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随便一位履历惊人!高校这样带他们“玩”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2023年10月30日

近日

兰州大学发布“老师不「老」”策划

用时尚大片解读“老师”的“酷”

这些老师已过花甲之年

仍躬耕教坛

有人评论

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

什么叫“了不起的银龄一辈”

↓↓↓

老教授的赛博朋克大片

杨正 89岁

兰州大学实验室里

89岁教授杨正躬耕磁学和磁性材料事业

探索磁性物质的神奇规律及应用

耄耋之年

奋斗锐气依然不减

成为实验室里最“酷炫”的长者

1952年考入兰州大学物理系

毕业留校任教后

一直扎根西部

他默默耕耘于磁学和磁性材料的

教学、科研及新材料和

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

科技攻关项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他首次在国内成功研究MnBi合金、

软磁铁氧体及磁头用的

热压铁氧体和热等静压铁氧体

轰动了当时整个磁学学界

一些技术指标达到了同时期、

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72岁退休

他仍旧迈步在科研的道路上

几乎每天都“宅”在实验室

一年读几百篇文章 参与多个项目攻关

时常关心青年后辈的发展和成长

退休后,他承接过亿经费科研项目

陈怀录 71岁

热爱体育与文艺、打乒乓球、唱歌

他的退休生活

除了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

带领团队争取到“一个亿”!

2010年起

陈怀录担任兰州大学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至今

2013年退休以来

他步履不停

一直从事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方面

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城市规划设计

相关项目260项

科研经费到账累计超过一亿元

对于学校,他心怀感恩

“只要还能为国家和地方发展贡献一份力

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点事

能让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一步

发展壮大

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我觉得自己不老

心态永远年轻是关键!”

“兰精灵国”老顽童

陈永禄 70岁

作为武术和书法的爱好者

他主动带领退休老师们进行太极拳晨练

为兰大附校“兰精灵”们教授书法课程

70岁的兰大老师陈永禄

退休后仍在喜欢的领域奋力探索

像个永远充满热情和好奇的“老顽童”

陈永禄在任兰大老体协会长期间

组织开展了兰州大学离退休教职工

各年度“阳光体育节”的

一系列比赛活动

尤其重视对退休人员的武术培训

先后组织开展了传统杨式85式太极拳

八段锦和六字诀等项目的培训

书法也是他的一大爱好

2018年

离退休处成立萃英书画协会

他担任秘书长

他被“兰大关工委”和兰大附校聘请

承担兰大附校课余时间书法班教学任务

从2018年秋季开始

他准时为附属学校的孩子们教授书法

同时还担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特聘书法老师与兰大附校学生的对接

虽年已古稀

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

“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

但就个人而言,不敢言老

还应保持心理上的年轻状态

要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老师的 “老师”

严世强 66岁

既教学生,又教老师?

退休后,兰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严世强

离开了讲台,又没完全离开

成为了青年教师的“老师”

从1988年到2017年

她教过的学生覆盖5个学院、8个专业

退休后的她

仍主持甘肃省一流课程建设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工实验大赛

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她还投身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为青海师大学生开设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和“化工原理”课程

深入教学一线 开展教育教学督导

常年工作在

兰州大学“名师教学工作坊”

篮球、排球、乒乓球……

教学之外,她喜欢运动

甚至把乒乓球桌摆在了客厅

“我们家的客厅不太适合接待

但是欢迎你来打球!”

60岁+,退休后仍是“工作狂”

刘宁 63岁

上午作为专家出门诊

下午作为教学督导去听课

曾任兰大一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和

兰州大学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宁兼顾医疗、教学、科研

成为外人眼中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多面手”

自己口中的“工作狂”

1982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后

她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

科研工作40余年

始终坚守着医生的责任感


“保护老百姓健康是我们的责任使命”

退休以后

她坚持走在神经内科临床的前线

“能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

我感觉到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也让我充满成就感”

工作之余

她始终保持着阅读医学专著的习惯

让自己始终跟紧医学发展的脚步

“你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了

必须得不断地充实自己

不断地紧跟形势”


从业40余年

对于神经内科各种疾病

她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科研课题10项,其中获奖3项

参加编写著作4部


她曾荣获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兰大一院首届十佳医生

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仁心义胆,这个医生有点酷

袁逸铭 61岁

在临床工作的第38年

袁逸铭仍旧坚守在一线岗位

几十年来几乎没有过节休假

忙的时候手术一做就是二三十台

作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库的成员

他竭力帮助推翻不公正的司法鉴定

他是行走的“侠客”医生


1985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后

他继续留在本科室工作

主持完成

《太子参对老年性耳聋的作用机理

及防护的实验研究》

获得甘肃省医学会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每年诊治病人4000余人

完成手术500余台

近5年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四项

两项获厅级奖


除了精湛的技术

他还有一颗属于医生的仁爱之心

“一个患者的治疗往往都是

有时是治愈

常常去关心,总是去安慰”

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信条

时光易逝,年华易老

但有人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垠杉)综合兰州大学(作者:彭倩 李晖 苏倩 王贺阳 冯杨敬 李心月 郭莹莹)

【责任编辑:李丽】

青年范儿·文化场|《敦煌师父》在传承中寻求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0 15:59:24

青年范儿|《见字如晤》:在书信中领悟人生智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8 22:01:28

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2023-10-27 07:46:35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

90后中国作家海漄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51

65岁的黄梅戏《女驸马》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49

话剧《西哈诺》首演 传递世界戏剧的中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4

《问心》:打造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6