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柱智:“乡村希望书屋”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灵陪伴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0月30日


    湖北罗田黄冈庙乡村希望书屋的创建,让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眼前一亮,“在手机互联网快速发展、乡村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受影响的背景下,乡村希望书屋的创建,对手机‘黑洞’吞噬乡村少年现象加以引导和破题,走出一条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之路”。

    在夏柱智印象中,十几年前的农村,大自然是留守儿童们的广阔天地,放学后,他们在村庄奔跑、玩耍,自由自在。随着互联网在乡村的普及,很多留守孩子一放学回到家中,“要么玩手游,要么刷视频,一个个仿佛掉到手机里去了”。

    “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已成为当今乡村教育的痛点、难点。”由此,夏柱智呼吁改变乡村教育思路,拓展课外教育机制,纳入政府和社会力量,在手机屏幕之外给留守儿童课外开拓一片新空间。

    在他看来,这个小小的、在田野中生长出来的乡村希望书屋项目实践,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书屋开办初期,吸纳了共青团品牌公益活动、暑期爱心托管班“希望家园”项目,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进来,与黄冈庙村本地志愿者团队共同为孩子们提供各类辅导、素质拓展等课程。

    夏柱智分析,作为共青团组织一直在推动的一项大学生下乡支教暑期公益性项目,“希望家园”的建设机制是自上而下的,主要资源是团委招募大学生下乡,服务内容相对标准化,有成熟的“课程资源”。

    相比“希望家园”,乡村希望书屋是新生事物,着重由各方“共同缔造”,以村庄内生力量为主,结合外部力量的支持,创造有利于乡村少年儿童成长的课外环境。“可以说,‘希望家园’项目是乡村希望书屋引入的一个重要外部资源。从长远来看,希望书屋是乡村希望工程的延续,可谓‘田野上的新希望工程’。”夏柱智说。

    “它瞄准的是乡村教育新的需求、痛点与难点。”夏柱智认为,当前乡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教育基础设施匮乏问题,而是要破解农村家庭教育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局限性,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灵陪伴,这是乡村希望书屋要着力解决的。

    夏柱智很认同一位持续关注乡村希望书屋试点的专家的观点,即“乡村希望书屋的意义在于,探索推进希望工程走出校园,汇聚退休教师等乡贤力量,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和组织平台建设引导、高校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参加相结合,创建集课后辅导、假期托管、道德教育、科学互动、体育娱乐为一体的多方关爱模式下的、生长在田野上的新希望工程——乡村希望书屋综合服务平台。让希望工程走出校园,走进田野,从硬件建设到关注、陪伴乡村少年的心灵成长”。

    黄冈庙乡村希望书屋建起后,一些学者、公益人士认识到乡村内部蕴含的海量教育资源,提出以此作为发展乡村教育,促进乡村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新探索。

    “在学校教育之外,乡村教育有着很大生长空间。”在夏柱智看来,乡村希望书屋有利于乡村教育扎根乡村,有利于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解决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机制不畅的难题。从更长远的角度而言,不断完善、推进乡村希望书屋建设,有望带来乡村教育的创新与突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青年范儿|《见字如晤》:在书信中领悟人生智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8 22:01:28

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2023-10-27 07:46:35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

90后中国作家海漄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51

65岁的黄梅戏《女驸马》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49

话剧《西哈诺》首演 传递世界戏剧的中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4

《问心》:打造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