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探索

这支会“魔法”的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徐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30日

    在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有一位姓张名震的“青椒”。

    前不久,这位“青椒”收到该校大三学生钱晟发来的微信:“感谢张老师和学长的指导、陪伴,让我取得了以前‘不敢想的荣誉’。”

    钱晟所说的“不敢想的荣誉”是指:自己不仅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还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熔合科技——FPCB增材制造引领者”团队获得第九届“互联网+”大赛上海市金奖,并作为核心成员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钱晟只是张震带了4年学生中的一位。目前,张震带学生的“成绩单”如下:8人获得直博北京大学以及保研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资格,3人进入本校材料学院读研深造,合计有10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两人获得学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和“榜样力量代言人”的称号。

    有人说,张震有一根“魔法棒”,能把一群刚进大学的“小白”训练成科创“牛人”。

    这根“魔法棒”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这支会“魔法”的团队又是怎么炼成的?

    神奇的“合金墨水”

    2019年,张震博士毕业入职华东理工大学后,就投入到指导学生的科创研究之中。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可弯曲折叠的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柔性电路制备成为其中的关键点。

    传统制备柔性电路的方式是“减材制造”,即通过刻蚀柔性覆铜板来制备柔性电路,前后10余道工序,不仅工期长达1周,而且原料利用率小于10%,污染、浪费都很严重。

    是不是能够像现在的印刷一样,把电路“印”在基材上呢?张震团队就选取了这种“柔性电子增材制造”的路径。然而,这条路径也有创新瓶颈——作为柔性电子增材制造的关键原料,“电子墨水”目前还面临着印刷电路导电性差、与基材结合力弱、烧结温度高易破坏柔性基材等缺陷,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

    行业痛点就是创新起点。张震开始带着学生一起研究如何升级柔性电子智能制造。团队用4年时间,开发出综合性能优异的原创成果——“合金墨水”。

    这种三元复合导电油墨,具有烧结温度低、导电性能好、直写印刷精度高等优点,可应用在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的直写生产、柔性混合电子的焊接封装、柔性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印刷生产等方面。

    围绕相关技术,“合金墨水”项目团队目前已累计申请获得8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以及6项软件著作权,发表4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得10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并入选“高等教育这十年——实践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合金墨水”还依托华理科技园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通过中试验证,实现公斤级的批量化生产,送样给一些行业企业测试,成功应用于柔性混合电子封装和柔性电路印刷生产中,实现初步合作。

    带着学生一起“自找苦吃”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大四学生唐桤泽是将钱晟引上科创路的“唐学长”。他从小就是个电子迷,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刚上大一,唐桤泽就参加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组织的“周四创谈”“师生双选会”等活动,从优秀的“双创”项目与竞赛案例中学习经验,并在学校“众创空间”里结识了来自材料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的潘一、王保余、管晓彤等同学,组成了一支大学生创客团队。

    这支创客团队的指导老师,就是张震。师生们最常做的事儿,就是聚在一起聊天,开展柔性印刷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转化工作。

    “科创实践就是要‘自找苦吃’。”唐桤泽说,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是要不断地“吃苦”。如今,他回望整个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过程,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困难重重。

    例如,合金微球在导电通路构筑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合金墨水”金属含量与印刷性能,团队尝试了高温熔融、高速剪切、电沉积等多种方案,仍无法获得满意的形貌。

    那时,张震每天和同学们待在一起,回归问题本质,一起剖析晶体的成核生长过程,师生们“一天一总结、两天一讨论”。受启发的同学们,提出了锡铋晶体共还原工艺,以此为填料的“合金墨水”的导电性能和印刷性能大幅度提升。

    人人皆可做“科创”

    张震最大的特点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学生愿意学,他就拿出充足的时间,陪着学生们一起“玩”。

    钱晟大一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课程学习上,大二结识了唐桤泽等学长后,他感受到了差距,“我想加入张震老师的团队”。

    通过科创训练,钱晟逐渐学会了自主思考问题,学会了提高效率不拖沓。这种思维方式转移到学生工作上,他从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变成能主动和老师交流、主动策划活动。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大四学生范世昌自称在大一时也是一个“空有一腔热血的科创小白”,加入张震团队后,如今他已经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为8的SCI论文。他的成绩,从大一学年排名年级中游,到大三学年专业第一并获得国奖。

    “和课题组在一起待的时间够久,可以将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提出更独到的解决思路。”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组训练,范世昌获得了保研北大资格。

    就连艺术学院的学生,只要想搞科创,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大四学生管晓彤在课题组的任务是,将项目技术更好地对接到应用场景上,以及将技术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示给听众。

    这场融合“设计+技术”的探索,激发了这个文科生的科研兴趣。今年,她从艺术学位跨专业保研,即将进入浙江大学工科学习。

    张震从不把团队成员的挑选看作是“物理系内部的事儿”。近年来,他经常鼓励、推荐团队成员积极参加“通海茶叙”“朋辈讲堂”等校内师生交流活动,更是先后带动来自6个学院的50余名本科生开展科创实践,推动柔性电子技术的升级。

徐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责任编辑:邱晨辉,原春琳,李沛然】

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2023-10-27 07:46:35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

90后中国作家海漄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51

65岁的黄梅戏《女驸马》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49

话剧《西哈诺》首演 传递世界戏剧的中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4

《问心》:打造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6

“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在穗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