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由“智”及“质” 从盛会看“新质生产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年11月12日

一台盾构机有一万多个零部件组成,产业链地图显示电机主要来自山西,齿轮产地分布在长三角和重庆。进博会上,记者探访中国智造发现,从一个个零部件,到最终铸成“国之重器”,需要完整和庞大的产业链支撑。

在乌镇峰会上,星载智能计算机、《流浪地球2》中“2058年的计算机”原型浸没液冷计算机、AI数字人、大模型亮相,成为场馆里的“显眼包”……

近一个时期,“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从进博会到乌镇峰会,众多有关“智造”的产品和产业链条,都指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新”风扑面、“质”感满满。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关键在于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提到的“未来产业”,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从“新”看,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算力成为像水、电、燃气一样的新公共基础资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的生产工具。根据乌镇峰会上发布的报告,截至2022年底,中国数据产量和算力总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二;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5%。

重要的是,数字经济加速拥抱千行百业,加装“数字引擎”成为“必修课”,我国各地已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进化,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活力涌动。带动这些“新”,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从“质”看,生产力的跃迁与质变,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对产业体系进行系统化重塑的过程。当下,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链更加健全,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更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跃升。

乌镇峰会上,有多款智能汽车产品发布。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跑出“加速度”。1至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9.5万辆,同比增长99.1%,这背后是生产力不断“焕新”引领产业体系腾飞。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

今天是“双十一”,16件大国重器上周已在电商平台上架,虽然只作新品展示,但“最硬核”国货展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也显示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盛会广受欢迎,购物车装满“尖货”,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给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文丨陶郎)

【责任编辑:齐琪】

空军发布最新官方宣传片《期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10 11:22:42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一个远古江南

中国青年报2023-11-09 07:48:30

以大地为素材重塑乡村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7 11:32:03

《灵笼2》上线PV:人工智能的善恶由人决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6:16:33

跨文化交流,打造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全球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35

拥抱文化多样性,共建文明百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40

中南民大《寻美中华》青年视角看嘉峪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4 15:50:04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