

跨文化交流,打造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全球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35

拥抱文化多样性,共建文明百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40

中南民大《寻美中华》青年视角看嘉峪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4 15:50:04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