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防范风险,学者建议构建国家金融安全网

作者:尹希宁 胡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1月10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希宁 记者 胡宁)今天,在金融街论坛一场关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讨论中,多位学者从多维度建言,应把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建议,做实金融监管应通过监管、财政、央行分工合作共构国家金融安全网。他解释说,监管部门应承担识别、化解风险的责任,监管政策要明确目标,尊重金融规律,并对监管效能进行问责;财政部门应增强出资人的权责利功能,并对政策性功能承担一定财务责任;央行主要负责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下实现币值稳定与金融稳定。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点之一是管理好政府债务”,这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的观点。在李扬看来,应从三方面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一是发债的原因。要根据发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经济分析、偿债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工作;二是债务的购买者结构。政府债务的发行有极强的货币政策效应,关键是要建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三是债务的可持续性。要注重政府债务发行与金融市场的契合程度,本金再融资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机制安排,债务利息支出占财政支出、新增储蓄和GDP的比重,以及通货膨胀的作用等。

家庭杠杆率的问题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关注的话题。他说,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不少家庭并未很好地利用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系统服务居民家庭的能力需要提高。他建议,应当推广投资咨询等金融教育,优化相关金融产品法定披露要求,对费用过高的信用卡等金融产品加以限制,并建立长效的金融风险损失分摊机制。

金融的风险也存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杨赫关注气候变化挑战带来的“绿天鹅”风险。他建议,应更加精确地评估气候风险,构建更清晰的风险损失分布函数,同时关注气候风险和传统金融风险的叠加影响。同时,拓展应对气候风险的工具箱,包括风险预警模型、宏观审慎政策、气候信息披露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内特呼吁,全球应该合力应对经济低迷的挑战。他解释说,尽管全球经济在各种困境下显示出了较强的韧性,但全球增长前景仍不乐观,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受到全球冲击的影响更为严重。

论坛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刘世昕】

空军发布最新官方宣传片《期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10 11:22:42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一个远古江南

中国青年报2023-11-09 07:48:30

以大地为素材重塑乡村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7 11:32:03

《灵笼2》上线PV:人工智能的善恶由人决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6:16:33

跨文化交流,打造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全球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35

拥抱文化多样性,共建文明百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40

中南民大《寻美中华》青年视角看嘉峪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4 15:50:04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