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北京警方:守护好“钱袋子” “双十一”警惕这三类诈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年11月10日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拉开帷幕,北京警方梳理出针对“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易发的几种诈骗类型,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诈骗类型一:冒充客服“提货卡”诈骗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会大力开展福利活动,骗子会利用这个时机,以类似“螃蟹卡”“提货卡”等形式谎称为事主提供福利,有的还会邮寄一些小物品,如“梳子”“筷子”等,增加事主对其的可信度。然后让事主扫描“提货卡”上的二维码联系网页版客服,客服会让事主提供收快递的手机号以及提货卡照片,并以奖品登记等理由要求事主下载陌生App,在该App上通过刷单做任务的方式实施诈骗。

在此,北京警方提示,广大市民群众要注意核实快递信息,快递是否本人及亲属朋友购买,如不是,切勿签收,联系快递员拒收即可。如已签收并打开,切勿扫描陌生二维码或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下载陌生APP,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隐私信息。生活中要提高警惕,不要贪图小便宜,涉及钱财的一定要谨慎,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诈骗类型二:冒充客服网购退款与冒充快递人员诈骗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网购信息,然后假冒电商平台客服和快递人员,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谎称订单异常需退款或赔付。然后向事主发送“钓鱼”链接或二维码,引诱事主点击链接并填写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然后进行盗刷。

在此,北京警方提示,当接到自称“卖家”“客服”或“快递公司”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理赔时,大家一定要联系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电话进行咨询;不要轻易提供个人身份证号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银行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好友,陌生人发来的短信链接不点击。

诈骗类型三:刷单返利诈骗

骗子通过网页、社交类或短视频类等平台,以“双十一”期间商家冲业绩为噱头,发布刷销量、刷粉丝量、刷点赞量等虚假任务,通过加微信或QQ好友与事主建立联系,引诱事主进行网络兼职刷单,骗子先以小额返利的方式获取信任,当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再以刷更多的单返更多的钱为由,引诱事主持续投入资金实施诈骗。

在此,北京警方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请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轻信网上高回报的兼职信息。同时,刷单行为是违法行为,属于严重失信,请大家珍惜个人信用,杜绝参与刷单行为。

(总台央视记者 赵学荣)

【责任编辑:杨海琴】

空军发布最新官方宣传片《期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10 11:22:42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一个远古江南

中国青年报2023-11-09 07:48:30

以大地为素材重塑乡村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7 11:32:03

《灵笼2》上线PV:人工智能的善恶由人决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6:16:33

跨文化交流,打造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全球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35

拥抱文化多样性,共建文明百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6 10:20:40

中南民大《寻美中华》青年视角看嘉峪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4 15:50:04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